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國科會吳誠文:台灣久沒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丟臉!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20日於宜蘭大學開幕。然而,這個向來平和、行禮如儀的高教年度盛會,今年卻火花四射。首先總統賴清德語氣嚴正地呼籲眾校長,進行兩岸交流時,必須提高風險意識,以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教育部長鄭英耀也在受訪時宣布,將禁止國內大學與隸屬於中國統戰部的學校進行交流,未來教
AI會控制人類?諾貝爾獎大師答AI三個大哉問
2024年諾貝爾獎得主滿滿是AI專家:如經濟學獎由探討AI影響經濟的《權力與進步》(天下文化出版)作者艾塞默魯獲得;物理學獎得主則包括了「AI教父」辛頓(Geoffrey E. Hinton)。也因此,日前諾獎委員會邀請本屆物理學、化學、醫學和經濟學獎得主對談,一起分享對AI的深刻觀察。本篇彙整三大
猶太人如何培育出最多諾貝爾獎得主?《塔木德》的「適才教育」
猶太人擁有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站在現代金融資本主義的頂峰,更是引領矽谷的力量。猶太人怎麼這麼強?答案是他們獨特的世界觀!《塔木德》說:「在教育子女之前,要先解開蒙住自己眼睛的毛巾。」因此,猶太父母從不要求孩子當最佳,而是幫他們找到自己的「銀子」——猶太人口中的才能、才幹;他們最希望孩子過得富庶,因為在
60年的「學與思」「知與行」 ─兼引今年諾貝爾獎得主對台灣建言
(一)1959年去美國讀書 從1964年秋天在美國威大教書開始,到今年秋天剛好是60年。到了這個年歲,當有人問起:你如何來形容你的人生?如何來鼓勵年輕人? 要答覆似乎很難,也可以很容易。我坦率而誠懇地回應是:我一生所做的就是六個字:「學與思」「知與行」。 1936年在南
AI真的好?為何學者指,錯誤科技變革讓人工時變長、財富反減?
當ChatGPT問世後,許多科技領袖高唱「AI將讓人們生活更美好」,仍有經濟學大師說大實話。為何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認為,根據過往歷史證據,一些不當的技術變革,反讓一般人工作環境變惡劣,財富也沒增加?AI如何善用,才能避免這種稱為「So-so Technology」的假聰明陷阱?請見完整解析。最近國內
獲得諾貝爾獎,人人都有機會?
編按:2024年諾貝爾獎已全數揭曉!其中,物理、化學獎得主,都與AI應用有關;即使是經濟學獎得主,也提醒AI可能會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儘管諾貝爾獎看似高不可攀,作者也理性分析,有許多策略性的考量與努力,可提高獲獎機會。最近,諾貝爾獎陸續揭曉。獲得諾貝爾獎,是科學家一生的榮譽,但這個過程複雜且具挑戰
諾獎化學得主預言:AI設計藥物若可行,20年內多數疾病可治癒
2024年諾貝爾物理及化學獎,都出現人工智慧領域的得主,被認為諾貝爾獎也經歷其「AI時刻」。其中,化學獎共同得主哈薩比斯正是目前Google AI部門的CEO。他如何看待AI對生物化學、以至於整體科學的貢獻?人類治癒一切疾病的時間真的不遠了?在重訓後補充蛋白質,為肌肉補充生長與修復所需的胺
愈包容愈繁榮!諾貝爾經濟學獎三得主,說明制度如何影響經濟
2024諾貝爾獎在14日傍晚公布壓軸的經濟學獎,由美國學者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強森(Simon Johnson),以及英國學者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獲得殊榮,表彰他們研究社會制度的包容或掠奪性,如何影響國家間的繁榮差距,以及影響經濟發展的貢獻。「縮小國家之
獨家專訪》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強森:打破AI與技術霸權,社會才能平等躍進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於今(14)日揭曉!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強森(Simon Johnson)及芝加哥大學的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共同獲得。其中,艾塞默魯與強森曾共同推出巨著《權力與進步》,其中文版在2023年11月由天下文
韓國作家韓江獲諾貝爾文學獎!從《素食者》到《白》寫人性與歷史創傷
韓國作家韓江(Han Kang)今天獲頒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不只是韓國文學史上第一人,也是繼已故前韓國總統金大中於2000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以來,第2位獲頒諾貝爾獎的韓國人,她在得知獲獎消息後表示,「完全沒想到」。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今天宣布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韓國作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