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衛士
成立時間 | 1913年 |
---|---|
類型 | 社會錫安主義 猶太青年運動 |
服務地區 | 國際 |
會員 | 青少年 |
隸屬 | IFM – SEI |
秘書長 (希伯來語 Mazkir Klali) | Oren Zukiercorn |
標語 | חזק ואמץ Chazak Ve'ematz! ((應當)強壯和勇敢!) |
目標 | 教育 |
網站 | www |
青年衛士[1](希伯來語:הַשׁוֹמֵר הַצָעִיר ,IPA:[haʃoˈmeʁ hatsaˈʔiʁ])是一個世俗派社會錫安主義猶太青年運動,1913年在奧匈帝國加利西亞成立。在1948年前的巴勒斯坦託管地,其政黨是伊舒夫政黨巴勒斯坦青年衛士工人黨。
青年衛士和以色列的工作學習青年聯盟是International Falcon Movement – Socialist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的成員。
成立早期
[編輯]青年衛士由兩個團體合併而成, 衛士(Hashomer)是一個錫安主義童軍團體, 錫安青年(Ze'irei Zion)是一個研習錫安主義、社會主義和猶太歷史的意識形態學術圈子。青年衛士是現存最古老的錫安主義青年運動。青年衛士的思想最初受馬克思主義-錫安主義者伯爾·伯羅霍夫、 古斯塔夫·維內肯以及羅伯特·貝登堡和德國漂鳥運動所影響。青年衛士相信猶太青年可以通過達成阿利亞運動,移民到巴勒斯坦並住在基布茲裏來獲得自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該運動作為童軍運動傳播到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
透過心理學家齊格弗里德·伯恩菲爾德和哲學家馬丁·布伯,青年衛士的思想亦受心理分析學影響。 奧托·芬尼希爾支持青年衛士將馬克思主義與心理分析學相融合。青年衛士教育者試圖為孩子塑造從出生到成熟的形象,部份成員認知提出集體教育的蘇聯教育家安東·馬卡連科的研究。 [2]
青年衛士的成員早在 1919 年就定居在巴勒斯坦託管地。 1927 年,由青年衛士創立的四個基布茲聯合起來組成了全國基布茲總會。青年衛士的同名政黨主張在巴勒斯坦託管地上建立一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共存且享有平等權利的單一國家。這說明為什麼當一小撮錫安主義領導人於 1942 年 5 月在紐約比特摩爾酒店會面時,青年衛士的代表投票反對所謂的比特摩爾計劃。
1936 年,以基布茲為基礎的青年衛士政黨成立了一個城市政黨,即巴勒斯坦社會主義聯盟,代表着與青年衛士基布茲居民和伊舒夫的各個青年運動組織有相同政治理念的非基布茲居民。社會主義聯盟是伊舒夫內唯一一個錫安主義政黨平等地接納阿拉伯成員、支持阿拉伯人的權利,並呼籲建立單一的巴勒斯坦國。在 1930 年代,青年衛士(與以色列地工人黨一起)隸屬於中間派馬克思主義「第三半國際」,即國際革命馬克思主義中心(又稱為「倫敦局」),而不是更主流的社會主義工人國際或列寧主義第三國際。
運動發展與大屠殺
[編輯]至 1939 年,青年衛士在全球擁有 70,000 名成員,大部份成員來自東歐。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大屠殺的到來,青年衛士的成員將注意力集中在抵抗納粹上。 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是青年衛士華沙分會的領導人,同時成為猶太戰鬥組織的負責人,華沙猶太區起義的發起人之一。青年衛士其他成員在匈牙利、立陶宛和斯洛伐克參與了猶太人的抵抗和救援活動。羅馬尼亞青年衛士的領導人因反法西斯活動被捕並遭到處決。
在反面,青年衛士於波蘭羅茲的前領導人亞伯拉罕·甘茨瓦伊什[3]於 1940 年 12 月成立了猶太納粹通敵網絡13號小組(亦被稱為猶太蓋世太保), [4]活躍於華沙猶太區。他同時是蓋世太保資助、臭名昭著的猶太組織火炬隊的領導人,該組織成立於 1943 年 2 月[5]。
