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費德交響曲
《曼費德交響曲》(英語:Manfred Symphony,俄语:Симфония «Манфред»),作品58,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作的交響作品。這是柴可夫斯基唯一沒有編號的交響曲作品,他視之為「標題交響曲」。
創作歷程
[编辑]樂曲原本是由俄國劇評家史塔索夫於1868年向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作曲家巴拉基列夫提議為此創作一首交響曲,可是巴拉基列夫有感自己未有足夠能力寫成作品,隨後他曾把建議轉交給專長寫標題音樂的法國作曲家白遼士,但同樣遭對方拒絕並發還,巴拉基列夫遂把建議暫擱在一旁[a]。1880年代,他將建議書交給柴可夫斯基,希望他可以完成這個計劃,柴可夫斯基起初並不願意,而是在兩年後才答應了此一邀請。柴氏在準備離開聖彼得堡、前往達沃斯(Davos)探往瀕死的好友柯泰克(Iosif Kotek)時,致信予巴拉基列夫:「我明早就要動身。今天我會去書店買(拜倫的)《曼費德》。登上阿爾卑斯山頂正合我意;如果我不是要去見一個垂死之人的話,那裏的環境將非常適宜構思《曼費德》的音樂形象。無論如何,我向您保證我將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地實現您的願望。」[1]
《曼費德》選自英國作家喬治·戈登·拜倫於1817年完成的同名作品《曼費德》[b]。本曲創作期間約於1885年5月至9月間,介於柴氏《第4號交響曲》和《第5號交響曲》之間。柴可夫斯基最終亦將作品題獻給巴拉基列夫。
此曲1886年3月11日於莫斯科首演,指揮為Max Erdmannsdörfer。
分析
[编辑]《曼費德交響曲》不僅是柴可夫斯基的唯一一首標題交響曲,而且它和其他有編號交響曲(包括未有完成的《第7號交響曲》)亦有很多相異之處。篇幅上,《曼費德交響曲》的演奏時間是所有柴氏交響曲中最長者,平均約為55分鐘長,較《悲愴》多出約7分鐘長度。
配器
[编辑]《曼費德交響曲》所動用的人數和樂器種類,都是八首交響曲中最多的。在本曲,柴可夫斯基用上了英國管、低音單簧管、小號、豎琴和簧風琴。這幾種樂器雖然在其他的管絃作品中都有使用過,但卻從來沒有套用在其他任何一首交響曲上;而所運用的敲擊樂器既也是八首中最多,也貫穿四個樂章,而非如其他交響曲般只在某一個樂章中使用。由於樂曲所動用的規模較大,對樂手的技術要求亦相對比其他交響曲為高,故此直至現今,雖然名氣並不遜於第4號、第5號或第6號交響曲,但演奏次數卻遠比以上三首為少。
|
|
|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3 *3 *3 3—4 4 3 1—tmp+5—2hp—str"[2]。
樂曲結構
[编辑]- 第一樂章
B小調,痛哭的緩板[需要解释]-稍快的中板-行板(lento lugubre - moderato con moto - andante)。此樂章是唯一沒有柴氏文字註解的樂章。
- 第二樂章
B小調,甚有精神的甚快板(vivace con spirito),小題〈阿爾卑斯山上的精靈,現身於瀑布中的彩虹〉。
- 第三樂章
G大調,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柴氏註解:「是一首田園詩。一群山區單純、自由又平靜的居民。」[1]
- 第四樂章
B小調—B大調,熱烈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長度為四樂章之最。
評價
[编辑]柴可夫斯基曾寫信給女高音好友帕弗洛芙斯卡雅(Emiliya Pavlovskaya),表示《曼費德》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交響曲[3],不過他在後來給康斯坦丁大公爵的信中又說,自己頗為厭惡這部作品[1]。
除了柴氏本人前後不一致的看法外,首演後的評論亦毀譽參半,其中以強力集團之一的居伊最為不客氣。他認為,柴可夫斯基在音樂中只突顯曼費德的陰沉和貴族氣質,完全失去了強力集團所倡議的「區別於歐洲古典音樂的具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浪漫派音樂」的要求[4]。而柴可夫斯基的好友,樂評家拉羅克(Herman Laroche)雖則語氣較為溫和,但亦對此作品不甚欣賞[5]。柴氏一度打算將樂譜銷毀,後來還是保留下來。
現代音樂家部分,指揮家托斯卡尼尼非常欣賞本曲,認為是柴可夫斯基最完美的作品[來源請求]。不過在他於1953年的錄音版本中,卻把樂曲作出了一些修改和刪剪。反之,指揮家伯恩斯坦則認為本曲如同「垃圾」[來源請求],他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灌錄了柴可夫斯基六首已完成的交響曲,就是刻意不肯灌錄此曲[來源請求]。
注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參照
- ^ 1.0 1.1 1.2 吳毓庭. 謬思客·古典月刊 第144期. 台北市: 有樂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19年8月: 28.
-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412. ISBN 0-8108-3228-3.
- ^ Warrack, J. (1973). Tchaikovsk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s, p.191. ISBN 684-13558-2.
- ^ Cui, C., in Campbell, S. (ed.) (2003). "Tchaikovsky's Manfred Symphony." In Russians on Russian Music, 1880–1917.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0-12. ISBN 0-521-59097-3.
- ^ Laroche, H., in Campbell, S. (ed.) (2003). "Tchaikovsky's Manfred Symphony." In Russians on Russian Music, 1880–1917.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10. ISBN 0-521-59097-3.
參見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曼費德交響曲的詳細創作背景,於Tchaikovsky-research.net中刊載(英文)
- 曼弗雷德交響曲: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