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寶林案 唐菖蒲伯克氏菌「來源恐成謎」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寶林茶室食品中毒事件最新進度,累計卅四例通報,其中卅三人檢驗陽性,而唯一陰性個案則未吃過粿條、河粉,更一步確定了問題食材;再者,衛福部檢驗刀具、砧板、廚師手部檢體,結果均未能培養引起邦克列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這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唐菖蒲伯克氏菌其實不好培養,喜的是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在台灣仍屬少見,但令人擔憂的是,這菌從何而來,這已不容考究,無從得知。
該食安事件造成兩人死亡,目前仍有四人在加護病房,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說,其中三人恢復意識,意識恢復,代表腦受損程度處於可接受範圍,腦部破壞程度較小,如此換肝才有意義,目前仍有一人仍陷深度昏迷中。
昨天卅四例通報全數完成檢驗,其中卅三人檢驗陽性,均食用粿條、河粉,唯一陰性個案則只吃了炒麵,王必勝指出,問題應該就是出在粿條。
寶林茶室中毒案日前公布越籍代班廚師手部檢出邦克列酸,連糞便採檢也驗出邦克列酸。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建議,食藥署應針對糞便檢體進行「細菌培養」,確認廚師腸胃道是否「帶菌」,擔心唐菖蒲柏克氏菌恐已在台灣生根。
不過,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則認為,唐菖蒲伯克氏菌過往只存在植物上,從未見過與人共生,帶原說法不合常理。較合理的解釋為廚師處理產生毒素的食材,毒素殘留在手部,但沒有清洗乾淨,因此攝入體內,但這個途徑吃下去的量不多,因此,血液驗不出來該毒素,即便糞便為陽性反應,僅能推估有暴露可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