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對庇護城展開調查 要求4市長到華府作證
![監督問責委員會主席柯默致信給紐約、波士頓、芝加哥、丹佛市,稱對其庇護城措施展開調查。(聯邦監督問責委員會臉書)](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1/31/3141511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聯邦監督問責委員會(Oversight and Accountability Committee)已對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及丹佛等四個「庇護城市」展開調查。
該委員會表示,上述四個城市「自行決定遵守哪些法律保護被驅逐的外國人(特別是罪犯)使其免受聯邦法律的制裁」。該委員會並要求四個城市的市長,下月11日到華府有關「庇護管轄區」的公開聽證會作證。
監督問責委員會向四城發出的信件中稱,這些城市正在使用保護移民免受執法部門影響的政策。信中說,庇護轄區是指任何不與聯邦機構充分合作,以驅逐非法移民的地區。信中還提到,有12個州和數百個郡縣城市都在這樣做。
監督問責委員會主席柯默(James Comer,肯塔基州共和黨國會眾議員)要求這些城市提供庇護政策相關的文件及信息。
波士頓的「信任法案」(Trust Act)是在2014年簽署通過,該法案規定波士頓警察不能詢問人們的移民身份,也不能與移民執法局(ICE)分享信息,此外,波城警察也不會僅根據ICE的逮捕令執行逮捕,但當地警察在涉及被指控犯罪者時會與ICE合作。
到目前為止,波士頓和芝加哥的市長都堅持表示他們遵守法律。
波士頓市長吳弭表示,「我們沒有被迫參與他們的行動,就像他們不會被要求去填補坑洞或做類似的事情一樣。他們主要希望我們感到害怕。」
芝加哥市市長強森(Brandon Johnson)表示,「無論是收到邀請還是傳票,我始終會捍衛勞動人民的利益,」但他沒有表示是否將前往華府作證。
丹佛市長麥克‧強森(Mike Johnson)表示,柯默已要求他在2月11日的華府聽證會上作證。他說,「國會共和黨人現在能做的最有幫助的事,就是修復我們有缺陷的移民制度。」
丹佛從未正式稱自己為庇護城市。2017年,當時市長漢考克(Michael Hancock)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為受到驅逐程序威脅或處於驅逐程序中者,設立了法律辯護基金。漢考克在命令中稱丹佛為「安全而熱情的城市」,但從未使用「庇護城」一詞。
現任市長麥克‧強森則經常直言不諱批評川普總統的大規模驅逐計畫,並批評聯邦政府未能通過移民改革。他反對大規遣返計畫,並承諾盡可能保障過去兩年抵達該市的數千名移民的安全,此舉使他成為全國共和黨人的攻擊目標。強森對此表示,他願意入獄以保護無證移民免受聯邦移民當局的侵害。
紐約市長亞當斯辦公室對於柯默發出的信件回應,「市長明確表示,紐約市致力於與我們的聯邦合作夥伴合作,修復我們支離破碎的移民制度,並專注處理進入我們地區並實施暴力犯罪的少數人。」截至目前,亞當斯並沒有明確表示他是否會到華府出席聽證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