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间注(ruby)?
行间注(ruby)是标注在字词旁侧的小字号补充文本。这对日文和其他东亚文字内容特别有用(行间注在日文中也叫振假名)。
HTML规范提供了标记行间注的方法,CSS可用于微调行间注的位置。
ruby这个名称源于英国排字工使用的一种字号(约为正常10磅字体的一半)。
通常,行间注在东亚文字中用于为生僻字进行标音,为读者不熟悉的字(如儿童或学习书写的外国人)或具有多种读音且无法通过上下文确定的字(如一些日文姓名)提供注音。比如,行间注广泛用于教育材料和儿童读物中。
行间注偶尔也用于传达表意字符的含义信息。
在日文中,行间注通常称为振假名,标音通常以平假名的形式出现,在横排文本的上方,直排文本的右侧。
在用于表达语义信息的罕见情况下,日文行间注可以出现在横排文本的下方,直排文本的左侧。
如下例所示,可以为同一段基文同时标注音和义的行间注。
示例中的行间注显示为红色仅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行间注通常与基文颜色相同。
尽管日文中的行间注通常用平假名书写,但偶尔也会有汉字、片假名(特别是在日文漫画中)和拉丁字母的行间注。
在中国大陆,通常在每个字的上方或下方标注拼音。
繁体中文中的行间注通常使用注音符号来标注发音。无论基文是直排还是横排,注音符号都出现在每个字的右侧。
注意:虽然声调符号不是组合字符,但它们出现在注音符号列的右侧。
日文排版需求文档描述了行间注的三种不同行为方式。
单字行间注(mono ruby)通常用于文本的标音。
在单字行间注中,行间注位于单个基文汉字旁。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注文通常不会跨越到相邻汉字旁,尽管这可以通过样式进行调整。请注意,在下图中,单个汉字的注文通常在其基文字符上方居中,在注文两侧留出小间隙,而三个字符的注文会强制基文汉字与其邻字拉开一些距离。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拆分使用单字行间注的词,行间注会与其基文汉字保持在一起。
分词连写行间注(group ruby)用于发音无法对应到单个基文汉字的情况,或用于跨越整个基文的语义性注释。下图显示了一个日文词的示例,基文中的每个汉字都没有独立的发音。注文作为一个整体应用于两个基文汉字。
换行时,使用分词连写行间注的文本不能拆分,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换行。
熟语指的是日文复合名词,即由多个汉字组成的词,如調理師(厨师)。
熟语行间注是一个术语,用于描述有时表现得像分词连写行间注,有时表现得像单字行间注的注释。我们会详细描述熟语行间注,因为人们经常不太理解这种行间注。
熟语行间注的行为类似于单字行间注,因为注文和与单个基文汉字之间存在强关联。当你在行末拆分一个词时,这一点会变得清楚:你会看到行间注被拆分,使得注释特定基文汉字的注文与该汉字保持在一起。熟语行间注的不同之处在于,当词在行末没被拆分时,注文可能延伸至相邻基文汉字旁。
右侧的图片包含三个熟语行间注的示例。
在前两个示例中,效果与单字行间注相同,因为没有基文汉字和与该汉字无关的注文重叠。
第三个例子显示出了熟语行间注的差异。注文的前三个字符与第一个汉字相关联,最后一个注文字符与第二个汉字相关联。然而注文却在两个汉字上均匀分布。
但是请注意(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我们并不是像分词连写行间注那样简单地将注文分布到整个词上,而是有具体的规则,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间隙。请看以下熟语行间注分布的示例:
还要注意,如果第三个词在行末被拆分,使第二个汉字移动到下一行,只有最后一个平假名字符会随之移动,所以还是看起来像单字行间注。
日文排版需求
制作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