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這個月,台灣與新加坡都恰好更換新的領導人,治理星國長達20年的總理李顯龍5月15日正式交棒給副總理黃循財,幾天後,蔡英文也結束8年總統任期。台星間除了有深厚淵源,更有許多的共同點,都是欠缺天然資源卻身處地緣政治前沿的蕞爾小島,這兩位領導人卻留下截然不同的背影,光從他們如何面對國人進行社會溝通的方式,就是鮮明的對比。
新加坡即將迎來20年來第一位新總理:黃循財,技術官僚出身的他,成為星國獨立以來的第四任總理,面對美中爭霸地緣政治熱戰與國內議題等三大挑戰,黃循財能扛得起來?
即將離任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是在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任第三任總理,他開創了創新和變革的文化,為新加坡開創了經濟復興的時代。在他領導下,新加坡的GDP從2004年的1940億星元成長到2023年的6000億星元以上,成長了三倍多。 如今將接下新加坡總理一職的黃循財,現年51歲,他可能會像李顯龍一樣,必須在一個不同的、更具挑戰性的環境中為這個城邦找到一條成長道路。他在2月有關預算的演說中,將這個環境描述為一個「非常麻煩的世界」。 現在的問題是,新加坡是否已準備好迎接「後李氏家族」的時代?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拜登政府一邊派高階官員訪陸穩定關係,一邊高舉反傾銷大旗為年底大選打算,醞釀中的新一輪貿易戰是否會成為美中關係一大變數? 看點2: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5月中卸任,結束近20年執政,意味著掌權長達半世紀的「李氏王朝」時代落幕,接班人黃循財如何應對眼前的3大考驗備受關注。 看點3:伊朗為報復使領館遇襲事件,13日朝以色列發射超過300枚飛彈和無人機,以軍隨即於19日對伊朗境內發動反擊,兩國之間長達數十年的「影子戰爭」不再,為中東局勢埋下變數。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農曆年後低調訪問新加坡,據悉「該見的都見了」,結束訪星後朱立倫21日主持中常會。2024年總統大選落幕後,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的新政府人事及國會新政局是外界關注焦點,而國民黨選後的檢討改造,也同樣受到黨內關注,特別是黨中央人事布局及改革再造,將直接牽動明年黨主席改選及國民黨新的領導梯隊。 據了解,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請辭,由新北市前秘書處長吳清炎接任,肩負黨財務及中投等黨產官司案後續。...
不平等程度急遽上升已是全球性問題,連經濟高度發展的新加坡也不例外。新加坡政府從未制定官方貧窮線來衡量貧窮率,甚至不願使用「貧窮」一詞,而是以「有需要的人」來形容,但數據表明,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仍有不少人在黑暗角落痛苦掙扎。 新加坡的貧富差距有多大?根據統計,有12%家庭收入不足以滿足基本需求,頂層人口與底層人口的收入差距高達20倍以上,新加坡財富基尼係數到了2021年不僅創下新高,更是亞洲地區之首,資產愈來愈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說,「如果允許收入不平等不斷擴大,最終我們的國家將衰亡。」避免貧富兩極化加深階級對立、引發社會動盪,已是新加坡政府的當務之急。... 【聯合報數位版「貧窮台灣」系列專題,9月3日起在數位版網站連載,透過真實個案、第一線社工與專家訪談,深入解析台灣正面臨的兒少貧窮、工作窮忙、高齡貧窮三大困境。】
「4月是最殘酷的月分」是艾略特詩作《荒原》最有名的開頭。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來說,最殘酷的月分可能是7月,內閣接連出包、利益衝突、部長貪腐、國會議長不倫戀。李顯龍8月20日演說時強調,新冠疫情已經過去,「我的交棒計畫回到了正軌」,並強調近期發生的爭議事件不會延後交接時間表。不過,觀察家咸認,李顯龍要交棒,起碼是一年後的事了。
台北市長蔣萬安5日率團訪問新加坡,蔣萬安出發前在機場受訪特別強調此行「別具意義」。兩蔣時期過去與「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相知相惜、台星合作40年,藍營人士研判,蔣萬安身分不只是首都市長,在新加坡當地形同接待「蔣家後人」,蔣萬安見到星國人士的層級、接待規格,不會亞於日前訪星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由於「雙城論壇」預計8月登場,蔣萬安下一站是否登陸,也讓「萬安首航」深受關注。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8月8日發表國慶談話,花了很大篇幅談俄烏戰爭、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的台海緊張情勢,他表示,新加坡周圍有一場風暴正在形成,美中關係更加惡化,短期內無法改善,任何誤判或意外,將導致更糟的結果,他呼籲團結,做好準備,因為未來數十年東亞各國將難保區域穩定情勢。
