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02字
根據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複製馬斯克模式,今年1月28日突然通知200萬名聯邦雇員,如果在2月8號前提出自願離職,就會發給八個月的資遣費。
川普估計如果5%到10%的員工請辭,可以省下約1億美元,但時間實在太緊迫,就算不離職到時候也可能被裁員,讓很多人不知所措。
CNN主播:「一名聯邦僱員告訴CNN,人們感到震驚、憤怒、困惑還有點害怕。」
這則新聞讓我想到台灣2013年高速公路全面改成ETC電子收費,原本人工收費的員工一夜之間失業了,他們組自救會,在寒風中上街頭抗議,真是情何以堪。
美國聯邦雇員與台灣高速公路收費員,上班一輩子競競業業盡忠職守,誰會想到有一天竟然會失業?
工業革命後發明了汽車,英國許多馬車伕失業了,有些馬車伕因對倫敦街道很熟悉,開始學習駕駛汽車,轉行當司機反而賺得更多錢。而抗拒學習新技能的馬車伕有的只好回家種田,或只能打零工餬口。
還記得30多年前電腦剛問世時,公務員與學校老師被要求學會電腦(私人機構更是如此)。原本抱持著鐵飯碗心態的公務員,只好硬著頭皮學習新技能,有些年紀較大的公務員與學校老師,因無法學會電腦操作,被逼得只好提早退休。
以前電腦程式設計師是令人欽羨的行業,有高含量的技術底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誰知AI崛起後也會撰寫電腦程式編碼,有些只會基礎編碼的工程師就失業了,這也是程式設計師始料未及。
但是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所擁有的創造力想像力是AI難以取代的。程式設計師經常需要設計全新的算法、架構創新的系統,審核判斷修改AI設計出來的編碼,因此專業到一定高度與深度,目前仍是不容易被AI取代的。
以前注重的T型人才,講求單一專業已經不夠用了,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機器或AI給取代掉。現在除了專業領域以外,還得有第二或第三專長(π型人才),而且這幾樣能力最好能彼此互通互補,形成複合型的競爭力這樣更好,會更有競爭力。
根據統計,會電腦程式設計的工程師若也懂得管理,他比只單純會程式設計的人多了七倍的就業機會。
科技時代,過去所學的東西「知識半衰期」愈來愈短,很快就失效。上班族要思考,我們是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用了十年?或是每年都會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劇烈變動時代,打倒我們的,有時候不是同行的對手,而是時代變遷的無情浪潮。AI時代,哪還有什麼是鐵飯碗?金飯碗呢?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的堅強實力最好。
今年是蛇年,蛇會脫皮蛻變,長大。我們也要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脫皮再蛻變,迎接時代新浪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