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的成功其實無關成交,而是在於能否真正解決雙方的需求和問題。(本集來賓: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 黃日燦)
上冊出版後經過26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筆撰寫的《張忠謀自傳》下冊終於在近日問世。從2005年董事會任命新CEO蔡力行,到2007年毅然拒絕「管理層收購」提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睿智與遠見,讓台積電持續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保持領先。
百事可樂(Pepsi-Cola)與可口可樂(Coca-Cola)是全球兩大可樂飲料,兩者有很相似的起源,從19世紀末由藥劑師在美國南部成立,後都被轉手發展迄今,其中百事可樂更是經歷兩次破產後,多次改變商業模式與競爭策略一路追趕,成為龍頭可口可樂的勁敵,其中多次嘗試不同的彎道超車策略,值得玩味。
隨著企業成長,轉型與併購已成為必經之路。在這些關鍵時刻,能否清楚掌握自身的優劣勢與市場處境,往往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從啤酒起家的帝亞吉歐一路成長為威士忌龍頭,便是一個典型範例。
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動車(EV)都行駛在中國的道路上。儘管美國很早就投入電動車市場,德國和日本也在汽車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但中國仍擁有最普及的電動車大眾市場,比亞迪在2023年第4季的電動車銷售量超過特斯拉。關鍵原因有三:在相鄰產業進行實驗、鼓勵提出營運解決方案,以及加倍投資於核心技術。
企業在百年的發展進程中,或多或少會經歷高低起伏的不同週期。而碰到特殊情況時,大股東是助力或阻力,為企業百年發展的成敗關鍵。
2000年,美國雅虎宣布併購台灣入口網站第一的奇摩,成為「Yahoo! 奇摩」,改寫本土網路產業版圖。而主導此併購案的律師黃日燦,在此之後聲名大噪,更讓併購成為台灣法律界的顯學。
美國軍工巨擘雷神技術公司(RTX)前身為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從微波爐發明,到阿姆斯壯登月直播,雷神公司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百年來,其以核心競爭力為主的思考策略,值得台灣企業反思。
史丹利(Stanley)是全球最大的工具龍頭,一路併購、百年成長,從核心到多角化之間的探索與擺盪,是「策略拼圖」的運用典範,值得企業決策者的深思與參考。
20年前,併購案有70%都以失敗作收,但如今卻有70%取得成功。一份研究報告解釋了這種大逆轉現象,包括併購目的更多元、盡職調查更縝密、併購交易更頻繁,以及更善於整合,而這些也是企業提升併購成功機率的好方法。
西屋(Westinghouse)在當年是與奇異電器(GE)並駕齊驅的兩大電力巨頭,為何在百年之後煙消雲散?失落百年的荒唐發展過程,可以是台灣企業的另一種反面教材。
Generative AI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ersonal Productivity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