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方音符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语方音符号
以台语方音符号书写的“百科全书”
类型汉字旁注标记
创造者朱兆祥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
使用时期
1946年至今
语言台湾台语台湾客家语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汉字
姊妹体系粤语注音符号苗语注音符号
闽东话注音符号台湾语假名
ISO 15924
ISO 15924Bopo (285), ​Bopomofo
Unicode
别名Bopomofo
范围U+3100–U+312F
U+31A0–U+31BF
 本条目包含国际音标 (IPA) 符号。 有关 IPA 符号的介绍指南,请参阅 Help:IPA[ ]/ / 及 ⟨ ⟩ 之间的区别,参阅IPA§方括号与转录定界符
台湾方音符号
汉字 方音符號
白话字 Hong-im Hû-hō
台语罗马字Hong-im Hû-hō
闽南拼音Hōngyīm Húhô
方音符号ㄏㆲ ㄧㆬㄏㄨㄏㄜ˫
汉语拼读系统
台语方音符号的纵横书写范例,由上而下为: 台罗拼音台语汉字台语方音符号(下方小点标注本调符号)
台语方音符号的直书范例(左下方小点表示发音保持本调)

方音符号ㄏㆲ ㄧㆬㄏㄨㄏㄜ˫白话字台湾台语罗马字拼音方案Hong-im Hû-hō客语白话字Fông-yîm Fù-ho、Taiwanese Phonetic Symbols(TPS)),中华民国教育部官方称谓为“方音符号系统”,民间又称为台语注音符号,是一套用来标注台湾台语台湾客家语标音符号。主要以注音符号为基础,并增加一些国语中所没有的发音符号,且有发音唯一的特性。

历史

[编辑]

方音符号系统,于1946年由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方言组的闽南人朱兆祥教授设计[1],期间由于政府呼吁全台军公教学习台语[来源请求],曾于台湾广播电台拥有一段时间的教学节目,也于国语日报连载,以厦门音为标准,后出版,日后由于推行国语运动而式微,而朱教授则远走新加坡[2][3]

台湾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吴守礼所著的《国台对照活用辞典》及乡土文学作家杨青矗所著的《台华双语辞典》采用此符号。199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告使用。[4]2006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官方转向推行罗马拼音[5],推出官方辞典《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6],并成为教育界的主流;而方音则因少人用少有字型支援[7],有注音体系在中文电脑输入标准设计上的共同缺憾,因字元编码没有加入子音母音上下排列的形式,而无法展现其阅读优势。使用率尚因历史因素文献短少而相对罗马字低,但近年来已逐渐增加,如网路台语字典《萌典》即有提供方音符号标音。

在方音符号设计前,国民政府基于汉语族下各种汉语的注音需求,已有由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1932年四月出版的《注音符号总表》。这表由语言学家赵元任担任主编,赵元任并以注音符号为基础修改,增加40个符号,称作“闰音符号”,用来为各种汉语注音。但多数方音符号都另行设计,只有少部分方音符号与闰音符号相同,例如“”这三个浊音化声母。方音符母的韵母设计,基本上都跟闰音符号相异。

2009年11月,连江县政府教育部指导下颁布闽东话注音符号。台湾方音符号的字型在电脑输入方面、除了现有的各式闽南语输入法外,目前亦有专门个人行动装置手机输入法软件即“台语齿布”;再以支持台湾方音符号的电脑输入法发展。[8]

符号表

[编辑]

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台湾话通行腔中,共使用49个符号,其中26个来自国语注音符号,另外创造23个新符号以标示台湾语言。

