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3字
日本五大券商2024年度前三季的淨利總額,年比躍增74%,凸顯業者轉攻散戶和高淨值客戶、以創造更穩定收益來源的策略奏效,企業併購風潮再起,也助券商獲利不再受制於股票交易。
彙整野村控股、大和證券集團、瑞穗證券、SMBC日興證券、三菱日聯證券控股的財報,發現這五大證券公司去年4至12月的淨利總和為6,440億日圓(41.5億美元),比一年前躍增74%;營收總和則成長22%。
其中野村的集團淨利翻升超過一倍至2,687億日圓,大和、瑞穗和SMBC日興證券的淨營收也創下有紀錄來最高。
獲利大增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券商更聚焦於財富管理和散戶業務,新版「日本個人儲蓄帳戶」(NISA)免稅投資制度等,也鼓勵消費者與其把錢拿去儲蓄,不如投資。
日本大型券商過去主要仰賴股票交易手續費收入。大和證券社長荻野明彥表示,這導致他們「完全受到市況擺布」。
但自2010年代來,這些公司已逐漸轉向透過投資信託和共同基金包管帳戶等產品、累積基於客戶託管資產計算的手續費為主的模式。除了未揭露數據的三菱日聯證券外,其他四家券商的這一類「穩定收益」,今年度前三季合計年增近30%。
較早開始轉型的野村與大和證券,過去五年穩定收益已增長逾一倍。這兩家公司都可透過這份收入,支應其財富管理部門逾70%的成本。野村以在2030年度前將此比率提高至80%為目標,但財務長北村巧認為,這個目標「或許能提早達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