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希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希舜(1895年—1982年),字爱林,号一峰山人清凉山人,男,湖南桃江人,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生平

[编辑]

191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得到王梦白陈师曾姚茫父等指导。

1924年从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师范系毕业。同年,与同学五人创办北京京华美术专门学校,由其师姚华任校长。

1927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工艺学校学习图案,回国后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兼教授。

抗战爆发后,当南京即将沦陷之际,高希舜于1938年将南京美专迁至自己家乡———桃花江镇附近的杨家坳鸣石滩,仍任校长,由其妹夫章毅然担任教务长,直到1949年始终坚持在桃江办学。

1949年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中国画研究,成为中国近代画坛名宿。[1]

轶事

[编辑]

齐白石之交谊

[编辑]

古今画家作荷花时多在笔墨气韵上见功夫,不甚注意形态的逼真。高希舜为突破画荷花的格局,经数年苦练,练出“一笔荷”的硬功。其所创作的《荷鸭》高4米,着墨酣畅,遒劲雄浑,画出了少见的开张荷叶;而高达3米多的荷梗一笔画成,亭亭玉立,栩栩如生,成为画坛传世佳品。齐白石老人见此,惊其别开生面,自成流派,不落前人窠臼,赞曰:“余不能也!”从此一改不与人合作作画之例,欣然与高希舜合作,一生为高希舜画作题跋也最多。现收于《高希舜画集》中的就有“芋蟹”,由高希舜画鱼,齐白石画蟹;更有“鱼瓮图”名画,成于抗日战争中,画中墙上挂鱼,底下立一未开封的酒坛,将对日寇的满腔义愤融于画面,齐白石会意,欣然握笔在画上题诗:“厨下有鱼皆不炊,堂前有酒未曾开,与君不饮何时饮,李白刘伶安在哉”。白石老人92岁还为高希舜名作《荷池戏鸭》题跋云:“一峰山人之于画,手带铁圈五斤半以炼其技,故有此幅之独到处,真神品也!”由此轰动中国画坛。

毛泽东的往来

[编辑]

高希舜17岁入长沙第一师范,曾与毛泽东同班。当时毛为文章第一,高则为国画第一。毕业后,毛泽东主持一师附小工作,聘高希舜为附小美术教师,自此开启其长达50年的美术教育生涯。

1950年,湖南土改开始,当地农民以为(美术专科学校)校长是既是“大官”便是“大坏蛋”,要开会“斗争”高希舜。他写信向毛泽东陈诉,得到毛亲笔回信,嘱其“速来北京工作”。高与章毅然当即出发,绕道赴京。到京后凭毛的亲笔信受到中共中央机关接待。毛再次写了字条,嘱其二人找文化部安排工作。嗣后高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章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任职。

感念毛泽东不忘旧谊,高希舜与章毅然邀请齐白石,三人联手作画,成《和平幸福万寿无疆》一幅,画作左下角写明“章适园画竹石,高希舜画牡丹万年青,齐白石画鸽并题时年九十四岁。”画成之后,由高希舜和章毅然亲送中南海,但止步于大门外,只将画托人送了进去。毛接画后问“是谁人送来的?是高希舜、章毅然来了,还是请人送来的?”该员出来转问,高即回说“本人未到,是请人送来的。”章毅然笑对高言“你犯了欺君之罪呀!”高希舜只说:“我怕耽误他的事,不进去为好。”

1957年以前,高希舜又为毛泽东作了几幅画。其中有一幅《荣华下之哈巴狗》,为一哈巴狗卧于艳丽牡丹花下,或谓其似有繁盛时节应近贤君子远小人的劝谕之意。此画已被收入《毛泽东藏画集》。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关于高希舜生平及作品可参见高希舜艺术官方网站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