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張忠謀自傳》下冊2024年底問世後,引起各方讀者諸多共鳴,時隔上冊出版26年後的這本著作,不僅是他親自撰寫的個人傳記,更是一本充滿領導智慧的企管指南。他從零到一打造護國神山台積電,書中披露的企業經營理念、領導哲學、用人智慧也成為經典。《遠見》邀請讀者書寫心得,並藉此再次與張忠謀展開不同形式的心靈對話。以下為讀者投稿精選好文:
拜讀張忠謀自傳上冊與下冊之後,關於張董事長的經營管理與領導哲學,身為公司的最高層領導人應具備負起重要決定的權與責,同樣地這樣做決定的權利與責任也適用在每個人領導管理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可自我反省每個階段的適任與績效檢討,對自己當責。
經營哲學也可用來檢視人生
自傳上冊與下冊書中以簡單的字句,真實的感情,白話的文字敘述張董事長從出生到交棒退休規劃,仔細精讀後,觸動我獲得最大的收穫是:
一、經營管理的領導哲學不是只用在經營一家大公司,更可用來檢視自己的人生,每個階段記取負面的教訓,刻骨銘心的痛苦改變了生命應有的軌跡,下一階段走的更謹慎,自己能過得更好的生活,也造就別人過上想要的生活方式。
二、透過張董事長在書中真實地訴說人生軌跡,不僅僅是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酸甜苦辣,以及經營管理台積電成功的模式,更是可幫助我回顧自己的人生自我管理,不斷地修正思考下一個階段。
三、培養領導管理的能力,日積月累的人生是好幾個階段組成的,仔細觀察不同人的品格視野與專業經驗,愈具備強烈事業心的人,愈強自律感之下展現出來的價值觀不同於平常人,我自己活在青壯年階段,回首自己從出生、少年、青少年與青年階段,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但一樣地曾經在青年時期感受經濟壓力時,大二時期打工補貼生活費用,省吃儉用地渡過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也清楚明白「社會是冷酷的,自己要爭氣」的硬道理。
仔細精讀完書中提及的觀念,我反省自我管理內心的脆弱,有檢討反省改正錯誤嗎?答案是有的;來得及更謹慎面對下一個人生階段嗎?改變的速度夠快嗎?自己將來的人生也可如此精采嗎?答案就是更努力找辦法突破來肯定自己了。
該修正就修正,即使回顧原點
透過自傳書中面臨經營管理遇到挫折感受的痛苦,甚至是錯誤的決定如何補救措施等,領導管理哲學不是口號,而是應該親力親為,實踐自己內心拿捏萬物萬事丈量的那一把尺,忠於原本初衷,本性如此使然,造就同樣身為台積人刻骨銘心的當責,為了自己的人生,還包含下一代的人生過上更期待更好的生活。
然而,張董事長一筆一字在稿紙上寫下自己的傳記,在書中可看到潤飾的軌跡,就如同領導思維力求精確地作出判斷,策略佈局心思縝密,該修正就修正,即使回顧原點,為什麼要這麼想呢?下一步執行去做了會發生什麼結果呢?預期結果可接受嗎?種種的前因後果想透了,就對自己負責任下決定,如此極高度自律的態度,自小學的時候培養謀生的打字技能,恰好在麻省理工大二時期感受經濟壓力時,透過打字工作補貼生活費用,獎學金與替教授作計算工作,省吃儉用地渡過大學與碩士學位的生活,以及後來面對兩次博士資格考榜上無名,自尊心與自信心忽然消滅,錯愕的心境是平常人無法體會,挫折的巨大壓力考驗自己不甘心,到後來半導體就業,再到史丹佛大學電機博士,人生的階段都在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循環渡過,一路上養成面對每個負面的教訓,都是刺激自己更努力向前的正面經驗.刻骨銘心的痛苦,讓自己心境轉換更成熟,舉凡在希凡尼亞外行人處理部門虧損、德州儀器二十五年的債還緣盡、通用器材公司的晶圓代工與經營顧問、工研院時期與命運的約會——台積電「專業晶圓代工」商業模式,不與客戶競爭以及客戶是我們的夥伴。
真正的領袖氣質不外乎將正面的經營管理價值觀,感染第一代半導體世代,傳承第二代、第三代以及第四代半導體應用世代,堅持高度職業道德與優質服務導向的技術領先、製造優越以及客戶信任,永續經營下去的人生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