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作者
混凝气浮一体化设备
混凝气浮一体化设备是一种集溶气气浮与混凝处理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溶气系统产生的微气泡与悬浮物结合实现固液分离,同时降低污水中的COD、BOD及色度。其核心优势包括占地面积小、操作便捷、无需专业人员维护,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及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混凝气浮一体化设备工作原理:
溶气罐产生溶气水,溶气水通过释放器减压释放到待处理的水中。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从水中释放出来,形成20-40um的微小细泡,微气泡同污水中的悬浮物结合,使悬浮物比重小于水,并逐渐浮到水面形成浮渣。水面上备有刮板系统,将浮渣刮入污泥池。清水从下部经溢流槽进入清水池。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为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物质(即SS),溶解性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溶液解性物质,污水处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转达化为非溶解性物质,再将全部或大部分非溶液解性物质(即SS)去除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而去除SS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气浮的方法。
气浮时向水中曝气,对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及臭味有明显的效果,同时由于曝气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混凝气浮一体化设备的设计理念:
混凝气浮一体化设备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集成化处理单元和协同处理机制两方面:
集成化处理单元
将混凝、气浮、沉淀等工艺集成于同一设备中,通过管道混合器、反应区、沉淀区等模块化设计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例如斜管(板)沉淀区与溶气气浮区组合,既缩短颗粒沉降距离又提升分离效率。
协同处理机制
通过溶气系统产生的微气泡与混凝形成的絮体结合,利用浮力将悬浮物快速分离。溶气压力(0.2~0.4MPa)与回流比(5%~100%)的精准控制,确保气泡与絮体有效结合,实现固液分离。
该设计理念兼顾占地面积小(比传统分建式设备节省50%以上)、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等优势,适用于高悬浮物、低含油量等复杂水质处理场景。
混凝气浮一体化设备技术要点:
溶气系统
采用溶气罐加压溶解空气,通过释放器减压产生微气泡(直径30-50μm),气泡密度可达5000-8000个/mL,溶气效率超过95%。溶气压力通常控制在0.35-0.45MPa,确保气泡与悬浮物有效结合。
分离技术
结合斜板沉淀区与气浮区,实现"一气两用"。斜板间距80mm、倾角60°,表面负荷达6-8m³/(m²·h),SS去除率可提升4%。污泥排放采用超声波泥位计和变频螺杆泵自动控制,精度±5%,避免传统排泥扰动。
药剂控制系统
基于浊度、COD在线监测的闭环系统,采用模糊PID算法实时调节PAC和PAM投加量,减少药剂浪费。反应区需控制pH值7-8,确保絮凝效果。
工艺优化
水力停留时间缩短至45分钟,处理能力达320m³/h。设备占地仅为传统工艺的50-60%,建设成本降低30-40%,能耗下降20-30%。
混凝气浮一体化设备处理流程:
溶气系统:通过加压设备(如 溶气罐 )将空气压缩并溶解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气水。
释放减压:通过释放器将溶气水压力降至常压,析出大量微细气泡(粒径通常在0.01-0.1mm)。
絮体吸附:气泡黏附废水中的悬浮物(如混凝反应产生的絮体、油脂等),使絮体密度低于水,从而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
固液分离:刮泥机将浮渣清除,清水经底部穿孔管排出。
上一篇:氙灯老化箱的保养及维修
下一篇:砂尘试验机的使用及保养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