2025-01-11 焦點.元氣新聞
陳佩琪泣訴柯文哲「狂掉11公斤瘦得不像話」最大危機不是體重而是一指標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政治獻金案遭起訴,北檢二度抗告成功,北院2日裁定柯文哲羈押禁見;柯妻陳佩琪9日在臉書泣訴柯文哲短暫交保回家時像個失智前兆的老人,到台北看守所給柯文哲送菜時再爆,阿北已經瘦了整整11.5公斤。陳佩琪表示,柯文哲有一定年紀,在遇到壓力、飲食劇烈改變身心狀況令人擔心,柯文哲選舉時都有82、83公斤,去年底看到柯時覺得瘦到不像話,皮帶多打好幾個洞才能把褲子穿好,那天量只剩下71點多公斤,整整瘦了11.5公斤。她分析柯瘦的是肌肉,必要的脂肪酸、腦的傳導物質都缺乏,導致肌肉沒有力氣,走路步態不穩,因此準備了很多魚類、豆類,希望可以幫丈夫補充蛋白質跟腦部傳導物質,慢慢恢復到以前她熟悉的狀態。繼柯文哲被妻子爆疑似失智的狀態,體重爆瘦也引起熱議,網友表示:「以他的身高,70公斤左右叫失重?」、「70多公斤才正常吧」、「進去關瘦一圈是正常的」、「雖然80多公斤有點過重,但四個月掉11公斤有點太快」、「柯P 172公分,體重71公斤不錯阿,BMI正常」、「老年人這樣算瘦了,沒肌肉也不行」、「在我看來覺得身體變健康了」。老人該注重的非BMI 肌肉量才是健康關鍵以陳佩琪揭露的數字,柯文哲目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為23.9,屬於正常範圍,然而有一種說法指出,老人胖一點才好。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針對1512位老人、長達九年的研究發現,老人BMI指數與死亡率的關係呈現反J型關係,BMI小於22(正常偏瘦)、介於22-24(正常)、介於24-27(過重)與大於27 公斤的死亡率,分別為百分之5.73、4.02、3.27與3.69,顯示體重最輕的老人有最高的死亡風險,過重的老人有最低的死亡風險。該研究發現,「肌肉量」才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之一。肌肉量較低的(最低的25%)老人會增加1倍的死亡風險,若是老人有足夠的肌肉量,就表示是較健康的老人,死亡風險較低,生活品質較好。評估是否有足夠的肌肉量,是區辨老人死亡風險高或低的有效工具,應該將身體的肌肉量視為篩選高風險老人之重要指標,而不再強調BMI指數或體重。所以建議老人應該重視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特別要確保有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作為肌肉生成的原料,以及充足的蔬果的攝取。而且一定要長期且規律的運動,體能活動方面,除了要多樣化,更務必考慮納入符合自己能力的肌力或阻抗性訓練的運動,開始做肌肉訓練時最好能請教專業復健師,以避免運動傷害。老人不該刻意減肥 當心減掉肌肉罹患肌少症北榮高齡醫學中心研發推展科主任彭莉甯表示,老人家如果刻意減肥,常常減掉的不是脂肪反而是肌肉。而肌肉對老人家的預後影響大,肌肉過少容易造成失能問題,如無法自如行動或是容易跌倒。因此老人不應刻意減肥,如果真的在意代謝疾病,飲食上應維持正常,以增加運動量的方式來讓體重下降;如此一來,不但能瘦掉不想要的脂肪,也能改善心血管的風險。醫師也提醒,有些老人沒有刻意減肥但不由自主地變瘦,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一個月內體重下降原本體重的5%、半年內掉10%,則應到家醫科或老年科別就診,判斷是否是疾病所造成。柯文哲半年內已減輕原本體重的14%左右,而且減少的是肌肉的部份,難怪會讓陳佩琪特別擔心了。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元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