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點子農場/日本的藝術創生國家夢

本文共1261字

經濟日報 吳仁麟(點子農場創新顧問公司執行長)

趕在大阪世界博覽會開幕之前,我和「台日共丸」的朋友走了一次瀨戶內海的藝術旅程。

參觀完世博場館後,我們包遊艇跳島旅行,從淡路島、小豆島一路跳到直島。沿著安藤忠雄的建築足跡,欣賞莫內、草間彌生、巴斯奇亞等藝術巨匠的作品。這次旅程不僅是一場身心靈盛宴,更讓我對藝術推動地方創生有了全新的感受和思考。

「台日共丸」是台灣與日本藝術文化界合作發起的運動。今年大阪世博會台灣沒辦法擁有自己的國家館,但這群朋友創意十足,在海上包船設立「台灣自己館」,透過展覽與派對,打造海上的藝文交流平台。據日本世博主辦單位預估,全球將有約3,000萬人參訪,其中來自台灣的訪客約有30萬人。

日本的藝術創生是一場歷時百年的國家夢。自1885年福澤諭吉提出「脫亞入歐論」,日本便以成為世界級強國為目標。二戰後,日本將藝術作為軟實力的重要一環,在動漫產品行銷全球的同時,也積極創作和收藏頂尖藝術作品。這些努力不僅在城市展現,更深入基層,成為推動地方創生的能量。

這趟旅程中,我遇見了三位以藝術實踐地方創生的朋友。他們的故事展現了藝術如何改變地方命運。

一、玉野市的棋盤文化

Kei Mori的故事從他退休開始。他以木工技術創作結合策略與趣味的棋盤遊戲,讓他父親和孫子都玩得愛不釋手。這些遊戲不僅吸引了家庭與教育界的關注,更成為家鄉的文化符號。Mori的創作連結地方與世界,遊戲成為地方文化的使者,成功帶動媒體和大眾關注。

二、大阪商店街的再生

Keita Kusaka用幽默與創意拯救了一條僅50公尺長、瀕臨消失的百年商店街。他與設計師團隊為每家店鋪創作專屬海報,挖掘店主的故事,結合地方特色設計出充滿趣味的作品。這些海報吸引大量遊客,同時讓居民重新拾回對地方的驕傲。創意設計在這裡不僅是美學展現,更是一種情感連結,成功復甦了整個社區。

三、備前市的移動酒吧

Hiroshi Kagiyama將日本數寄屋建築美學融入移動酒吧設計,搭配清酒與備前燒,讓地方文化隨他的酒吧流動。他的Kagiyama Gallery Bar成為文化交流平台,不僅讓旅客體驗地方魅力,也將地方故事帶向世界。藝術在他的行動中化為一種移動的力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以上這些故事都印證了Richard Florida的「創意階級」理論與Charles Landry的「創意城市」理念。創意階級與藝術創新者不僅是文化創作者,更是地方發展的重要資產。他們通過創意重新定義地方價值,將過去的歷史與文化轉化為地方創生的新引擎。

日本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長期政策支持與文化努力的結果。台灣的地方創生運動如赤峰街的文創街區與台南的藝術聚落,都展現了文化創新的潛力。然而,台灣在政府政策、資源整合及國際推廣上的不足,仍限制其發展。「台日共丸」運動提供了跨國合作的契機,或許能成為未來台灣地方創生的新模式。

這次旅程,我看到了藝術如何改變一個地方,也思考台灣如何學習日本經驗。藝術不僅能保存文化、促進社區連結,更能帶動經濟活化。透過藝術驅動的地方創生,我們不僅能重塑地方命運,還能讓台灣在全球藝術文化的海洋中找到新的航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數位行銷/導入AI 數位行銷如虎添翼
下一篇
兩岸靚人物/和成中國董事長邱士楷 管控風險 危機變轉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