声母 (21)
[p] [b] [pʰ] [m] [t] [tʰ] [n] [l] [k] [g] [kʰ] [ŋ] [h] [t͡ɕ] [d͡ʑ] [t͡ɕʰ] [ɕ] [t͡s] [d͡z] [t͡sʰ] [s]
韵母 (24)
[a] [ã] [ɔ] [ɔ̃] [o] [e] [ẽ] [ai] [ãĩ] [au] [ãũ] [am] [ɔm] [m̩] [an] [n] [aŋ] [ɔŋ] [əŋ] [ŋ̍] [i] [ĩ] [u] [ũ]
  • 以蓝色标示者为国语不使用的符号,以红字标示者为与国语音位不同的符号。
  • 台湾话有四种入声韵尾,以小写的“ㄅ [p̚ ]、ㄉ [t̚ ]、ㄍ [k̚ ]、ㄏ [ʔ]”标注。
  • 在部分台湾话方言中会使用“ㄬ[ɲ]、ㄜ [ə]、ㄝ [ɛ]、ㆨ [ɨ]”等符号做标音。

方音符号系统

[编辑]

符号字源及发音

[编辑]

声母

[编辑]
注音 图档 国际
音标
白话字 台罗
拼音
说明 例字
p p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边(ㄅㆪ pinn)、布(ㄅㆦ˪ pòo)
ph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皮(ㄆㄨㆤˊ phuê)、配(ㄆㄨㆤ˪ phuè)
m m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棉(ㄇㄧˊ mî)、面(ㄇㄧ˫ mī)
b[a] b 浊音化的ㄅ 文(ㆠㄨㄣˊ bûn)、木(ㆠㄚㄍ̇ ba̍k)
t t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大(ㄉㄨㄚ˫ tuā)、肚(ㄉㆦ˫ tōo)
th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透(ㄊㄠ˪ thàu)、天(ㄊㆪ thinn)
n n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年(ㄋㄧˊ nî)、娘(ㄋㄧㄚˊ niâ)
l[b] l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来(ㄌㄞˊ lâi)、礼(ㄌㆤˋ lé)
t͡s ch ts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船(ㄗㄨㄣˊ tsûn)、早(ㄗㄚˋ tsá)
t͡ɕ chi tsi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钱(ㄐㆪˊ tsînn)、前(ㄐㄧㄥˊ tsîng)
t͡sʰ chh tsh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醋(ㄘㆦ˪ tshòo)、草(ㄘㄠˋ tsháu)
t͡ɕʰ chhi tshi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千(ㄑㄧㄥ tshing)、七(ㄑㄧ tshit)
s s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苏(ㄙㆦ soo)、洗(ㄙㆤˋ sé)
ɕ si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消(ㄒㄧㄠ siau)、先(ㄒㄧㄥ sing)
d͡z / z[c] j 浊音化的ㄗ或浊音化的ㄙ 热(ㆡㄨㄚㄏ̇ jua̍h)、软(ㆡㄨㄢˋ juán,读音[d]
d͡ʑ / ʑ[c] ji 浊音化的ㄐ或浊音化的ㄒ 日(ㆢㄧㄉ̇ ji̍t)、二 (ㆢㄧ˫ jī)
k k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歌(ㄍㄨㄚ kua)、光(ㄍㆭ kng)
kh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苦(ㄎㆦˋ khóo)、考(ㄎㄜˋ khó)
ŋ ng 曾经为老国音使用的注音符号 吴(ㄫㆦˊ ngôo)、硬(ㄫㆤ˫ ngē)
g[e] g 浊音化的ㄍ 义(ㆣㄧ˫ gī)、鹅(ㆣㄜˊ gô)
h h 不同于华语注音符号之音位[x] 喜(ㄏㄧˋ hí)、花(ㄏㄨㆤ hue)

