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上有黑點點要丟掉嗎?不是發霉這些原因可以安心吃
原來大白菜上的小黑點並不是發霉!農業部解釋,大白菜葉梗上常見的小黑點,學名為「黑點病」或俗稱「芝麻病」,是十字花科蔬菜在生長或貯藏過程中常見的生理障礙,並非病害,也不會產生毒素,更不會影響營養成分,只要表面沒有腐爛或黴菌感染,是可以安心食用的。
原來,大白菜之所以會有黑點,原因可能包括氮肥施用量、採收成熟度、儲存環境、品種耐水性、以及土壤狀態,通常與這些因素有關。
舉例來說,大白菜本身品種如果耐水性比較差、或是栽種過程中水分管理略有狀況,當白菜葉片的銨態氮累積,會出現氧化作用,使細胞破裂,就會在葉片上出現一點一點的黑點,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的植物生理現象,在小白菜、青江菜等十字花科葉菜類上也會出現。

除了官方說明,資深菜販廖炯程也在臉書貼文分享多年經驗,自己每天凌晨兩點進貨時,葉面上就已經出現黑點,並未因運送或放置時間而變黑,顯示這並非氧化,而是從產地就存在的「自然現象」。
他強調,看到大白菜有黑點不必緊張,真正需要留意的,是內部已經悶壞、腐爛的「黑心白菜」,這種白菜外表看起來正常,實際切開卻發現葉心早已爛掉!
所以有些攤販會在根部劃刀或乾脆對切擺放,讓顧客一眼看穿內裡,自證菜的高品質。
農業部也提醒,雖說有黑點病的蔬菜可以吃,但如果看到的是大白菜葉梗或葉面出現「大片黑斑」或「褐斑」,就有可能是腐爛或感染黑斑病、炭疽病等病害,此時就建議丟掉、不要再食用囉!
好吃的大白菜怎麼挑?下一頁看看看原來2招保存也不怕大白菜鮮味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