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牧東光電勾結四海幫「寶哥」、生活工場假交易 新北檢起訴17人

去年8月才登興櫃!這公司6高層同時請辭 股價下跌逾3%

曾犯性侵入獄…高雄翁這回涉分屍拋運河 學者:恐有病態人格

失智

8年內增加50%!解剖人腦發現大量塑膠微粒 相當於「一整支塑膠湯匙」

大腦是人體內受到最良好保護的器官,卻有驚人的大量微塑膠(microplastics)。根據一項3日刊登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的新研究,2024年初遺體解剖時收集到的認知功能...

倡議家

在人類大腦發現大量微塑膠 研究揭數量相當於一整隻塑膠湯匙

大腦是人體內受到最良好保護的器官,卻有驚人的大量微塑膠(microplastics)。根據一項3日刊登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的新研究,2024年初遺體解剖時收集到的認知功能...

元氣網

影/台中失智阿嬤想抄捷徑回家 鑽鐵絲網受困喊救命

台中一名年近八旬失智老婦日前晚上為抄捷徑回家鑽圍籬的鐵絲網,身上衣物和四肢被鐵網纏住,無法自行脫困,大雅警分局頭家派出所員警到場先安撫她情緒,再小心幫助解開她身上纏繞的鐵絲,老婦輕微擦傷,驚魂未定,...

社會

失智翻倍!研究解剖52人腦發現大量微塑膠 相當於「一整支塑膠湯匙」

大腦是人體內受到最良好保護的器官,卻有驚人的大量微塑膠(microplastics)。根據一項3日刊登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的新研究,2024年初遺體解剖時收集到的認知功能...

全球

74歲失智症婦騎車離家消失 警牢記特徵在紅燈前發現她

台中市家住霧峰的74歲曾姓婦人罹有失智症,大年初一下午4時許獨自騎機車前往大里區國光花市,近3小時未返家且未帶手機,家人擔心安危,報警請求協尋。警員林宸瑀受理報案後,因牢記家屬提供的特徵,就在他下班...

社會

八旬嬤迷途僅記得「什麼東街」警開Google街景一一指認

83歲宋姓阿嬤因有失智症狀,前天晚上出門散步,就忘記怎麼回家;台南市警第一分局東寧派出所警員關心協助,阿嬤僅記得住家是在「什麼東街」,員警打開Goole地圖,以分局轄內各種「X東街」的街景秀給阿嬤看...

社會

比利時5黨達聯合執政協議 選後8個月終有新政府

比利時終於不再創下新政府難產的世界紀錄。國會改選後歷經8個月,5個政黨達成聯合執政協議,將由荷語區民族主義政黨領導人德威弗擔任總理,推動加稅、減福利、收緊移民、重返核電等新政。多黨制且多語區制的比利...

全球

名家分享/動腦防失智 生活要趨吉避凶

想預防失智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引起的失智,要懂得「趨吉避凶」,「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最好的預防。每個人都有機會失智,應該及早預防,最晚應從中年開始累積「認知功能存款」。以阿茲海默症為例, 相關危險因子:...

生活

多運動防失智!最新研究揭「運動最佳時間」這年紀前都來得及

近期一項研究發現,保持身體活躍可以預防失智,即使是已經出現輕微的失智症狀,也有機會防止繼續惡化。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開始運動的最佳時間是50歲以前,因為在這之前運動能夠讓海馬迴萎縮程度降低。據《獨...

全球

8旬失智婦迷路...好心人載去派出所竟被怨繞路 警助返家

桃園市龜山區8旬獨居老婦大年初二深夜外出迷路,好心路人發現後載她至派出所求援,警方研判老婦患有失智症,忘記姓名和住家地址,循序漸進拼湊片段字句,終於問出老婦居住的社區,立即載她回社區詢問確認,而老婦...

社會

帶失智長輩拜年 宜避免過早告知

今天是大年初一,許多人會安排「走春」行程,到親友家中拜訪、相約出門踏青等,不過,專家提醒,家中如有失智症長輩要特別注意,年假期間出門,應備妥身體保暖物品、藥物和防走失措施;親友到家裡拜年,可適當和親...

生活

帶失智長輩拜年 宜避免過早告知

今天是大年初一,許多人會安排「走春」行程,到親友家中拜訪、相約出門踏青等,不過,專家提醒,家中如有失智症長輩要特別注意,年假期間出門,應備妥身體保暖物品、藥物和防走失措施;親友到家裡拜年,可適當和親...

元氣網

林葉亭父親曾是學霸、教授 專家:失智患者不癡也不呆

藝人林葉亭的父親走失多日,11天後被發現,已經是冰冷的遺體,令人不勝唏噓,林爸爸的離世再次提醒大眾關注長者走失問題。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表示,「失智症患者不癡也不呆」,他們看起來跟正常人沒有兩樣,一...

生活

專家籲訂失智症基本法 參照美日

根據衛福部去年發布「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到了民國一二○年,推估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將達四十七萬人,失智總人口數四十九萬人,表示六十五歲以下失智症患者將達兩萬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

生活

年輕型失智全台逾萬 診斷、照顧都難 恐全家陷困境

年輕型失智症面臨診斷不易、照顧難度高,很容易成為高風險家庭。專家指出,年輕患者體能較佳,比長者更難照顧,需要有人隨時跟在身邊。若缺乏照顧資源又無法得到安置,通常有九成案例由配偶照顧,造成配偶無法正常...

生活

未滿50歲失智 家屬嘆被長照漏接

年節氣氛濃,四十歲江明倫卻難有過節的心情,他的妻子被診斷為額顳葉型失智症,因不滿五十歲,尋求照顧資源,發現不是額滿就是費用超出負荷,他不禁想問:「誰能為年輕型失智症家庭帶來希望?」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

生活

年輕失智困境4/衛福部:領身障證明者 可使用長照2.0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無法使用長照2.0?住宿機構和團體家屋也不收?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說,年輕型失智者領有身障證明,可使用長照2.0;若沒有身障證明,極輕度或輕度者仍可至失智據點,極輕度或輕度合併行...

生活

年輕失智困境1/太太才43歲 長照和失智照護系統幫不了我

近日大家沉浸在年節氣氛裡,年僅四十的江明倫卻在臉書寫下自己被一腳踢進失智症家庭,又被長照和失智照顧系統漏接的過程。罹患失智症的不是長者,而是他年僅43歲的太太,江明倫和太太有一個女兒,美滿家庭卻在太...

生活

年輕失智困境2/患者活動力強、行為異常 易成社會問題

土城醫院神經內科科主任徐榮隆表示,根據荷蘭研究,額顳葉型失智症從症狀發生到確診,至少三到四年以上,因為臨床表現多元,診斷時會先以比較明顯的行為和精神症狀做判讀,所以常被誤以為是精神疾病,此外,因為失...

生活

年輕失智困境3/徐文俊:台灣應有失智症基本法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失智症確診評估長,因為心智評估、核磁共振等檢查需要等待三到六個月,若處於非常輕度時期可能需要做神經心理衡鑑,目前也須排隊等候,更何況年輕型失智症本來就不容易判定。此外...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