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09:36
Kai.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其實沒那麼可怕!3個實用觀點助你勇敢改變
在追求身心靈健康的路上,學會接納自己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面對自己的缺點卻往往讓人感到恐懼。事實上,誠實面對自己並不如想像中困難,關鍵在於用正確的方式逐步提升自我覺察與行動力。本文將分享3個必懂的觀點,帶你從內心深處探索自我,勇敢面對並轉化缺點為成長的助力,讓你重拾平靜與信心。
▍身心健康:未來的必修課題
「面對與接受自己」已成為現代人的必修課題,卻也是多數人難以克服的關卡。畢竟,這堂課多數要面對的,正是自己長久以來不斷逃避的問題,而不是人人都欣賞的優點。因此,我們難以快速的在過程中獲得較為正向的感受,自然不想面對。
- 可是呢,當你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後,能獲得的平靜感受,往往超乎你的想像。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面對恐懼時的第一時間是緊張焦慮的,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那份無法言語表達的舒適感,我至今難以忘卻。
- 如果你也想勇敢的面對自己內心的問題,看完接下來的「3」個觀點,或許能幫助你增加自我覺察的意願。也許,面對自己並沒有你想的這麼可怕,更多時候只是我們無謂的想像,讓自己害怕。
1.)你會害怕面對自己,可能是因為「不習慣」
至少在我記憶中的教育過程裡,沒有針對面對自己或接受缺點的課程與練習。更多的是「如何增加自己的優點」「如何成為大家眼中的優秀人才」「如何才能獲得他人尊重」等相關的思維教育。
- 如果你的成長背景跟我類似,或許我們的大腦已經習慣將大部分的注意力聚焦在,如何培養自己的優點,好讓自己符合大眾認知的形象。
- 至於面對自己的缺點,因為過去缺乏相關的練習和指導,導致我們可能不習慣或不適應去關注自己的問題。而當沒有明確的方法或步驟時,想要改善自然變得更加困難。
- 此外,社會對於「缺點」的解讀常與負面掛鉤,讓我們本能的將其視為一種「害處」。但事實是,缺點的存在是正常的,也因為有缺點的出現,才能突顯出改進後的價值。可是,當我們已習慣視缺點為”害“時,會因為產生的恐懼感,使我們遠離面對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尋求改進的可能。最後,我們又活在了大眾認知的框架之中。
▶ 面對才是良藥
幸好,已有諸多的心理學證明,維持良好身心健康方式,就是練習誠實的面對自己。但要怎麼做呢?很簡單,讓不習慣變成習慣就好。
- 我個人推薦寫日記,將每天內心感受到的所有大小事,無論好壞或內心黑暗面,通通寫在只有自己能看見的日記裡,這不僅能幫助你面對內心的問題,也能對自己有更深層的認識。試著每天寫一點,就能默默累積面對自己的習慣,久了則成自然。
- 我起初在寫的時候,感覺到最多的不是恐懼,而是尷尬。但寫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其實接受自己的缺點沒這麼可怕,可怕的反而是我自己的腦補。例如,想像這些缺點會導致別人不喜歡我之類的負面想法。
- 同時,在我書寫的期間也默默的理解「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句話。生活中就是會出現你不擅長的事情,但包含我在內的大多數人,在面對這些不擅長的事情時,往往會拿做得好的人進行比較,心想「為什麼我會做不到」。可是,用這樣的觀點看問題,反而容易忽略每個人都具備獨有的特質。
- 於是,我逐漸明白「求援」的重要。面對不擅長的事情,或許更好的方法就是請擅長的人來處理。一來問題能解決,二來能免於自我批判,這是雙贏的思維。
2.)接受,不等於即刻做出改變
從排斥到接受自己的缺點,本身已是一條不簡單的路。如果此時再急著改變,等於在短時間內強迫自己完成兩個(甚至更多)艱難任務,壓力可想而知。
- 在你的缺點並未影響他人(例如違法行為)的情況下,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改變,我真心鼓勵你,先不用急著修正它。說不定,你的某些成就正是因為這些缺點而來。
- 拿我自己來說,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急」。面對可執行的事情,我總想立即著手開始。這個「急」的特質,雖然讓身邊的人有時感到壓力,但同時也讓我的工作效率保持在不錯的水準。
