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諾貝爾物理及化學獎,都出現人工智慧領域的得主,被認為諾貝爾獎也經歷其「AI時刻」。其中,化學獎共同得主哈薩比斯正是目前Google AI部門的CEO。他如何看待AI對生物化學、以至於整體科學的貢獻?人類治癒一切疾病的時間真的不遠了?
在重訓後補充蛋白質,為肌肉補充生長與修復所需的胺基酸,可能是許多人關於蛋白質最直接的聯想。但蛋白質在人體中的重要性遠遠不僅是增加肌肉量。
瑞典皇家科學院稱之為「生命體巧妙的化學工具」,蛋白質是多種組織、荷爾蒙、抗體、酵素的重要成分,控制及驅動許多化學反應,可說生命存續無法缺少蛋白質。也因此,若能設計、預測蛋白質結構,將為全人類帶來龐大益處。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便由開發出蛋白質設計系統的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克(David Baker),以及開發出可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的人工智慧科學家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及瓊珀(John Jumper)共享。39歲的瓊珀更是逾70年來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
現為Google DeepMind CEO的哈薩比斯表示,獲獎感覺「不像真的」,令他難以置信。但他一直認為,「如果我們能以正確的方式打造人工智慧,它可以是協助科學家的終極工具,協助我們探索身處的宇宙。」哈薩比斯說,「我希望AlphaFold是第一個例證。」
50年來的研究難題:解析蛋白質折疊結構
蛋白質通常由20種胺基酸組成,它們連結成長串,並摺疊成複雜的立體結構。除了組成的胺基酸內容,摺疊方式也至關重要。若未能正確摺疊成應有的結構,蛋白質可能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甚至可能產生毒性。
在研發治療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藥物時,找出潛在候選藥物可能與目標蛋白質結合的位置,也是設計新藥的第一步。因此,了解蛋白質的立體結構是相當重要、也具有龐大應用潛能的。
1960年代,美國生化學家安芬森(Christian Anfinsen)提出理論上可由胺基酸的排列順序,推斷出蛋白質的摺疊結構;安芬森也因此獲得1972年的諾貝爾生醫獎。1970年代以來,透過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立體結構,成為生物學家們的一大挑戰。
因為蛋白質的整體形狀,受到組成胺基酸的所有原子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影響。過往,光是要分析一種蛋白質的結構,就需要使用低溫電子顯微鏡等昂貴的技術,再加上數年的反覆實驗。經過近50年,人類才破解不到20萬種蛋白質結構。
AI模型AlphaFold成功預測逾2億種蛋白質立體結構
這個生物學漫長的追索,吸引了哈薩比斯的注意力。2016年,在「AlphaGo」擊敗人類頂尖圍棋棋士後,DeepMind將精力從棋局轉投蛋白質。在擁有理論化學博士學位的電腦科學家瓊珀帶領下,展開了AlphaFold計畫。
在已知蛋白質結構資料的訓練下,深度學習模型AlphaFold2在2020年發布,以前所未有的準確性預測蛋白質結構。至今已被190個國家、超過2百萬名研究人員使用,基本上完全破解科學家已測序的2億多種蛋白質結構。
2024年發表的AlphaFold3,更進一步地預測DNA、RNA等更多生物分子的結構與相互作用,不僅限於蛋白質。DeepMind亦在2021年成立新公司Isomorphic Labs,與製藥公司合作進行現實世界的藥物開發。
AI設計藥物可望在未來數十年內治癒大部分疾病
在8月接受Google DeepMind Podcast訪問時,哈薩比斯便已預測, 如果AI設計藥物可行,人類應該可以在未來10~20年內治癒大部分的疾病,副作用也能因個人化藥物減到最小。
但他對人工智慧的益處抱有更廣泛的期待。自幼為西洋棋神童的哈薩比斯,在磨練棋藝時開始思考「思考」這件事,以及可以如何優化思考的過程。他後續進修認知神經科學,此思路又與他長久以來對物理學的興趣結合,在人工智慧領域匯流。DeepMind成立的使命,就是要打造更多的「智慧」,來解決目前人類難以解決的挑戰。
哈薩比斯希望借助通用人工智慧(AGI,泛指達到人類水平的人工智慧)的力量,回答許多重要的基礎問題。例如,目前人類發展的物理學知識版圖中,仍有許多缺口,包括量子力學如何與廣義相對論共存、標準模型解釋的侷限等。
理想情況中,當AGI引領人類社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富足狀態,就能在其協助下,設計更精細的儀器、進行更大規模的實驗,探索這些難解的宇宙奧秘。
但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哈薩比斯認為科學研究會是人類專家與機器的協作。目前,AI可以協助證明假說,但還沒有能力提出原創的假說。問出所需的問題,提出適宜的假設,這些依然要倚賴人類科學家。
朝下一代「代理系統」邁進,Google DeepMind有自信展現優勢
在訪談中,哈薩比斯也指出,目前引起大量關注及討論的大型語言模型們,是由五、六年前研發的技術脫胎而成。即便眾人為它們找出許多創意的應用方法,這些模型具有諸多限制與不足。如欠缺分辨事實的能力(幻覺),也無法做長程規劃,基本上仍只是「被動的問答系統」。
哈薩比斯認為,能在現實世界中為使用者執行可達成目標的行動,會是下一階段的「代理系統」發展的方向。而這種代理與長程規劃的能力,正是DeepMind先前已在AlphaGo等遊戲代理中展現出的研發實力。
將模型在棋局中的規劃能力,拓展到日常任務的範疇中,是Google DeepMind目前努力的目標。哈薩比斯解釋,「你可以把它想成是結合AlphaGo與Gemini。」
相較於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有「深度學習之父」之稱的辛頓(Geoffrey Hinton)面對人工智慧崛起的戒慎態度,哈薩比斯認為自己看待AI風險的態度較處於光譜中段。他相信人類的創造力,有能力透過國際合作,以安全的方式打造出造福全世界的AGI。
超越炒作,堅定地走在科學方法的道路上,哈薩比斯認為成立於2010年的DeepMind至今進展軌跡相當不錯。2030年達陣AGI的目標沒有改變。他說,「要說(AGI)在下個十年就會到來,我不會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