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難平復傷痛!小S告假「小姐不熙娣」 找她救火代班主持

高雄分屍案…當地人曝凶嫌與被害人是舊識 犯案後還冷血探口風

美強力掃蕩非法移民「逮到台灣性侵通緝犯」!將遣送回台

台塑企業去年受大環境衝擊 雲林縣府爭取社福回饋不中斷

台塑企業麥寮汽電公司日前捐贈雲林一輛乳房X光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二合一篩檢巡迴車,縣長張麗善(右)感謝台塑企業持續回饋地方,圖左為台塑企業麥寮管理部副總經理蔡建樑。圖/本報資料照
台塑企業麥寮汽電公司日前捐贈雲林一輛乳房X光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二合一篩檢巡迴車,縣長張麗善(右)感謝台塑企業持續回饋地方,圖左為台塑企業麥寮管理部副總經理蔡建樑。圖/本報資料照

台塑透過麥寮汽電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4大企業專案補助支持雲林縣各項社會福利政策,每年約3.8億元,因去年營運受大環境衝擊,地方一度憂心補助生變,上月縣府與台塑初步協調達成共識,取消部分與中央政策重複補助,其餘社福補助約3.4億元仍延續,待台塑總公司核定。

回饋地方的電業協助金法治化後,麥寮汽電公司追認38億元回饋地方,雲林縣府獲19億元用在每年逾3億元各項社會福利政策推動,2017年至2022年攤付完畢,現電協金每年僅900多萬至1100萬元。

但台塑企業與雲林縣府都認為社福政策不能中斷,2023、2024年台塑除電協金外,仍由4大企業分攤專案補助支持政策推動,包括學童營養午餐每餐補助7.1元、65歲以上敬老禮金1千元,及國中生子宮頸癌疫苗、祖孫托育津貼、長青食堂設備、教科書、道路養護、生育津貼等,每年約3.8億元。

去年台塑企業4大公司營運受大環境衝擊,雲林縣長張麗善坦言,很憂心社福補助受到衝擊,上月縣府與台塑代表初步協調,國中生子宮頸癌疫苗已由中央補助,祖孫托育津貼也與中央托育補助重疊,扣除兩項補助,縣府不再新增專案項目。

最後雙方達成共識,延續原有社福專案補助項目,包括學童營養午餐每餐補助7.1元,一年7千多萬、長青食堂設備費1千萬、道路養護6千萬、65歲以上敬老禮金1千元年約1.4億、教科書1千萬、生育津貼5千萬元,年約3.4億元,將送交台塑總部依營運狀況核定。

台塑企業麥寮汽電公司日前甫捐贈雲林一輛乳房X光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二合一篩檢巡迴車,張麗善表示,她由衷感謝台塑企業這幾年來持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挹注地方社會福利不曾中斷,縣府會與台塑持續溝通,確保相關社會福利政策推動不變。

台塑透過麥寮汽電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4大企業專案補助支持雲林縣各項社會福利政策。圖為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塑透過麥寮汽電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4大企業專案補助支持雲林縣各項社會福利政策。圖為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聯合報系資料照

子宮頸癌 托育 雲林

延伸閱讀

20多歲職業軍人確診A流2天猝逝!雲林公費流感疫苗將用罄

「猴子的一周」順口溜... 星期六去斗六動畫MV 上架吸20萬人次點閱

雲林青年聲樂家陳譽晨曾獲多項國際大獎 23日返鄉公益演出

元宵重要民俗雲林吃飯擔 全村動員殺豬宰羊烤鱷魚招待

相關新聞

北港朝天宮全國觀光人數最多 附近公設收費停車場無廁所惹怨

全國觀光人數最多的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位於廟邊最近也是最大的北港溪高灘地公設收費停車場,啟用多年迄今仍未設置廁所,許多老...

嘉義梅嶺美術館將斥1億4千萬整建 增加典藏設備及空間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1995年落成,屋頂及壁縫出現漏水情形,還曾在雨季期毀損展覽中藝術品,且缺乏典藏空間及設備,縣府文...

用音樂傳遞愛 台南公益音樂會售票收入將捐贈災區重建

由台南市方舟樂團與好時光樂團在台南市議員曾培雅協助下,22日將攜手舉辦「2025攜手為公益發聲」音樂會,今在南市議會為活...

台南市場周遭停車格占用沒人管?民眾被迫停路邊被開單

台南市歸仁公有市場是地區主要傳統大菜市,因為買菜民眾大部分騎機車,市場周遭的機車格最近傳出遭占用,民眾不方便進入市場停車...

信仰火炬點亮漆黑香路 台南東山碧軒寺「正二媽」回駕

迄今200年歷史,台南市重要民俗活動「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今凌晨從碧雲寺回駕,除大批信眾在深夜徒步走過山林,恭送「...

回收拆除台灣檜木燒烙現風華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10周年特展

阿里山腳下的嘉市是「林業之都」,台灣檜木禁採,嘉市檜木燒烙協會會員,回收利用拆除檜木老房子木料,運用檜木燒烙技巧,讓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