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人設崩壞!網紅牙醫史書華劈腿名媛還休妻 鹹濕對話曝光

難平復傷痛!小S告假「小姐不熙娣」 找她救火代班主持

高雄分屍案…當地人曝凶嫌與被害人是舊識 犯案後還冷血探口風

國家企業環保獎 國泰世華五度獲殊榮

國泰世華銀行全行上下一心,落實永續行動,獲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肯定,國泰世華銀行副總莊秀珠(右二)代表領獎並與團隊合影。
國泰世華銀/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全行上下一心,落實永續行動,獲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肯定,國泰世華銀行副總莊秀珠(右二)代表領獎並與團隊合影。 國泰世華銀/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長年深耕環境永續行動,致力於自身營運減碳,亦發揮金融核心職能,以全方位的永續金融商品和服務支持客戶淨零轉型,6日獲環境部頒發「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銀級獎,為國泰世華第五度獲得國家企業環保獎肯定,國泰世華總經理李偉正亦與其他得獎企業前往總統府,獲副總統蕭美琴特別接見。

為邁向永續,國泰世華承諾2030年全台據點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2050年實現全球據點淨零碳排,國泰世華表示,「很榮幸本次能獲得銀獎的榮譽,本行不僅由『綠色能源、綠色營運、綠色不動產』三大面向,落實『零碳營運轉型計畫』,同時亦透過各項商品、外部單位的合作,攜手客戶與公、私單位共同推動減碳,發展『低碳經濟』以金融核心職能發揮企業影響力。」

國泰世華打造能源管理系統、無紙化、節電競賽、低碳建築型態等多元措施,並將碳排相關成本納入內部零碳轉型的管理措施中。舉例,國泰世華於今年初先行公告「內部碳費」機制,並將行內各單位的排碳資訊呈現在內部的節電戰報中,預計於2025年正式開始對內部單位收取碳費;而在辦公建築上,國泰世華亦打造低碳建築型態,經多管齊下,2023年國泰世華在全台據點減碳近10%。

不僅透過各式措施節能,國泰世華更引進再生能源,自2022年9月起總行大樓已100%使用再生能源,領先業界達成總部RE100目標;2023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17.8%,較前一年度成長近九成,預計2025年將達到RE50目標;同時2024年底太陽能分行全台將達14處,總裝置容量可達500KW。

在金融服務上,國泰世華提供如永續薪轉、綠色授信、永續連結貸款、永續供應鏈融資,及承銷永續債等服務,並積極與CDP、金屬工業中心等單位合作,發揮金融業影響力。在認證上,「個人無擔保貸款服務、個人房屋貸款服務、ATM零錢存款繳費服務及信用卡線上申辦服務」共四項已完成ISO14067碳足跡查證,其中三項取得環境部核發之碳標籤,二項獲減碳標籤認證。未來國泰世華將持續投入環境永續領域,攜手員工和關係人,為打造更友善、更宜居的環境而努力。

再生能源 永續 碳建築

延伸閱讀

國家公園建築導入再生能源 實踐2050淨零排放目標

新北舉辦大專院校減碳商品示範賽 徵件開跑

2050淨零排放 國家公園建築導入再生能源

波蘭氣候目標草案 拚2030年再生能源占發電結構56%

相關新聞

大S病逝日本!專家提醒旅平險別買錯 「法定傳染病」僅4家有賠

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由於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有保險業者提醒在海外遇到疾病或意外,「有沒有買對保險」很重要。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目前旅平險有提供包含法定傳染病選擇的,僅有美商安達、台灣產物保險,旺旺友聯、南山人壽這4個選擇。

大S赴日旅遊因病過世 專家說海外遇此事「有沒有買對保險」超重要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過世,享年48歲,震驚國內。春節期間向來是國人海外旅遊旺季,台灣保...

勞工3月大分紅!新制勞退基金2024年大賺6,989億 平均每人分紅5.5萬元

勞工2025年3月分紅可期。因受惠於AI浪潮,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楊金龍看川普挑戰是「不確定性」 Fed降息步調恐生變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後,美國聯準會(Fed)還是如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主席鮑爾也表態Fed主席位子會做到...

獨/刑事警察局邀金融業開會 全面瞄準撤除社群平台非實名制廣告

知情人士透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日上午大陣仗找全體金控業者以及包括銀行、證券、保險、金融總會等泛金融業同業公會,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