新加坡最近宣布,財政部長黃循財將成為下一任總理人選,決定的方式,是高層政治精英推舉制,這也許對年底中共二十大人事安排,有某些啟發。 新加坡所用的方式,嚴格上來說,並不是完全民主,但也不是完全獨裁;黃循財曾是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私人秘書,在3年當中,李顯龍不次拔擢,現在竟成了第四代團隊的領導。當然新加坡經過相當的程序,由退休高官許文遠所領導的團隊,分別會見包括17位內閣部長、國會議長和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在內的19人,其中15人推選黃循財,其他被提名的人選,均未超過2票,黃循財受到新加坡高層政治精英的廣泛認可。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北京證實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一腳踏進美國傳統勢力範圍,美中再度針鋒相對,而這實際上會為美國及太平洋區域盟友造成哪些威脅? 看點2: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獲推舉為執政黨第四代團隊領導人,可望成為下任總理。新加坡在美中關係一直維持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未來在黃循財領導下會作出什麼調整,備受關注。 看點3:俄烏戰爭進入第二階段,普亭將重點聚焦在烏東地區,同時也持續進攻南部港市馬立波。多方警告,「頓巴斯之戰」規模堪比二戰,恐是一場血腥的戰役。
高度國際化的亞洲國家新加坡,勞動力高達三分之一仰賴外國工作者,雖然近年持續提高外國工作者的簽證門檻,但仍面臨失業率攀升,總理李顯龍在2021的國慶賀詞中就指出,他理解國人的擔憂,將調整相關政策。因應外籍員工的競爭情況,政策是否持續緊縮?與本國籍員工就業的矛盾,又該如何排解呢?本集遠方連線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副教授陳慧芬,來談新加坡的勞動力政策。
新加坡「第一夫人」何晶應該是史上最會賺錢的「第一配偶」,她在「淡馬錫控股」19年,其中17年擔任掌舵者,並將在下(10)月卸下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何晶被譽為為淡馬錫賺進最多錢的CEO,外界也好奇她的年薪如果不是相當於台幣20.6億的「1億星幣」,那會是多少?
新加坡的總理們,向來非常關心美中關係與台海問題,之前的李光耀,以及現在的李顯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接受訪談或是撰寫專文,表達他們的看法,當然父親李光耀的時代,仍然是美蘇冷戰,但是到了李顯龍時代,已經是美中爭霸,對於新加坡來說,處境更加敏感惡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向新加坡民眾電視演說宣布,疫情如果持續改善,社區病例也進一步下降,新加坡應能在6月13日放寬限制。除了預告將逐步重新開放,他也談到如何控制疫情,強調有效防疫的篩檢要快、要廣,也提及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演說中他引用數據、提出時間表,向民眾展現國家領袖的能量及政府的效率,同時凝聚人心。李顯龍談話之後,另負責防疫的三位首長,開始說明執行計畫。
「唉呀,又要關回去了。」 2021年5月8日至15日,新加坡政府一周之內連下兩道命令,加強防疫措施:聚會人數從8人為限,到縮減成5人,再改成2人;餐廳不允許內用。新加坡好不容易有起色的疫情,又再度「倒退嚕」了。 原先可以隔三差五申請進辦公室討論事情,跟同事們交流聊天,在兩道命令後,家裡書房再度成了我每天寸步不離的空間。...
現任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2016年5月12日在新加坡內閣會議上突然中風,當時在場閣員中有3位具專科醫師資格,驚險中把他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王瑞杰被視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第一接班人已是新加坡人共識,但昨天宣布不接班了。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2015年過世前共立下七個版本遺囑,前六個版本都是律師柯金梨負責,2013年12月17日簽下的「最終版本」卻是兒媳林學芬「操刀」,有37年律師執業經驗的林學芬去年11月為此被新加坡律師公會以違反律師專業及倫理,一度要將她「除名」,最後僅吊銷律師執照15個月,現在還暫時是個「無牌律師」。
貿易和旅遊是新加坡的生存命脈,為了求生存,新加坡本周作了重要的決定,將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波高峰時逐步開放邊境。這有點像是,與其留在原地不動的 「必死無疑」,不如「富貴險中求」,站起來走向鋼索的另一頭。
看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可能要出手收拾「僵屍企業( Zombie companies)」了,他點名娛樂業、旅遊業,新加坡政府將做特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