介母及韵母

[编辑]
  • 暗色背景表示用于特别腔口音,优势腔不用。
注音 图档 国际
音标
白话字 台罗
拼音
说明 范例
a a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ㄧㄚ”有不同的语音实现,除了老派读法[iat̚],也有些人读为[iɛt̚]或省略介音ㄧ读为[ɛt̚]。[12] 阿(ㄚ a)、设(ㄒㄧㄚ siat)
e e 台湾话特有的母音,相当于华语“ㄟ”//的前半段,即发音为较闭口的ㄝ。 哑(ㆤˋ é)、矮(ㆤˋ é)
i i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作为声母时,华语发为硬颚近音[j],台湾话则发为[ʔi]。
“ㄧ”有不同的语音实现,包括[iɪk̚]、[iək̚] 等。
椅(ㄧˋ í)、色(ㄒㄧ sik)
ɔ oo 台湾话特有的母音,发音为张较大嘴的ㄛ。
写法类似国语注音符号的ㄛ,但第二笔写法是缺右上角的菱型。[13]
苦(ㄎㆦˋ khóo)、福(ㄏㆦ hok)
o o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由于第一优势腔(分布于南部)将/o/发为[ə](即台罗[or]),
后来逐渐改用ㄜ表示[ə],而ㄛ专门用于表示发为[o]的腔调
但教育部的方音符号公告,[o]跟[or]都标为ㄛ,ㄜ只用于泉腔闰音
好(ㄏㄛˋ hó)、宝(ㄅㄛˋ pó)
u o[f] / u u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作为声母时,华语发为浊圆唇软颚近音[w],台湾话则发为[ʔu]。 武(ㆠㄨˋ bú)、熨(ㄨ ut)
ɛ ee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部分偏漳腔的腔调其漳州特有[ɛ]并未并入/e/,用ㄝ表示
家(ㄍㄝ kee,内埔腔)、锡(ㄙㄝ sek,内埔腔)
ə er 与华语注音符号音位不同,华语发音为[ɤ]
部分偏泉腔的腔调其泉州特有闰音[ə]并未并入/e/,用ㄜ表示。[1]
火(ㄏㄜˋ hér,海口腔)、鸡(ㄍㄜㆤ kere,海口腔)
o o / or 与华语注音符号音位不同,华语发音为[ɤ]
第一优势腔(分布于南部)将/o/发为[ə](为区分时写作 or ),后来逐渐改以ㄜ来表示
但教育部的方音符号公告,[o]跟[or]都标为ㄛ,ㄜ只用于泉腔闰音
好(ㄏㄜˋ hó)、宝(ㄅㄜˋ pó)
ɨ ir 部分偏泉腔的腔调其泉州特有[ɨ]并未并入/i/或/u/,用ㆨ表示 猪(ㄉㆨ tir,海口腔)、银(ㆣㆨㄣˊ gîrn,海口腔)
ai ai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爱(ㄞ˪ ài)、乖(ㄍㄨㄞ kuai)
au au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欧(ㄠ au)、跳(ㄊㄧㄠ˪ thiàu)
ã aⁿ ann 鼻音化的ㄚ 衫(ㄙㆩ sann)、山(ㄙㄨㆩ suann)[g]
eⁿ enn 鼻音化的ㆤ 婴(ㆥ enn)、病(ㄅㆥ˫ pēnn)
ĩ iⁿ inn 鼻音化的ㄧ 天(ㄊㆪ thinn)、院(ㆪ˫ īnn)
ɔ̃ oⁿ onn 鼻音化的ㆦ。 好(ㄏㆧ˪ hònn,读音)、否(ㄏㆧˋ hónn)[h]
ũ uⁿ unn 鼻音化的ㄨ。只用在结合韵母ㄧㆫ /ĩũ/ 鸯(ㄧㆫ iunn)、张(ㄉㄧㆫ tiunn)
m 韵化的ㄇ,可作为鼻音韵尾或韵化辅音 姆(ㆬˋ ḿ)、音(ㄧㆬ im)
ŋ̍ ng 韵化的ㄫ,可作为鼻音韵尾或韵化辅音 黄(ㆭˊ n̂g)、秧(ㆭ ng)
ãĩ aiⁿ ainn 鼻音化的ㄞ 闲(ㆮˊ âinn,同安腔)[i]、歹(ㄆㆮˋ pháinn)
ãũ auⁿ aunn 鼻音化的ㄠ,罕用 喓(ㄧㆯ iaunn)[j]
am am ㄚ与ㆬ的结合 暗(ㆰ˪ àm)、甘(ㄍㆰ kam)
an an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ㄧㄢ”有不同的语音实现,除了老派读法[ian],也有些人读为[iɛn]或省略介音ㄧ读为[ɛn][12] 限(ㄢ˫ ān)、烟(ㄧㄢ ian)
ang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 港(ㄍㄤˋ káng)、项(ㄏㄤ˫ hāng)
ɔm om ㆦ与ㆬ的结合,罕用 参(ㄙㆱ som,内埔腔)、掩(ㆱ om)
ɔŋ ong 台湾话特有的韵母。类似于华语注音符号中有接声母的结合韵母-ㄨㄥ /-ʊŋ/,但较张口 王(ㆲˊ ông)、勇(ㄧㆲˋ ióng)
n -n 与华语注音符号相同,只用在结合韵母ㄧㄣ、ㄨㄣ及ㆨㄣ 因(ㄧㄣ in)、温(ㄨㄣ un)、恩(ㆨㄣ irn,海口腔)
əŋ -ng 只用在结合韵母ㄧㄥ [iəŋ],注意其与华语发音[iŋ]不同 永(ㄧㄥˋ íng)、兵(ㄅㄧㄥ ping)