戰後,青年衛士參與組織猶太難民非法移民到巴勒斯坦的計劃。其成員亦加入了哈加拿軍事運動以及參與帕爾瑪赫的領導。
近期發展
[編輯]青年衛士運動繼續以色列作為基地,並在世界各地發展。在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以及澳大利亞,青年衛士為年輕人組織活動和宿營。活動仍然是以意識形態為主,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需要變得更切合現代社區的需求,與創立青年衛士時的背景大不相同。
現時,青年衛士在全球(不包括以色列)有 7,000 多名成員,每周在德國、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智利、法國、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瑞士、荷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白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和波蘭組織青年活動和宿營。
著名的青年衛士成員包括Evelyn Torton Beck、阿里克·愛因斯坦、丹·謝赫特曼、托尼·克里夫、Ehud Gazit、厄內斯特·曼德爾、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亞伯拉罕·里昂、Martin Monath 、本尼·莫里斯、埃莉恩·卡普、利奧波德·特雷伯、Amnon Linn、Haviva Reik、Abba Hushi、阿伯·赫希、山姆·史匹格、Irv Weinstein、Manès Sperber、里昂·羅塞爾森、Juliana Rozestan、José Gurvich、Joel Westheimer、囚犯X(本·齊吉爾)、[6] Milo Adler Gilles、Gila Martow,甚至之前分別加入了以色列地工人黨和右翼貝塔爾運動的艾瑟·哈瑞爾和梅納赫姆·貝京 ,以及Kerem B'Yavneh拉比 Avraham Rivlin 。 諾姆·喬姆斯基曾與青年衛士合作,但他從未成為正式成員。
隨着聯合基布茲運動和全國基布茲總會合併,青年衛士與聯合基布茲的青年運動自由建設者的合作越趨緊密,作為青年運動曾經的競爭對手,他們甚至在紐約共用一個辦公室。然而,不同的宗教觀點可能是他們仍未合併的障礙,自由建設者更認同猶太文化,而青年衛士有些時期非常世俗化和反宗教——視自己為猶太教世俗化潮流的領導者。
-
青年衛士 100 周年的標誌,2013年
-
青年衛士的襯衫
-
青年衛士在反對以色列房價的示威活動中,2011 年
阿根廷
[編輯]阿根廷青年衛士曾經是阿根廷猶太社區內的一個大型組織,唯所有錫安主義青年運動在過去幾十年都遇到衰敗。阿根廷歷史上的數個軍事獨裁政權直接或間接導致幾個青年組織倒閉。現時,青年衛士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阿爾馬格羅附近的Tzavta 社區中心營運,是該市 9 個錫安主義青年運動之一。阿根廷青年衛士有大約 120 名成員,除了每年兩次宿營活動之外,還定期舉辦周六活動和世俗的歡迎安息日服務。
澳大利亞
[編輯]從自由建設者脫離的澳大利亞青年衛士成立於 1953 年,位於墨爾本 。 1960 年代,曾於悉尼成立短暫的分會,因成員人數不足而關閉。許多澳大利亞青年衛士原來的領導人定居在基布茲尼里姆 。澳大利亞青年衛士的總部位於墨爾本聖基爾達東郊區,又稱為阿涅萊維奇之家。澳大利亞青年衛士每周舉行一次聚會,並在夏季和冬季在澳大利亞鄉村舉辦兩年一次的宿營活動。澳大利亞青年衛士是澳大利亞錫安主義青年委員會(AZYC) 的成員。
目前,墨爾本青年衛士運動約有70名成員。
澳大利亞青年衛士堅信青年成員應該活躍於社區中,儘可能地協助他人。成員經常參加集會,在國內外積極追求社會正義,並為弱勢兒童工作。
與世界上的大多數青年組織一樣,澳大利亞青年衛士每年都會派遣剛完成學業的青年成員到以色列參加為期 10 個月的一年計劃。 澳大利亞青年衛士是國際青年衛士運動的活躍成員,並定期與其他青年組織以及其他運動進行互動。
奧地利
