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網友納悶課本「ㄛ」寫「呵」非「喔」是在笑什麼? 教育部解惑
台灣人講話習慣在句尾加上「喔」、「欸」、「啊」、「耶」、「嘿」等表達情緒的語尾助詞。一名網友在Threads社群平台抱怨,這十多年教改最讓他討厭的地方,就是現在課本都要用「呵」取代「喔」,「注意安全呵」、「要小心呵」,他都納悶是在笑什麼。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呵」讀音「ㄛ」時為助詞,用於句尾或語氣停頓處,表示驚嘆的語氣。
其他網友表示,「我做過教育局的動畫,台詞確實打呵,重點是配音員還真的念『ㄏ』,我真的笑死」、「為啥改呵?有什麼好呵的,無言呵」、「蛤居然,看到『呵』都會覺得超諷刺」、「認真?所以以後都是呵嗎」、「呵呵原來不是呵呵,而是喔喔」。
也有網友說,「但是你去看早期的小說(最好是第一版,因為有的會改掉)其實都是用『呵』」、「巧連智都是用『呵』」、「原來巧虎的字幕真的都很講究,都是用『呵』」、「我小學課本上有一個生字就是呵,注音是ㄛ」、「我記得小時候忘了在哪裡看到要用『呵』,然後寫作文的時候用了被老師圈起來」。
不過,有網友指出,「本來就是『呵』才是正確的字,『喔』是長年下來的誤用」、「我是習慣寫『哦』或『喔』,不過『ㄛ』的本字確實是「呵」沒錯」、「這跟教改沒關係」、「我喜歡用唷,感覺比較有愛,如果是台語腔我用嘿、齁」。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喔」為嘆詞,表示了解的語氣,例如「喔!原來是這麼回事」。不過,根據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喔」可作為助詞,置於句末,用以加強或完結語氣;例如「來喔!緊來看喔!」、「這間餐廳真有名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