组合韵母

[编辑]
界音 舒声韵 入声韵
以单一符号表示



















(ㆪ)











































(ㆫ)
(ㄜ)









































  • 入声韵尾应为“ㆴ()、ㆵ()、ㆻ()、ㆷ()”。旧版Unicode因人为错误,本应收录“”却收录成“ㆶ()”,这并非正确写法。Unicode在13.0版本已补上“ㆻ()”供大众使用。

声调

[编辑]

声调系统标示采用台湾话优势腔与国语注音符号调值相近者,台湾话优势腔阴上声使用国语去声的调号,另外新增阴去(˪)及阳去(˫)两符号。因台湾话优势腔中的阳上声已经并入阳去声,故方音符号没有设计对应符号。台湾话优势腔阳入的本调,至今仍有大差异,大致上,中北部除泉州腔外,读作中促调者为绝大多数的主流,南部则以高促调、高降促调为主流,台南、高雄、屏东一带多为高降促调,台南尤降,甚至降至与标准国语去声相同的“51”,整体而言,中北部的中促调多过南部的高促调、高降促调。

调序(调号) 1 2 3 4 5 7 8
调类 阴平 阴上 阴去 阴入 阳平 阳去 阳入
im-piânn im-siōng im-khì im-ji̍p iông-piânn iông-khì iông-ji̍p
符号 ˋ ˪ ㆴ、ㆵ、ㆻ、ㆷ ˊ ˫ ㆴ̇、ㆵ̇、ㆻ̇、ㆷ̇
本调调值 ˦ ˥˧ ˨˩ ˧˨ ˨˦ ˧ ˧ ˦ ˥˧
44 53 21 32 24 33 3 4 53
范例 ㄉㆲ(东) ㄉㆲˋ(党) ㄉㆲ˪(栋) ㄉㆦㆻ(督) ㄉㆲˊ(同) ㄉㆲ˫(洞) ㄉㆦㆻ̇ (毒)

其他应用

[编辑]

各语言使用状况及排列顺序

[编辑]

依照吴守礼教授之著作《华、台语注音符号总表》[17]及发音说明[18];另外增加了声母“”来表示“浊音ㄉ”(d),并表示台语的“ㄌ”实际上发音较接近“浊音ㄉ”;此外也将老国音的声母“ㄪ、ㄬ、ㄫ”加回;并增加了韵母“”来表示泉州方言腔的[oe]。方音符号与注音符号之合并排列顺序为:








总数
国际音标 p b m f v t d n l k g ŋ x
h
t͡ɕ d͡ʑ t͡ɕʰ ȵ ɕ t͡ʂ
t͡ʃ
t͡ʂʰ
t͡ʃʰ
ʂ
ʃ
ʐ
ʒ
t͡s d͡z t͡sʰ s ʔ
国语使用 21
台语使用 21+4
客语使用 19~21+3



