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衝出高業績,就是領導有方?
![衝出高業績,就是領導有方?](https://ibw.bwnet.com.tw/ct_column/2025/01/556d29ab-2c01-baf1-9e59-8f0cc766c440_800.jpg)
台灣領導者整體自信,竟然高於全球!
專注在領導力發展的顧問公司DDI,去年的《全球領導力展望》報告中,台灣不同階層的企業領導者,給自己領導力的高評價比例,都高於全球。
高度的自信,竟是來自缺乏準確自我覺察。
在疫情肆虐的那幾年,台灣經濟表現很好。例如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台灣是主要經濟體中,少數維持經濟成長的國家。
而且,以出口為經濟成長主力的台灣,2022年的出口金額達到史上新高;這一年,上市公司累計營收更創下歷年新高⋯⋯。
這些成績,都增強了台灣領導人的自信。
「因為我們(台灣)業務能力好,從結果來看,就覺得自己領導力很好,」在商周CEO學院的CEO 50課堂上,DDI亞太區顧問總監王秀貞分析。
但,業務能力好,就等於領導力好嗎?
當然不是。
而且若將這樣的錯誤認知,用在升遷員工上,可能會因此讓公司出現許多「彼得」。
管理學上稱的彼得原理,就是「在層級制度中,每個員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位置。」
例如,超級營業員升遷為營業主管後,卻缺乏與高階管理團隊協同作戰,及調和所屬達成任務的能力,反而造成單位業績卻直線滑落。
2024年9月剛離職的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有願景說服力、策略影響力,讓他在短短幾年裡就拿到三輪共4.8億美元資金,Gogoro很快成為機車市場的破壞者。還接連到印尼、印度等國簽訂了多個MOU(合作意向書)。
但他卻沒有合作共贏的思維與能力,反而讓Gogoro的海外拓展計畫剩下一堆走不下去的MOU。
陸學森成為自己公司最大的彼得。
而且,王秀貞觀察,誤以為業務能力=領導力,更會成為企業在做人才培訓、推動人才發展時的阻礙。
因為大家都會想,「我業績這麼好,能力不錯啊!不需要被培訓,」認為公司給予的支持發展是擾民。「不管公司要給多好的牛肉,員工也不會珍惜,因為他們很飽,一定吃不下去,」王秀貞說。
企業做人才發展的第一步,一定是主管要適時的回饋、雙方對焦彼此的期待及能力,不要讓部屬一直都處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以為自己業績好,必然會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記得,「管理是技能,不是獎勵。」《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一書中提醒,不要把不對的人放到管理的位置上,傷害了那個原本在自己專業上表現好的人,更傷了整個團隊。
○台灣唯一,只探討失敗個案的CEO課程,失敗,100%可以避免。不要等到親身跌倒才後悔!立即加入
《商業周刊》累積30多年採訪經驗,薈萃10,000實戰個案,打造全台獨創的〈商周CEO學院〉——集結兩岸隱形冠軍、商周報導人物在此交流,客座教授群傳授經驗與心法,結合理論與實戰,培養更多企業領導人,做個打勝仗的CEO。想了解更多學程?歡迎來到商周CEO學院粉專了解更多:https://www.facebook.com/bwlearning
商周CEO學院官網:https://bwlearning.businessweekly.com.tw/ceo-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