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1960年1月18日,時任越南總統吳廷琰與隨團訪華的文化小組,當日上午9時30分乘我空軍專機自台北飛抵台中,隨即赴台中霧峰參觀故宮文物館,吳廷琰參觀故宮文物時,第一次戴上銀架子眼鏡,以便仔細看個清楚,對漢代玉琮上的花紋、毛公鼎上的圖案、彩毛工筆描畫的佛經卷首千手觀音圖、歷史上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等睛帖,都特別看得仔細。
教育部參考台大「校學士學位」經驗,邀成大、清大等八所大學,下學期試辦跨領域學士學位。台大校學士修畢後可獲雙主修證書,申請人數愈來愈多,但三年來僅錄取92人。有學校看好科技公司也需要國際關係、政治經濟人才,跟進推跨領域學士學位,教團指出,這政策很吃學生條件,全台適合辦理校院不到20所。
年尾年頭兩個月,是中國大陸雷打不動的會議月。重要的會議先開,去年十二月以中央級會議為主,今年一月以省級地方的人大政協會議為主。但近日有兩個過去不被留意的會議被特別關注,一是「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一是「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被關注是因其折射著特別的政情。
立法院預計下會期審議行政院擬刪除父母懲戒權的民法修正草案。不少教養專家、民團都呼籲,刪除懲戒權只是形式,最重要的是支持家庭教育、提供家長教養資源。究竟,父母該如何針對正向教養增能?
教育圈「行政大逃亡」方興未艾,偏鄉學校人力不足,公費生初入偏鄉通常就要接組長、主任,一名初任教師被迫接輔導主任,壓力大到皮膚過敏,下山就診多次不見好轉,加上蠟燭多頭燒,不到半年就賠錢離開;有師培學校提供「售後服務」,由學長姐分享生存訣竅,但專家、學者都認為偏鄉師最不該「初任兼行政」,教育部回應了。
教育部將於114學年鬆綁私立技專獨招比率,有科大校長憂心,有學校可能偷跑,乖乖等到最後辦獨招的反而吃虧,教團則擔心此門一開,為搶生源招生宣傳會成軍備競賽,也有老師指出,教育部此舉,是將招生壓力「甩鍋」給各校;要不要一口氣將獨招比例拉到上限?校方有不同盤算。
去年軍公教調薪4%,公立大專校院學術研究加給也調高15%,教育部鼓勵私立大專校院跟進,補助學校調薪額度七成,老牌私校一年增加上千萬人事費。事隔一年,仍有約30校無法跟進,甚至有學校還調低薪水。不加薪背後有著結構性問題,但有學校指出,不調薪後續影響恐更大。
教育部新增幼兒園特殊教育評鑑指標,未來園內只要收一位特殊生,就得再多納十多項的特教評鑑,幼教界炸鍋。私立幼兒園指出,新規定會讓老師行政工作大幅加重,幼兒園更不願收特生,且可能造成老師辭職潮,幼教界事前一無所知,怎可以草率上路?
AI教育在中小學校園擴散,教師該如何開設跨領域課程?有高中老師為了設計「電玩物理學」,自己還先參加半導體人才培訓。而學生學習這類課程,除了是將AI素養向下扎根,也有助銜接大學理工基礎課程。...
護理人力緊缺,不少大專院校紛設後護系,但台灣不缺護理育才來源,外界建議祭出應屆生的護理師國考考照率作為護理學校減招門檻。為何輔大護理系等校對此反對?直呼提升護理師薪資才是務實作法。
大學兼任教師「免洗」、「好用」又「無處抱怨」?近日一名國立大學兼任講師無奈透露,每個月只領3萬元鐘點費,還要獨力養一個正在自學的兒子,讓她變成月光族,每次到逼近發薪日,甚至要跟親友借錢吃飯。 全台大學兼任教師約4萬多人,多所大學的兼任教師人數都超過專任教師,但他們時至今日仍不受到教育部重視,薪資、工作權等都缺乏保障...
護理人力荒致使學士後護理系暴增,曾被誤解「飢不擇食」的後護系是否「洗刷冤屈」?全台已有44校設有護理科系,是否帶來「量多質弱」風險,為何學者會因學術銜接缺陷、課程壓縮等隱憂,疾呼控管後護系招生規模?
行政院函請立法院推舉社會公正人士組成高中以下課程審議會,立法院為此正研商各黨團推舉事宜;教育部日前也開始進行學生代表的遴選程序。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後強調課綱沒必要十年一改,直說任內不會有118課綱,只會微調現有課綱,並納入AI。但108課綱衍生的遺毒持續在教學現場發作,如今啟動課審,「羞羞臉」的108課綱該如何「修修臉」,進場微整就能回春?
在少子化和退場條例的夾擊下,全國有約六成私中陷入退場危機。有私校校長表示,要讓有心辦學的私校續命,學雜費就要調漲,按編制聘足教師員額,是非常沉重的負擔,但教團質疑,如果學校連一半的合格師資都聘不足,如何確保辦學品質?教育部也回應了。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本周四將審查「人工生殖法」草案,民進黨立院黨團今(2)日上午舉行記者會,主張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要要分開處理,呼籲代理孕母另立專法,避免讓女性、小孩成為商品暴力的犧牲者。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上午還表示,預告的修法版本還在行政院性別平等會進行評估及修正,大方向不變,也將代理孕母制度納入相關規範,但下午卻對外表示,將把代理孕母部分脫鉤處理,政策大轉彎。...
大專院校延攬外籍師資逐年增加,呈現年輕化、職級低現象。一名私立科大印度籍副教授,升等教授未過,認為學校升等評分項目有利台灣教授,向教育部提訴願但被駁回。更傳出有些大學不敢「凹」外籍教師,造成內部不公,在升等路上,外師真的會被歧視?
一名國立大學工學院外籍助理教授未於7年內完成升等,校方以指導的碩士生五成以上未在2年內畢業、發表論文篇數遠低系上教師平均等理由不續聘,該師則反批校方要他簽「限年升等」、「專任轉專案」等疑似不合理文件,他更屢次因口音、文化不同而有「被歧視」之感。教育部對此案也提出了回應。
立法院於2022年三讀私校退場條例,私立大專校院若因辦學欠佳等因素退場停辦,學校解散清算後剩餘財產將歸公,強化校產公益性。 但近年多所私校退場停辦,清算後剩餘校地、校產均由地方政府、中央部會接手,鮮少回歸公立學校,不少校地更有兩至三個公家單位競逐。教育團體認為,私校校產「回歸教育」理所當然,但主管機關教育部的態度並不積極,有多項原因導致。
博士生的「冷門」正在逆轉!隨著尖端科技與半導體產業爆發,全球對高階人才展開激烈爭奪。「博士招生」在交大、清大迎來驚人增長,但這只是開始,企業以高薪和強大研發資源拉攏博士生,大學如何守住科研命脈?博士生又要如何在高教和企業競爭中找到最佳歸屬?都是考驗。
1966年11月20日,一支由海內外橋藝名家組成的「中華民國橋藝代表隊」,當日下午在聯合報5樓舉行授旗儀式,邀請時任教育部長閻振興主持,代表隊會參加在曼谷舉行的第十屆遠東橋藝錦標賽。新組成的中華民國橋藝代表隊,是集我國海內外橋藝名家組成的勁旅,享譽國際的橋藝名手黃光輝和沈君山均已兼程返國,使代表隊的實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