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人設崩壞!網紅牙醫史書華劈腿名媛還休妻 鹹濕對話曝光

難平復傷痛!小S告假「小姐不熙娣」 找她救火代班主持

高雄分屍案…當地人曝凶嫌與被害人是舊識 犯案後還冷血探口風

教科書騙人!川普上任...股市動盪、為何債券還不漲?專家:投資人情緒無法量化

債券示意圖/路透社
債券示意圖/路透社

債券殖利率與股市的關係一直是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般來說,債券殖利率的變動會對股市產生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市場環境與投資人的預期。

通常,當債券殖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上漲),股市表現較佳,反之則可能壓抑股價。

這是因為當殖利率下降時,固定收益投資的吸引力降低,資金往往轉向股市以尋求更高回報。

此外,較低的殖利率也意味著企業借貸成本降低,有助於企業獲利成長,進一步推升股價。

然而,這種關係並非絕對。例如,在經濟衰退期間,儘管債券殖利率下降,投資人可能因對未來成長的擔憂而選擇避險,導致股市下跌。

同樣地,在通膨快速上升的環境下,央行可能因應通膨壓力而提高利率,進一步推升債券殖利率,抑制股市表現。

回顧歷史,債券殖利率與股市的關係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模式。

例如,19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期間,股市估值過高,而當時的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導致投資人轉向債市,推升債券價格並壓低殖利率,最終股市泡沫破裂。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央行採取極低利率政策來刺激經濟,導致債券殖利率長期維持低檔,而股市則因資金充裕而走高。

然而,當美聯儲於2013年開始縮減購債計畫,市場對利率上升的預期導致股市短期震盪。

通膨是影響債券殖利率與股市關係的關鍵因素之一。當通膨上升時,債券的實際報酬率下降,投資人要求更高的殖利率來彌補購買力損失,這通常對股市產生壓力。

然而,在適度通膨的環境下,企業可透過提價轉嫁成本,帶動營收成長,進而支撐股市。

相反地,在通縮環境中,債券的固定利息變得相對有吸引力,而企業營收與獲利可能下降,使得股市承壓。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資金流向債券市場,進一步壓低殖利率。

對於投資人而言,理解債券殖利率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至關重要。在低利率環境下,成長型股票可能受惠,因為較低的折現率提高了未來現金流的價值。

然而,當利率回升時,價值型股票(如金融、能源等)通常表現較佳,因為這些產業受惠於較高的利率環境。

債券殖利率與股市的關係並非單一方向,而是受到經濟週期、央行政策與市場情緒的多重影響。

投資人應根據當前市場環境調整資產配置,靈活應對不同時期的挑戰與機會,以達到最佳投資回報。

◎本文內容已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債市 經濟衰退 通膨 避險

延伸閱讀

00713、00915績效都贏0050!雨果「不能只看1、2年報酬」:好標的短期都會賺

今年股市到底大多還空?網斷言:川普個性來看肯定做多

清流君不看好00915⋯高股息只推00713!網預言:月配都會滅

存股多久才算「長期投資」?達人抱股6年報酬逾320%:至少經歷1次景氣循環

相關新聞

台股上漲155點 三大法人買超74.34億元

台股6日續強,收在23,316.6點,上漲155.02點,漲幅0.67%,成交量3,316.28億元,三大法人億買超74...

教科書騙人!川普上任...股市動盪、為何債券還不漲?專家:投資人情緒無法量化

債券殖利率與股市的關係一直是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一般來說,債券殖利率的變動會對股市產生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市場環境與投資人的預期。

存股多久才算「長期投資」?達人抱股6年報酬逾320%:至少經歷1次景氣循環

希望以下這段話,對你投資路上有些幫助:「金錢會從沒耐心人的口袋,流到有耐心人的口袋」,而且根據統計,短期當沖操作,99%的人都是賠錢的,或許持續買進且長期持有很無聊,但投資真諦不是要有趣、過癮,而是讓自己及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三大法人轉買 台股醞釀軋空手行情

台股昨(5)日在三大法人同買,特別是外資回補大買、買超254億元強力推升下,電金傳族群齊揚,激勵指數開高收高,終場勁揚3...

權值、傳產股走強 台股盤中漲逾百點

鴻海、聯發科和廣達等權值股以及傳統產業股紛紛走強,帶動大盤持續反彈,盤中指數上漲百點左右

外資看好台股 連二月淨匯入 股市動能無虞

金管會昨(5)日公布,2025年元月外資淨匯入8.09億美元,連兩個月淨匯入,元月底外資累積匯入餘額已攀升到2,84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