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地重劃三箭齊發,從第13~15期重劃區,未來將帶來煥然一新的市容與生活機能。但地主該如何在市地重劃的過程中,清楚掌握土地分配結果?台中市政府地政局推出的「158PLUS空間資訊網重劃土地分配線上查詢系統」,就在公開、公正、透明的陽光政治原則下幫上大忙。
來到位在大台中地理中心位置,鄰近中清交流道、環中路的第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區,由曾榮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建築師隈研吾所設計的巨蛋場館,正如火如荼興建中,完工後將進一步塑造台中國際城市形象,吸引更多大型賽事、演唱會到台中舉辦。
這個發展腹地廣大、人口成長潛力雄厚的區域,橫跨台中市西屯區和北屯區,是台中近期辦理的三大公辦市地重劃區之一,區內巨蛋等大型基礎建設,使第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區成為各界矚目焦點。
用市地重劃翻新市容,台中三箭齊發
所謂「市地重劃」是把一定區域內畸零、細碎不整的土地重新整理、交換調整,使重劃後的土地形狀方整、大小適宜,均直接臨路、可供建築使用。市地重劃,又可分公辦、自辦,自辦市地重劃是由土地所有權人自行辦理,而公辦市地重劃則由地方政府辦理。
「市地重劃將土地的地界重新整理劃定、整理,目的是為達到土地使用的經濟、便利與合適,也是實施都市計畫的方法之一。」台中市政府地政局長吳存金強調,開發後的土地能直接供建築使用,土地利用價值提升,土地所有權人也總是最關心何時能領到重劃後的土地所有權狀。
目前,除了第14期美和庄市地重劃區,台中市近期辦理中的公辦市地重劃區還包括第13期大慶市地重劃區及第15期大里杙市地重劃區。
第13期大慶市地重劃區,位在台中市南區、南屯區,周邊有中山醫學大學,區內台鐵大慶車站與捷運綠線大慶站共構,是台中市重要交通樞紐。市府透過公辦重劃方式開發,遵循在地歷史文化、生態綠廊、城市轉運架構開發規劃,發展具文化歷史底蘊、生態特色、醫療學術資源,既適合「移居」也「宜居」的大眾運輸村。
第15期大里杙市地重劃區,則是全國首例公共設施用地解編採跨區市地重劃方式辦理之開發案。區內公共設施用地因徵收補償經費過高,遲未徵收開闢,現況多做為臨時性使用,或是處在閒置狀態,導致大里市中心發展停滯,重劃後可取得公園、廣場、聯絡道路等公共設施用地,解決延宕多年公設保留地無法取得與開闢的問題,並創造土地所有權人、地方政府與公共利益的三贏局面。
全台首創重劃土地分配線上查詢,讓地主更理解市地重劃
在市地重劃的過程中,重劃土地分配是地主最關切的一環。為協助土地所有權人更了解重劃原位次土地分配內容,台中市政府地政局率全台之先,推出「158PLUS空間資訊網重劃土地分配線上查詢系統」,運用圖層套繪展示方式呈現按原有位次交換分合為形狀方整的各宗土地,將重劃土地分配結果資訊透明公開,並擴大地主查詢管道,進一步落實陽光地政的創新精神。
若要查詢,土地所有權人只需以案名、階段(草案階段或公告階段)、姓名、身分證字號等條件查詢後,在圖面即會顯示個人所有土地重劃分配的清單列表,可對土地所有權人的多筆土地逐一確認原始位置和分配位置,並檢視其持分面積、取配面積等資訊,也可搭配158PLUS空間資訊網地籍圖、都市計畫分區圖、航照影像圖等圖層,進一步套疊輔助檢視,充份掌握土地分配的位置、土地使用分區及現況。
「重劃分配在哪裡,E鍵查詢就明瞭」創新措施上路後,使土地所有權人更能清楚掌握土地分配結果。根據統計,第15期市地重劃區土地分配草案說明會中,地主提出意見的比例僅有2.65%,相較第13、14期市地重劃區均顯著降低。
提升行政效率、實踐陽光施政,照顧市民福祉
根據數據顯示,本項措施有效減少地主對土地分配結果的疑慮與異議,也省去地主到公告場所閱覽次數,以及相關人員套繪圖資解說的時間,提升整體行政效率,創造政府與民眾雙贏。
台中市政府一向秉持「貼近民意、誠心溝通」的「陽光施政」原則,在都市開發過程中,以公開、透明、公正的資訊揭露,力求保障地主財產權益,並推動各項創新措施與便民服務。吳存金局長指出,台中市政府地政局未來辦理公辦市地重劃區,將繼續推廣運用本措施,且嘗試在自辦市地重劃區導入,以持續精進市地重劃業務。
「不管是都市更新、交通建設、環境保護,或是社會福利,一定要透過積極的政策規劃和執行,成功提升台中市的市民福祉與城市魅力,讓台中成為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隨著各項重大建設動工啟用,將進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質與幸福感,為台中市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