[編輯]奧地利青年衛士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在奧匈帝國加利西亞地區建立的原始青年衛士。 奧地利青年衛士是 1914 年童軍組織Österreichischer Pfadfinderbund最早加入的成員之一。奧地利青年衛士位於維也納 Desider-Friedmannplatz 1b, 1010 。奧地利青年衛士有大約一百名成員,每周聚會。 奧地利青年衛士一般有四個活躍的小組和一位小組領袖 。 分會每年在冬季和夏季舉行兩次宿營活動和數次考察團。每隔一年,最資深的小組領袖 和小組會去以色列集宿,參加童軍研討會。
比利時
[編輯]比利時青年衛士於 1920 年成立。每個星期六 250 名成員一同參加民間舞蹈、互動嬉戲活動和安息日慶祝活動。全年總共組織四次宿營活動。十一月、冬季和復活節宿營活動通常在荷蘭舉行,夏令營則在法國舉行。 比利時青年衛士的使徒是 Tal Eitan。直到,列日分會因規模太小已於 2006 年關閉。比利時青年衛士是 Brith 的一部分,該組織由比利時的五個錫安主義青年團體組成:青年衛士、 錫安主義青年 、自由建設者、阿基瓦之子和世俗猶太青年。
巴西
[編輯]在巴西,青年衛士運動非正式地稱為「Shomer」,全國成員人數為約300人,有五個分支:里約熱內盧 (2)、聖保羅、弗洛里亞諾波利斯和巴西利亞。活動通常包括每周聚會以及每年的兩次宿營活動。規模較大的里約分會是當地猶太社區的左翼錫安主義機構之一,在中東和平進程等主題中發揮着領導作用,亦舉辦針對巴西社會問題,例如社會和環境問題的教育活動。
保加利亞
[編輯]在保加利亞,青年衛士已經活躍 20 多年,有兩個分會——索非亞和普羅夫迪夫。 保加利亞青年衛士在二戰後成立,在保加利亞共產政權掌權後關閉。保加利亞青年衛士於 1992 年重新成立,此後一直活躍。目前,會員年齡在 11-20 歲之間。 青年成員的聚會在周四下午和周六早上舉行。此外,每年都會組織兩次宿營活動 - 一次在冬季,一次是夏季的偵察營。
美國和加拿大
[編輯]在美國和加拿大,夏令營持續整個暑假。美國紐約州自由市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珀斯市兩個夏令營都被稱為Camp Shomria或「Mosh」。此外,青年衛士全年在北美大陸的不同城市組織活動,議題包括促進以巴和平進程、社會錫安主義、自我實現、社會正義( 修補世界 )以及從西岸和加沙撤軍。
通過研討會、宿營活動(冬季/夏季)、全球計劃和每周青年領袖的活動,青年衛士旨在通過社會主義、平等以及改善以色列和世界來創造一個公正的國際社會。
目前在多倫多、新澤西州北部( 特納夫萊 )、新澤西州中部( 東不倫瑞克 )、紐約市、華盛頓特區和費城有青年衛士分會。紐約州威徹斯特和奧爾巴尼的分支正在重組當中。
青年衛士與自由建設者和其他左翼錫安主義團體合作,組成了進步錫安主義联盟校園網絡。
2011 年 10 月,青年衛士參與佔領多倫多,並在示威現場建造了一個蘇克棚。 [7]
智利
[編輯]智利青年衛士成立於 60 多年前,一直以社會正義、友愛、猶太教和對以色列的愛等價值觀教育年輕的智利猶太人。目前,每周六有 50-100 名 9-22 歲的會員在位於聖地亞哥的總部聚會。這些自發組織的年輕夥伴大多數不屬於任何猶太群體或實體,因非參與了青年衛士運動,他們大多數與猶太人沒有任何關系。
法國
[編輯]法國青年衛士1933年由來自波蘭和突尼斯的猶太人成立於巴黎貝爾維爾。法國分會現時在巴黎和里昂的兩個分支,有大約 500 名成員。 青年成員和領袖每周都會分組聚會,並在 11 月(或10 月下旬)、12 月底左右,以及 7 月的 3 周參與宿營活動。
德國
[編輯]1938 年前,青年衛士在德國的幾個城市都很活躍。 [8]青年衛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大屠殺期間被禁,終於在 2012 年重新成立,在法律上是一個在註冊的性協會非營利組織,總部位於柏林。
德國青年衛士在柏林為 6-18 歲的兒童組織每兩周一次的活動,以及一年一度的夏令營。 [9] 2021 年,德國青年衛士舉辦一系列活動慶祝歷史記載猶太人在德國和歐洲生活 1700 年。
匈牙利