- 事實上,每個缺點的背後,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可能來自過往的經驗或環境影響。因此,比起急於改變,先認識並理解缺點的根源,我認為是關鍵。只有弄清問題的本質,才能在未來從正確的方向進行修正。
- 總之,如果你已經開始嘗試自我覺察,請記住:接受並不是終點,但也不需要急著做出改變。給自己一點時間,先與自己的缺點和平共處。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改變方式與動機。
3.)先找到改變的動機,才有行動的可能
多數人無法順利改變缺點,或許與找不到內在動機有關。
- 我們常把「缺點是不好的,一定要改進」當成理所當然的觀念。這樣的認知,往往來自外在因素(教育、他人論述等)。但真正能驅動改變的,是內在動機:只有當你自己意識到需要改進時,行為的轉變才有可能真正發生。
- 這幾年,我其實一直在努力修正「急」這個缺點,而我的動機來自於「不想讓身邊的人因為與我共事而感到壓力」。我問自己:「難道我只有這一種工作方式嗎?」這樣的內在動機驅使我主動去調整,並嘗試找到其他更平衡的工作模式。
-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改變缺點,我認為,內在動機必須大於外在動機。否則,就像別人給了你很多建議,但你始終聽不進去一樣,行為的改變幾乎不可能發生。
▶ 別再聽信「我是為你好」這句話
如果你正嘗試修正一些缺點,但成效不如預期,除了檢視方法與調整目標設定時間外,或許還可以問問自己:起初決定改變的動機是什麼?是你真正自願的,還是因為他人覺得你應該改而跟著改?
- 我認為,最糟糕的動機就是來自別人對你說的那句「我是為你好」。當改變只是為了滿足外界的期待,而非源於自己的意願時,即使付出再多努力,往往也很難達到理想的結果。
- 因為從一開始,你的行為改變就建立在他人生活的價值觀上,而非自己的需求或目標。
►「人生金句」延伸閱讀
《5句必收人生金句:人生的本質是不斷的選擇、承擔與犧牲,有好也有壞》
▍你的缺點,也有可能是他人眼裡的優點
希望閱讀到這,能幫助你重新看待自己與缺點的關係。同時,也別忘了:你認為的缺點,可能正是他人眼中的優點。
- 以我為例,我的「急」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壓力,但對另外一些人而言,卻是一種值得欣賞的特質,因為這份急躁往往轉化為強大的行動力與執行力,是他們所欠缺的能力。
- 當你能跳脫二元對立的思維,去看待自己的缺點時,相信我,你會發現許多新的可能性。用更正向的態度重新理解這些特質,你會減少對自己的苛責,也能更自在的與它們共處,甚至運用它們來發揮優勢。
▶ 面對自己,是一輩子的課題
我覺得人們對於成長的最大誤解,是總期待有一個美好的「理想人設」在某處等著我們去發掘。
- 事實上,我們會隨著身邊的環境、人事物不斷改變,而每一次的改變都可能讓我們形成新的優點與缺點。我們因優點而歡喜,因缺點而感到焦慮,這時而甜,時而苦澀的滋味就是「成長」,也是人性的展現。
- 如果我們缺乏自我覺察的練習,或許永遠無法發現——最好的自己,其實就是此時此刻的你。
1. 面對自己:勇敢覺察自己的內心。
2. 與問題相處:承認問題的存在,並學會與之共存。
3. 試著接受:接受現狀,減少對自己的過度批判。
4. 找到動機再改變:從內心出發,找到讓自己願意行動的理由。
祝福你,早日成為你心中最喜歡的樣子。
-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篇見。部落格裡還有其他能啟發你思維成長的文章,記得逛逛喔。
📌你好,我是楷富,一名教練、播客與部落客。如果我寫的文章,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歡迎到下方輸入E-mail訂閱我的《Wow這就是人生》部落格,你將能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的上架通知,讓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推薦閱讀:情緒內耗怎麼辦?認識5種錯誤搭配,找到你的充電方式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181|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好困難!4個必懂觀點,先找動機再想改變》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邀你追蹤
▶ 寫作或演講邀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