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星空是一座城市,那麼恆春半島的天空應該是最璀璨的星空之城。
只要是晴朗無雲的夜裡,往半島的天空仰望,就會看到熠熠的星空之城,眨著千萬顆眼睛;特別的是,宇宙光年深邃遙遠,據說150年前恆春建城時,當時從金牛座畢宿星團發出的星光,今年抵達半島,相距150光年的約定,浪漫又奇妙,讓今年恆春半島的星光之旅特別火紅。
從哈雷彗星到流星雨 墾丁早就是追星族的最愛
大多數人對旅遊恆春半島可能只有陽光、山海等印象,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墾丁一直是追星族最愛之地。
1986年轟動全球的哈雷彗星熱,當年許多人直奔國境之南爭睹天文盛事,曾造成南下墾丁大塞車,有人不耐久塞,乾脆就停在台一線旁,黑漆漆甘蔗田裡擠滿追星的人潮,可見空前盛況;之後的獅子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夏日銀河之旅等,都曾吸引追星族一波波湧入墾丁,璀璨的星空之城,是墾丁的隱藏版景點。
屏東縣政府今年配合恆春建城150週年,推出「來恆春擁抱宇宙」系列觀星活動,配合金牛座畢宿星團最佳觀賞時間,縣府在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舉辦四場草地觀星音樂會,現場由天文協會及愛好者提供專業望遠鏡協助導覽解說,每場限額500人的活動,一開放報名即秒殺,星空之城的魅力,不言可喻。
「墾丁不只白天很美,夜裡也是璀璨萬分,這次縣府希望引領更多人看見墾丁的夜」屏東縣長周春米說。
恆春半島低光害、又無霾害,而且視野遼闊、氣候穩定,一直是台灣最適合觀星的地點。屏東縣政府曾委託天文專家跑遍全屏東 55 個場域,最終遴選出10大觀星場域,其中9 處位於恆春半島,包括車城鄉海口港沙灘、恆春鎮社頂自然公園、鵝鑾鼻公園與鵝鑾鼻燈塔、水蛙窟社區-龍磐公園大草原及風吹砂停車場、滿州鄉佳樂水風景區、九棚社區八瑤灣及牡丹鄉高士神社、旭海沙灘、東源部落遊客服務中心,恆春半島早已是台灣無可取代的觀星勝地。
在無光害的環境之中,恆春半島的星空是如此清晰、如此接近,彷彿張開雙手就能觸及,所以縣府定調為「來恆春擁抱宇宙」,在鵝鑾鼻燈塔舉辦的四場草地觀星音樂會更是霸氣,直接以「在鵝鑾鼻霸佔星星」為名,就是告訴大家觀星就是要來墾丁。
150光年的浪漫相遇 換個方式愛上墾丁
遙想一個半世紀前,發生了影響台灣近代史重大的歷史事件「牡丹社事件」,清廷開始注意到台灣佈防及治理問題,而於1875年興建了恆春古城,當時在遙遠宇宙另一端的金牛座畢宿星團發出的星光,經過時光旅行今年才抵達半島的天空,足足跨越了150光年的距離。
這是一場歷史與時空的奇妙相遇,想像在墾丁的海邊或是大草原上,遇見150年前發出的星光,這樣的星光之約,未免太浪漫。更奇妙的是,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還有二顆與屏東密切相關的小行星,一顆命名「Pingtung(屏東)」,另一顆是「Kenting(墾丁)」,這兩顆小行星的命名,不僅讓屏東在天文學領域留下足跡,也象徵著屏東的星空之美已被寫進宇宙的歷史中。
而且在所有的觀星活動中,恆春半島還是全台能看到最完整南十字星座的地方,據說打從日治時代起,就有許多住在北半球的追星族,為了一睹南十字星專程來到墾丁,追星歷史甚至可追溯百年前。
2022年屏東縣政府在車城國小成立「南十字天文台」,並與英、美、日本等國家研究團合作,成功向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IAU申請到國際天文台編號:P38,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且唯一具國際天文台編號的小學天文台。
南十字天文台的配備十分先進,可清晰觀測行星、星雲、星團,白天還能利用光球層太陽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等於是尋找星空之城的最佳前哨站。今年縣府特別邀請熱愛天文的退休校長施世治擔任「屏東星空大使」,每週五六日進駐南十字天文台導覽,協助推動天文教育及星空旅遊。
今年接下來五月還有寶瓶座流星雨,六月有白羊座流星雨,十二月有雙子座流星雨, 幾乎每個季節都有天文奇觀,恆春半島的星空超熱鬧。
「看過墾丁的璀璨星空,才算真正來過墾丁」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長鄞鳳蘭表示, 恆春半島有很多種玩法, 過去不管是用什麼方式體驗,從今年起不妨留一個夜晚給墾丁,在晴朗的夜裡,找一個無光害的開闊之地,只要抬頭仰望,就會看到星垂平野闊的浩瀚,如果朝大海望去,可能還會看到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景觀,熠熠閃耀的墾丁,是半島最迷人的限定風景,歡迎來追星,換個方式愛上墾丁!
(屏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