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緬甸28日時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連距離震央1000公里遠的泰國曼谷都有施工大樓受影響而倒塌,據緬甸軍政府目前統計已有超過1700人罹難、3400人受傷,另還有300人失蹤待搜救。由於這次地震規模甚大,台灣又位於歐亞板塊邊界,地震專家也提醒,未來2周台灣也須慎防板塊能量釋放引發地震!
本次緬甸地震芮氏規模達8.2,為2024年至今規模最大的地震。台灣地震專家郭鎧紋說明,這次緬甸強震是印度板塊推擠歐亞大陸板塊所致,也會使鄰近的揚子地塊移動。由於台灣西部包括雪山山脈、嘉南平原及阿里山山脈,都屬於揚子地塊,未來2周要注意可能觸發規模6以上地震。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則解釋,全球板塊同屬一個平衡系統,當緬甸透過強震釋放能量後應力變低,其他地區的應力相對就會較高,就比較容易誘發地震,例如1999年的台灣921大地震前幾個月,土耳其也才發生過規模較大的地震。不過,由於地震會發生在哪個地區難以預測,台灣是否會有較大規模的地震仍要再多觀察。
本次緬甸地震芮氏規模達8.2,為2024年至今規模最大的地震。台灣地震專家郭鎧紋說明,這次緬甸強震是印度板塊推擠歐亞大陸板塊所致,也會使鄰近的揚子地塊移動。由於台灣西部包括雪山山脈、嘉南平原及阿里山山脈,都屬於揚子地塊,未來2周要注意可能觸發規模6以上地震。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則解釋,全球板塊同屬一個平衡系統,當緬甸透過強震釋放能量後應力變低,其他地區的應力相對就會較高,就比較容易誘發地震,例如1999年的台灣921大地震前幾個月,土耳其也才發生過規模較大的地震。不過,由於地震會發生在哪個地區難以預測,台灣是否會有較大規模的地震仍要再多觀察。
地震怎麼自保?最高原則:先求活命,再談逃出
地震堪稱地表最狂暴的力量,總讓人措手不及,地震來的時後到底我們該如何保命求生?除了平日將緊急避難包準備好外,更要當心過往了解的避難觀念,因為有些迷思,反而是害你陷入危機的頭號殺手。
勿躲在黃金三角
內政部消防署已經再三強調,其實「黃金三角」避難法則的觀念是錯誤的。許多專家指出,房屋搖晃時,可能造成大型家具移位,甚至是物品掉落砸傷人。我們無法判斷家具倒下的方向,因此躲在旁邊反而可能因此被壓住。
勿躲在冰箱旁邊
網路謠傳躲在冰箱旁邊,可以確保受困時有食物可維生。然而,大多數家庭的冰箱並沒有「固定」,地震劇烈搖晃時,反而可能先因為傾倒而傷人。 (編輯推薦:避難包怎麼收?專家親授,必看居家防震2對策)
勿急著衝出門外
事實上,當地震開始搖晃建築,一定會先發生東西掉落、傢俱位移、翻覆,如果在一般建築物內,應以就地避難為主,不要貿然衝去開門,盡可能以堅固的桌子,或其他具有防護力的物品保護自己的身體。
半夜被震醒,勿急著下床
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前組長林金宏認為,留在床上最恰當,避免慌亂起身可能會引發的危險。他強調,地震的應變要領應是針對可防護的狀況思考,防護重點是「避免被掉落物品、移位翻覆家具打到,並避免搖晃時跑動跌倒」。
勿急著跑出浴室
地震發生當下人若剛好在浴室,切記勿慌張!因為匆忙逃生的當下,反而可能因為地板濕滑跌倒、發生意外。專家指出,浴室中沒有大型家具或吊掛物,其實相對是較安全的地方。若在泡澡可將頭部低於浴缸邊緣,用手護住頭頸部。
內政部消防署提醒民眾,地震發生時應保持冷靜,切勿大範圍移動或急著想衝出門。
DCH抗震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 趴下(Drop)
- 掩護(Cover)
- 穩住(Holdon)
躲進桌下,採雙肘雙膝跪姿、頭部壓低,並雙手緊抓桌角,能相對保護自己不讓傾倒或掉落的物品砸傷、壓傷。若室內沒有堅固桌子,也可躲在較堅固的柱子旁,遠離可能傷害身體的物品,以低姿勢保護自己,尤其是頭部與頸部。
【早安健康.圖解健康】點我看更多精采圖解!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