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當期聯文編輯室報告 二月編輯室報告|昭和末期的等待

二月編輯室報告|昭和末期的等待

by 王聰威

想起一首我很喜歡的歌,小林明子的〈恋におちて~Fall in love~〉,一九八五年發行,我十幾歲的時候,只是把她當成一般的情歌來聽,優美而抒情,日文夾雜英文的歌詞也很有新鮮感,描述一個墜入情網的女人,期待與男人相見,渴望男人陪伴,但撥著旋轉撥號盤電話的手,最終還是停下來。這首歌重新翻紅是二〇〇七年德永英明的翻唱,收錄在《VOCALIST 3》,時隔多年再次聽見這首歌,令人感到既懷念又震憾,這才意識到那種不可得的眷戀,蜿蜒的纏繞,頻頻呼喊「我只是個墜入情網的女人」,甘為悲哀的「等愛者」的女性角色究竟是怎麼回事?

〈恋におちて~Fall in love~〉其實是一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系列電視劇《金曜日の妻たちへ》第三季的主題曲,這劇集說的是一九八〇年代東京附近,已婚男性上班族的婚外戀故事。這些男人平常下班得準時回家,唯有週五才能以消遣或應酬為藉口在外面私會女人,歌中的女性便是這些「週五的妻子」,她們清楚知道一旦墜入情網就會發生什麼事情,甚至有些滿足於這個「新時代的頭銜」,即使心被撕成一片一片的,只能在一人的房間裡痴痴等待。

同樣是在昭和時代的末期,故事背景是稍早一點的一九七九年,在是枝裕和執導的《宛如阿修羅》的最後一集,大姊竹澤綱子和二姊卷子,正在等公車。在第一集裡,卷子目擊了綱子的不倫事件,她們在同一地點劇烈拉扯,但這一次她們靜靜地等著公車來臨,彷彿等待一切事情過去。公車遲遲不來,卷子說:「那要不要走路去車站?」綱子說:「不用了,我不在意這種事,也許我喜歡等待。」

但這樣的等待,有一天終將結束。下一幕,等待每週二、四與竹澤恆太郎見面的土屋友子,向那轉身離去的男人躹躬道別,從此之後,再也無需等待。

■ 2025 二月號|483 期  ■

是枝裕和,以及《宛如阿修羅》 ❑
 
「尖銳對話背後蘊藏著深刻的愛。」二〇二五年,是枝裕和改編向田邦子的《宛如阿修羅》,重新詮釋劇中四姊妹之間的貪嗔痴愛。本期專題收錄新版《宛如阿修羅》導演是枝裕和與製作人八木康夫的幕後專訪,並邀請作家剖析不同版本《宛如阿修羅》中細膩的變奏;此外,我們也特邀日本影評樋口尚文談談是枝裕和風格中的日本電視劇印記,並邀請馬欣與蕭菊貞對談是枝裕和與向田邦子作品的核心——家庭;最後,我們邀請八位作家寫下心目中最難割捨的是枝裕和電影。
不論你對家人的定義是什麼,都能在是枝裕和鏡頭下的日常,看見自己的言不由衷,細細剖開那些話,可能都是想說:「我愛你」。
Netflix/封面圖片提供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