[編輯]匈牙利青年衛士於 1989 年在布達佩斯重新成立,是匈牙利共產政權垮台後第一個重組的猶太青年運動,目前是匈牙利最大型的錫安主義青年運動之一,在布達佩斯擁有約 50 名成員。匈牙利青年衛士每年組織兩次宿營活動,還為猶太青少年提供各種計劃:服務匈牙利大屠殺倖存者的慈善活動、清理農村的猶太人墓地等。
以色列
[編輯]青年衛士在以色列各地約有 80 個分支。以色列議會2010 年的一份報告指,以色列青年衛士約有 7,000 名正式成員,是以色列第五大青年運動。 [10]青年衛士的為 9-18 歲的青年安排定期活動、進行組織價值觀和社會行為的教育。
每年,每個分會的15-18 歲領袖會聚首舉行一次會議,討論與以色列社會、各分會和與整個運動相關的年度議題。過去的議題包括錫安主義與和平、性別平等、社會主義、青年衛士中的猶太教等等。
1948年阿以戰爭後, 青年衛士工人黨與其他左翼政黨合併成立統一工人黨 ,成為青年運動和全國基布茲總會的政黨。在以色列,青年衛士傳統上與統一工人黨和後來的梅雷茲黨相關聯,但並沒有正式結盟。在最近全國基布茲總會與工黨的聯合基布茲運動合併之後,青年衛士官方宣佈不與任何一派結盟,儘管傳統上它與梅雷茲黨的形態很接近。
意大利
[編輯]意大利青年衛士有四個分支——羅馬、米蘭、佛羅倫薩和都靈,約有 400 名成員。當地成員每年組織兩次宿營活動。
墨西哥
[編輯]墨西哥青年衛士成立於 1940 年。自 1983 年,以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命名其位於墨西哥城西部波朗科區的總部。
墨西哥青年衛士由Avner Aliphas創立,他是墨西哥意第緒語學校的希伯來語教授,於 1942 年創立「文化運動」猶太人日校。 Aliphas 於 1911 年生於波蘭的科爾諾,並於 1936 年移民到以色列地,加入基布茲內革巴,於 1938 年協助建立基布茲哈尼塔。 1939 年,他在母親去世後回到科爾諾,並幸運地在納粹入侵波蘭前到巴黎參加錫安主義者大會。當戰爭爆發後他無法返回以色列並前往墨西哥,在那裏積極參與錫安主義運動。
1940 年,Aliphas 在墨西哥錫安主義組織的支持下創立墨西哥青年衛士,從而為在家接受過錫安主義教育的年輕人提供多一個選擇。墨西哥青年衛士是該國第一個猶太青年運動;它的第一個總部位於市中心的塔古巴15。
在其後數十年裏,墨西哥青年衛士是猶太社區世俗社會化的聚會地。時至今日,墨西哥青年衛士由大約 50 名成員組成,他們經常以團體身份參加文化、教育和體育活動。
烏拉圭
[編輯]青年衛士早於 1946 年已在烏拉圭運作。早期有兩個不同的分支。現時唯一的分會以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命名,位於首都蒙得維的亞普斯圖斯,有一個小童小組(6 到 7 歲和 8 到 10 歲)和少年小組(11 到 13 歲)。
荷蘭
[編輯]青年衛士從 1950 年代開始活躍於荷蘭。直到 1970 年代,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分會成立。自 2000 年左右,馬斯特里赫特的分會一直活躍,該分會有一個小童小組(5 到 8 歲)和少年小組(9 到 12 歲)。自 2011 年以來,馬斯特里赫特分會一直是國際青年衛士運動的一部分。
瑞士
[編輯]在瑞士,蘇黎世的伊扎克·拉賓分會由大約 100 名成員組成,在安息日下午和兩至三個宿營活動時(每年秋季和冬季,夏季每兩年一次)聚會,領袖每半年前往以色列或波蘭考察,亦為逾越節、光明節和紀念伊扎克·拉賓舉辦特別活動。蘇黎世分會成立於 1935 年,並於 1938 年加入國際青年衛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有五個主要的分會(蘇黎世、巴塞爾、伯爾尼、比爾、日內瓦),在一些小城市和難民中心亦有舉行一些活動。截至2009年[update],瑞士青年衛士是瑞士最大型的猶太青年運動。
委內瑞拉
[編輯]委內瑞拉青年衛士由來自古巴的移民女孩 Tamar Campo於 1954 年在加拉加斯成立,她於 1954 年 9 月在猶太新年的慶祝活動期間開始為委內瑞拉的年輕猶太人開展教育活動。分會名字拿順,是聖經裏猶大支派的王子,帶領猶太人離開埃及,穿過由摩西開闢的水域。
