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新世代不甩職場人情世故:打破辦公室權威式領導,是白目嗎?
年輕世代信奉的職場價值觀,已不再以家庭或學校教育為主,社會的變遷及科技的發達,使得資訊匯流成為形塑年輕世代價值觀的主要力量。不要過度期待年輕世代會輕易對企業產生忠誠,也不要再將口號式或教條式的宣傳套用在年輕員工身上。這不僅無法達成你的目的,反而會得到負面效果。(本文節錄自《實戰高效主管學》一書,作者
已逝40億總裁故事,讓我重新思考好老闆的價值
前陣子朋友貼給我一篇臉書熱文,是已逝天喜旅行社創辦人郭正利的小故事。看完這段故事後,Y世代如我驚訝得說不出半句話。因為從出社會以來,我遇過的多數主管,絕對沒這麼佛心。當全球調查再次指出,Y、Z世代員工敬業度不斷滑落,為何他們不肯賣命?我覺得從天喜的故事,可以看出一部分原因,並非只是年輕人沒工作倫理。
能力高強者能不能當好二把手?觀察他在老闆身邊的「這舉止」
眾所皆知,工作能力出眾往往是能否擔任參謀的條件之一。我在擔任總經理的那段時間,所有能夠被我視為參謀的同仁,沒有一位不是能力出眾的人。不過,能力再怎麼高強的人,也不見得可以單憑這一點,就足以勝任參謀而在職場和商場上發揮作用。(本文節錄自《祕書親信該有的參謀思維》一書,作者:荒川詔四,方言文化出版,以下
跟主管或長輩同行,這麼做就對了
編按:本文提出兩個原則,其一是「前尊右大」,主管或長輩就是「尊」跟「大」,自己就是在「後側」跟「左側」;其二是「護衛」思惟,主管或長輩就是團隊的主將,當然,你就是個盡心盡力的護衛。與主管或長輩同行時,到底是要並行或是走在前面、後面?並肩同行,是否顯得太過隨意?走在前面,會不會顯得僭越?走在後面,每當
麥肯錫報告:員工坦承GPT將簡化三成工作!主管們卻不知道
當ChatGPT問世已來到第四年,你還認為你公司員工都還沒熟悉AI嗎?麥肯錫2025年最新出爐全球企業AI使用報告,會讓你小小吃驚。報告顯示,在AI運用上,企業主管大多不如基層員工,而主管們對自己員工的AI使用能力也過於低估。有超過70%的員工相信,AI在兩年內將簡化取代他們30%以上的日常工作。但
薪資非影響工作滿意度主因?研究:「人」才是關鍵
追隨自己的熱情找工作,不一定會帶來工作滿意度。研究發現,對職業的興趣很重要,但在工作滿意度方面並不像您想像的那麼重要,真正能夠提供工作滿意度的關鍵是人,好的主管、好同事,再來才是一份好薪水。工作場所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糟糕的領導力是有毒工作環境的核心,領導者無法有效溝通,權力嚴格自上而下
主管別把「績效管理」變成「激怒管理」!
為何年輕員工對於「績效考核」充滿不信任?原因在於,績效管理流於僵化,變成只是在「打分數」或「算總帳」。建議主管改變心態,將重心放在關注同仁的未來發展,加強即時回饋,讓同仁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才能達到績效管理的目的。最近在與某知名金融業的高層授課時,一位副總憂心地向我提到:「河泉老師,最近碰到年輕人,對
職場中年危機為何出現?有解嗎?研究:「幸福曲線」揭密
人到中年,對工作的熱情可能漸漸被日常事務與壓力磨光,轉換跑道條件也不如年輕人,中年危機完全體現,職業滿意度自然也直線下降。研究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職場中年危機,只有主管與專業人員才有。中年是一生最困難的時期。2008年經濟學家David Blanchflower發現生活滿意度呈逐漸彎曲U形,青年
年底有人提離職,該不該留他?請聽張雨生一首歌
已故歌手張雨生在1996年自己做詞曲的「再見女郎」這首歌中,唱到「他想走就讓他走,留來留去留成仇」。員工提離職,老闆或主管在管理上就面對現實,不要追問,不要情勒,趕快交接,好好道別!「君子和而不同」,要相信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日職場江湖再見,還有合作的機會。年關將至,又聽說或遇到很多轉換跑道的事,
怎樣才算帶人高手?有效指派工作3步驟,提高部屬任務完成度
上下級之間有一種痛,叫做「互相折磨的痛」。主管指派任務時,覺得自己已經說得夠清楚了,部屬卻總是做出不盡人意的成果,只好要求他一遍遍修正;部屬也不好過,覺得自己做的就是主管要的,卻反覆被退回重做,只能暗自埋怨對方不珍惜他的勞動成果。(本文節錄自《帶人高手》一書,作者:賈琳潔,大是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