国际音标 a ã ɔ ɔ̃ o ə
ɤ
ɛ e ai ãĩ ei au ãũ ou am ɔm an ən ɔŋ əŋ ŋ̍ ɚ i ĩ u ɨ ũ y
国语使用 16
台语使用 24~25
客语使用 17
  • 注1:灰字者为仅部分腔调中使用者。“ㄏ”在国语中表示[x],但在台语及客语中表示[h]。
  • 注2:“ㆠ”仅用于诏安腔;“ㄐ、ㄑ、ㄒ”仅用于四县腔;“ㄓ、ㄔ、ㄕ、ㄖ”在大埔、海陆、饶平、诏安等四腔中表示[t͡ʃ][t͡ʃʰ][ʃ][ʒ],与国语中表示[t͡ʂ][t͡ʂʰ][ʂ][ʐ]不同。
  • 注3:大埔、海陆、饶平20;四县19;诏安21。
  • 注4:台语中“ㄛ”与“ㄜ”为同一个音位,但因地方腔调不同,会呈现[o][ɤ][ə]之音。台语中“ㄝ”与“ㆤ”为同一个音位,但随地方腔调差异而不同。

音标

[编辑]

注音符号为台湾学生所学之第一套音标符号,故常被拿来做其他语言的标音系统。其可标示的音位如下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龈音 龈后音 翘舌音 龈颚音 硬颚音 软颚音 声门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鼻音 [m] [n] [ɲ] [ŋ]
塞音 不送气 [p] [b] [t] [d] [k] [g]
送气 [pʰ] [tʰ] [kʰ]
塞擦音 不送气 [ʦ] [ʣ]| [ʧ] [ʈʂ] [ʨ] [ʥ]
送气 [ʦʰ] [ʧʰ] [ʈʂʰ] [ʨʰ]
擦音 [f] [v] [s] [ʃ] [ʒ] [ʂ] [ʐ] [ɕ] [x] [h]
边音 [l]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不圆唇 圆唇 不圆唇 不圆唇 圆唇
闭元音 [i] [y] [ɨ] [ɯ] [u]
半闭元音 [e] [ɤ] [o]
中元音 [ə]
半开元音 [ɛ] [ɔ]
开元音 [a]

变体

[编辑]

杨青矗式

[编辑]

杨青矗修改了部分符号,使外型易于辨认,称为〈Modern Bopomofo Extensions〉(简称 MBE),用于他所著作的辞典等语文教材中。

在其书中排列方式如下:

声母
韵母
方言韵及入声

杨靑矗式符号(上行)跟正式的台湾方音符号(下行)对照如下,杨靑矗修改者以棕色标示:

声母
韵母
方言韵及入声

国小闽南语教材

[编辑]

出版社所推出的国民小学闽南语最新版本教材中,多在汉字旁同时标注台罗拼音及注音符号变体。它们用的注音符号变体,跟方音符号的规定不太一样。有些版本只用数个方音符号,比如“翰林”及“康轩”这两家出版社的最新版,只采用四个方音符号;有些版本(或是受限于字型支援)则不使用任何方音符号,而用Unicode1.0就支援的注音符号(含老国音符号)和“゜”来完成所有拼写。