拿順分會服務委內瑞拉猶太社區的年輕人,每周六在希伯來會的活動為教授錫安主義、社會主義和人道猶太主義,從非正規教育教授平等、社會正義和兄弟情誼等價值觀。
生命運動
[編輯]在世界各地,青年衛士成員在運動停止的地方發起了一場生命運動。以色列人和非以色列人在以色列組織了小組,其他小組則在成員原籍國(如加拿大、美國、瑞士和匈牙利)成立。
加拿大和美國
[編輯]美國和加拿大的生活運動已經在三個城市創建公社,一個在紐約,兩個在多倫多,成員們正在他們的家鄉社會中試驗以色列的社區模式。此外,每年都會為運動領袖進行一次名新的以色列冬季考察。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 Also transliterated Hashomer Hatsair or HaShomer HaTzair.
- ^ Rolnik, Eran J. Freud in Zion. London: Karnak. 2012: 160–164 [2007 in Hebrew]. ISBN 978-1-78049-053-3.
- ^ W. D. Rubinstein, The Left, the Right, and the Jews, Universe Books, 1982, ISBN 0-87663-400-5, Google Print, p. 13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Israel Gutman, The Jews of Warsaw, 1939-1943: Ghetto, Underground, Revol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0-253-20511-5, Google Print, p. 9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Tadeusz Piotrowski, Poland's Holocaust: Ethnic Strife, Collaboration with Occupying Forces and Genocide in the Second Republic, 1918–1947, McFarland 1998, ISBN 0-7864-0371-3, Google Print, p. 66.
- ^ In Australia, Jewish community reacts with shock and grief. [202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2).
- ^ Shupac, Jodie. Occupy Toronto gets into the Sukkot spirit. The Grid. November 5, 2011 [November 3,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5, 2011).
- ^ לאחר 73 שנה, השומר הצעיר שב לברלין. Haaretz הארץ. [2020-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8) (希伯來語).
- ^ Hashomer Hatzair Sommermachane 05.-11.07. – Hashomer Hatzair Deutschland. [202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8).
- ^ https://fs.knesset.gov.il/globaldocs/MMM/1abf8d55-f7f7-e411-80c8-00155d010977/2_1abf8d55-f7f7-e411-80c8-00155d010977_11_7041.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Youth Movements in Israel",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