  • 辅音使用方音符号规定的“ㆠ、ㆡ、ㆡ、ㆣ、ㄫ”表示台罗拼音的b、j、ji、g、ng。例如“母”标作“ㆠㄨ²”,“日”标作“ㆡㄧㄉ⁸”,“我”标作“ㆣㄨㄚ²”,“吴”标作“ㄫㄛ⁵”。
    (有些版本则采用“ㄪ、ㄖ、ㄖ、ㄫ、゚ㄫ”,而不是方音符号所规定的,例如“母”标作“ㄪㄨ²”,“日”标作“ㄖㄧㄉ⁸”,“我”标作“ㄫㄨㄚ²”,“吴”标作“゚ㄫㄛ⁵”。)
  • 元音使用“ㄜ、ㄛ、ㄝ”表示台罗拼音的o、oo、e,而不是方音符号规定的“ㄛ、ㆦ、ㆤ”,例如“做”标作“ㄗㄜ³”,“雨”标作“ㄏㄛ⁷”,“爸”标作“ㄅㄝ⁷”。
  • 鼻化韵是在“ㄚ、ㄝ、ㄧ、ㄛ、ㄨ”右上标注一个小圈圈表示,即写作“ㄚ゚、ㄝ゚、ㄧ゚、ㄛ゚、ㄨ゚”,而不是方音符号规定的“ㆩ、ㆥ、ㆪ、ㆧ、ㆫ”,例如“听”标作“ㄊㄧㄚ゚¹”。
    (有些版本则是在整个音节的左上方标注一个小圈圈,例如“听”标作“゚ㄊㄧㄚ¹”,韵中的元音沿用不鼻化的“ㄚ、ㄝ、ㄧ、ㄛ、ㄨ”。)
  • 鼻音韵尾使用“ㄇ、ㄣ、ㄥ”表示台罗拼音的m、n、ng,例如“金”标作“ㄍㄧㄇ¹”,“情”标作“ㄐㄧㄥ⁵”;“ㄚㄣ”和“ㄚㄥ”继续维持使用“ㄢ”和“ㄤ”,例如“阮”标作“ㆣㄨㄢ²”,“通”标作“ㄊㄤ¹”;但ong写作“ㄛㄥ”而非规定的“ㆲ”,例如“扬”标作“ㄧㄛㄥ⁵”。
  • 入声韵尾使用“ㄅ、ㄉ、ㄍ、ㄏ”(大小不变,和方音符号不同,没有侧标小写)表示台罗拼音的p、t、k、h,例如“册”标作“ㄘㄝㄏ⁴”,“李白”的“白”标作“ㄅㄧㄍ⁸”(文读音)。
  • 韵化辅音使用“ㄇ、ㄥ”表示台罗拼音的m、ng,而不是方音符号规定的“ㆬ、ㆭ”,例如“毋通”的“毋”标作“ㄇ⁷”。
  • 声调调号采用数字标号,标号对应声调和台罗拼音数字式相同,在右上角标号。

电脑支援

[编辑]

Unicode

[编辑]

在Unicode方面,自1.0 版即收录了40个注音符号(包括“ㄪ、ㄫ、ㄬ”这三个用于老国音的符号)在 U+3105-U+312C,称为“Bopomofo”区。国语中所没有的扩充符号则在 Unicode 3.0版收录在 U+31A0-U+31B7 ,称为“Bopomofo Extended”区。

注音符号
Bopomofo[1][2]
Unicode联盟官方码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310x
U+311x
U+312x
注释
1.^ 依据 Unicode 13.0
2.^ 灰色区域为未编配码位
注音符号扩展
Bopomofo Extended[1][2]
Unicode联盟官方码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31Ax
U+31Bx
注释
1.^ 依据 Unicode 13.0

但其中“ㆦ、ㆧ、ㆱ”与原方案字型有明显差别;“ㆪ”与“ㆳ”为同一符号重复编码(注音符号之“ㄧ”仅收入一种,由字型之横竖排设定来决定显示形状);入声韵尾“ㆶ”更是错误形状,原本应收录“ㆻ”才正确。

Unicode 12.0版本更正了“ㆦ、ㆧ、ㆱ”的字型。[19]可参见注音符号修正之提案。[20]

Unicode 13.0版本新增了用以取代“ㆶ”的“ㆻ”。[21]

文字处理

[编辑]

目前已经有不少字型内含方音符号的字型,也有输入工具,如: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提供“吴守礼标楷台语注音字型”、“吴守礼细明台语注音字型”、“吴守礼台语注音字型”等三套字体,另有“吴守礼台语注音输入法”,可于此下载。[22][23]前述三套字体,只要套用于汉字即会产生方音符号,欲到一字多音时,可选用同系列的“破音”字体。

实例

[编辑]

科学短语

[编辑]

全部个科学朗只不过是偕平常时所思考个阁再提炼 ── 爱因斯坦 [k]

ㄗㄨㄢㄅㆦ˫ ㆤㄎㄜㄏㄚㄌㆲㄐㄧㄅㄨ ㄍㄜ˪ㄒㄧ˫ㄍㄚ˫ㄅㄧㄥㄒㄧㆲㄒㄧㄙㆦㄙㄨㄎㄜ ㆤㄍㄜ ㄗㄞ˪ㄊㆤㄌㄧㄢ˫ ──  ㄞ˪ ㄧㄣㄙㄨㄊㄢ [l]

汉字、注音、方音三文并陈

春晓

[编辑]
春晓  孟浩然 ㄘㄨㄣ ㄏㄧㄠˋ  ㆠㄧㄥ˫ ㄏㄜ˫ ㆢㄧㄢˊ
春眠不觉晓, ㄘㄨㄣ ㆠㄧㄢˊ ㄅㄨㆵ ㄍㄚㆻ ㄏㄧㄠˋ,
处处闻啼鸟。 ㄘㄨ˪ ㄘㄨ˪ ㆠㄨㄣˊ ㄊㄧˊ ㄋㄧㄠˋ。
夜来风雨声, ㄧㄚ˫ ㄌㄞˊ ㄏㆲ ㄨˋ ㄒㄧㄥ,
花落知多少? ㄏㄨㄚ ㄌㄜㆻ ㄉㄧ ㄉㄜ ㄒㄧㄠˋ?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汉字与方音符号对照)

[编辑]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ㄌㄧㄢˊㄏㄚㆴ̇ㄍㆦㆻㄙㆤᒻㄍㄞᒻ ㆢㄧㄣˊㄎㄨㄢˊ ㄙㄨㄢㆣㄧㄢˊ
第一条 ㄉㆤ⊦ㄧㆵ ㄉㄧㄠˊ
咱人生来自由, ㄌㄢˋㄌㄤˊ ㄙㆥ ㄌㄞˊ ㄗㄨ⊦ㄧㄨˊ,
值尊严偕权利上一律平等, ㄉㄧ⊦ㄗㄨㄣ ㆣㄧㆰˊ ㄍㄚㆷ ㄎㄨㄢˊㄌㄧ⊦ ㄒㄧㆲ ㄧㆵㄌㄨㆵ̇ ㄅㄧㄥˊㄉㄧㄥˋ,
咱人有理性偕良心, ㄌㄢˋㄌㄤˊ ㄨ⊦ ㄌㄧˋㄒㄧㄥᒻ ㄍㄚㆷ ㄌㄧㆲˊㄒㄧㆬ,
而且应该以兄弟关系个精神 ㆢㄧˊㄑㄧㆩˋ ㄧㄥˋㄍㄞ ㄧˋ ㄏㄧㆩㄉㄧ⊦ ㄍㄨㄢㄏㆤ⊦ ㆤˊ ㄐㄧㄥㄒㄧㄣˊ
来互相对待。 ㄌㄞˊ ㄏㆦ⊦ㄒㄧㆲ ㄉㄨㄧᒻㄊㄞ⊦。

航海家1号闽南语问候语

[编辑]
航海家金唱片闽南语问候语。

美国太空船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10年仍然正常运作。旅行者1号上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碟唱片,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唱片有12英寸厚,镀金表面,内藏留声机针。其中包括闽南语之问候语其意为:太空朋友,你们好!你们吃饱了吗?有空时,就来我们这儿坐一坐。[24]

闽南语语音内容对照 方音符号
太空朋友,恁好! ㄊㄞᒻㄎㆲ ㄅㄧㄥˊㄧㄨˋ,ㄌㄧㄣˋㄏㄜˋ!
恁食饱未? ㄌㄧㄣˋ ㄐㄧㄚㆷ̇ㄅㄚˋ ㆠㆤ⊦?
有闲,就来阮兹坐喔。 ㄨ⊦ㄧㄥˊ,ㄉㄜ⊦ ㄌㄞˊ ㆣㄨㄣ ㄐㄧㄚ ㄗㆤ⊦ ㄛㆷ。

注释

[编辑]
  1. ^ 亦有认为其是带有鼻音的//。
  2. ^ 部分学者认为柳声母发音并不是齿龈边音(/l/),而是较接近浊齿龈塞音(/d/)或齿龈闪音(/ɾ/)。[1][9][10]
  3. ^ 3.0 3.1 “ㆡ”与“ㆢ”在泉音为[d͡z]与[d͡ʑ],在漳音则为[z]与[ʑ]。
  4. ^ 1998教育部公布的方音符号文件列此为例字,但现在的教育部字典已改标为 luán。[11],但是一些早期的辞典(如1913年出版的《甘字典》,还是标 juán,j 弱化成 l 是台语很常见的现象。
  5. ^ 亦有认为其是带有鼻音的//。
  6. ^ 白话字在“ㄨ”后接有“ㄚ、ㆤ”等母音的韵母时,写作 oa、oe ,如“ㄨㄞ”写作 oai 。其他则用 u 。
  7. ^ 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方音符号文件,其例字为“篮”,但目前的教育部字典已改标为nâ[14],因此换一例字。
  8. ^ 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方音符号文件,其例字为“午”,但目前的教育部字典已改标为ngóo[15],因此换一例字。
  9. ^ 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方音符号文件,其例字就用这个罕用腔,目前的教育部字典并没收这个音,在《台日大辞典》中则有。
  10. ^ 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方音符号文件,其例字为“藕”,但目前的教育部字典已改标为ngāu[16],因此换一例字;教育部字典只有“喓”有aunn的音。
  11. ^ 原文:“The whole of scienc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refinement of everyday thinking.” — Albert Einstein, Out of My Later Years (1950)
  12. ^ ㄗㄨㄢㄅㆦ˫ ㆤ ㄎㄜㄏㄚ ㄌㆲ ㄐㄧㄅㄨ ㄍㄜ˪ ㄒㄧ˫ ㄍㄚ˫ ㄅㄧㄥㄒㄧㆲㄒㄧ ㄙㆦㄙㄨㄎㄜ ㆤ ㄍㄜ ㄗㄞ˪ ㄊㆤㄌㄧㄢ˫ 。(以空白分词,并显示阴平调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吴守礼. 華、台語注音符號溯源 (PDF). 台语天地.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17). 
  2. ^ 台湾方音符号序 http://olddoc.tmu.edu.tw/chiaushin/chu-1.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百年來的閩南系臺灣話研究回顧.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5). 
  4. ^ 台(87)语字第八七〇〇〇五七七号公告,《方音符号系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民国教育部,1998年1月12日
  5. ^ 台语字第0950151609号公告,《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华民国教育部,2006年10月14日
  6.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洪惟仁. 閩南語書寫法的發展 (PDF). 第七届台湾语言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0-04-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9-16). 
  8. ^ 台語齒佈(Chuehfu Tech) App. Google Play. 
  9. ^ 董同龢,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语,中研院史语所,1967.06
  10. ^ 郑良伟,台语语音规律大纲及语例,1996
  11. ^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辭典-軟.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12. ^ 12.0 12.1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辭典-音檔說明.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13. ^ 華、台音注音符號教學. [2008-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2). 
  14. ^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辭典-籃.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15. ^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辭典-午.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16. ^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辭典-藕.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17. ^ 吴守礼. 華、台語注音符號總表 (PDF). 台语文书写读本首页-老医之家系列.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2-28). 
  18. ^ 吴守礼. 台、華注音符號總表:發音說明. 台语文书写读本首页-老医之家系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0). 
  19. ^ Bopomofo Extended (Version 12.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code Version-Specific Code Charts. Retrieved 16 March 2020.
  20. ^ Tung, B., Ko, B., Wei, S. (2018). L2/18-255 Proposal to fix glyphs in Bopomofo Extended block and encode one Bopomofo let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Bopomofo Extended (Version 13.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code Version-Specific Code Charts. Retrieved 12 March 2020.
  22. ^ 吴守礼台语注音字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研究院。
  23. ^ 中研院资讯所。(2013)。吴守礼台语注音字型说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 Voyager-The Interstellar Mission,"Voyager - Languages"[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JPL/CIT,August 20, 2010.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