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全国总工会近4年评选出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有32位毕业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多位企业负责人曾公开表示,职校培养的学生满足了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企业更喜欢任用综合素质全面的人,而不仅仅只是掌握实操技术,这样的员工适应性更强、发展前景更广。可见,职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成才还须先成“人”
学生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或心理障碍,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父母教育的不专业是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影响到了他们的技能学习、健康成长以及未来发展。
在当前教育体系下,相比普通教育的学校,职业院校在学生素质教育上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这既是对应试教育的纠偏,也是对家庭教育的补充。它们的突出贡献不仅在于为产业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更是在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更多合格公民,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如果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人”,那么技能教育将难以开展。这已然不是一道选答题,而是必须答好的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周建松表示,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兜底的教育。发展适应职教特点的素质教育,必须关注家庭、生活、身体、心理有困难的学生,使其实现共同成长,达到合格甚至更高目标。
为此,不少职业院校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11月13日,新华电脑教育院校开展心理辅导座谈活动 中国东方教育供图
中国东方教育旗下新东方烹饪、新华电脑、万通汽车等7大职教品牌的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多年,与第一课堂相互配合,高素质与高技能并重培养人才,形成了完备的教学体系。这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也消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感到很安心。
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德育中心负责人杨英明说,学校以学生“全人”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精神体系建设。学生有了目标与自信,学起技术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据了解,中国东方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根据学生兴趣禀赋开设特长课,开展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竞赛评优等具体行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良好行为习惯,发掘其特长自信。每个学生都有特长,通过发掘,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实现德智技体美劳协同发展。

2024年11月8日,中国东方教育旗下院校轮滑社成员正在展示精湛的轮滑技艺 中国东方教育供图
从各方反馈看,中国东方教育响应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推出的育人举措切实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和职业竞争软实力。
家校互联共育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这首先需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中国东方教育开设“家长课堂”,开展“青春期真相”等系列专题讲座,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建议,丰富家长教育知识,以家长成长提升家庭教育,取得了不俗成效。
中国东方教育以多种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合作育人。学校通过班级家校群、电话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孩子成长。老师还深入家庭家访,与家长共商教育策略。学校会邀请家长来校参加家长会、新专业发布会、学业汇报、学生表彰等活动,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玉光近日撰文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强化“五育”并举,建立健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高质量素质教育体系。
中国东方教育独创了“三教三训”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校纪教育,军训新生。每天晨训,在集合列队、喊口号、演讲等环节后,学生还会模拟职场操作,磨炼职场本领。内务训练则要求学生保持良好宿舍环境,养成整洁、自律的生活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而心理问题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中国东方教育将心理健康列入校本课程,定期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估,密切关注重点学生。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及时向心理老师反馈班级有心理困扰同学的情况,校心理健康中心及时为这些学生提供专业帮助。
安徽万通技师学院院长助理张凯星表示,“爱与责任”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孩子还处在未成年青春期,在学校,老师就是他们的“第一监护人”。
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走进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展示厅,中外饮食文化、炊具餐具、各大菜系等内容元素映入眼帘,文字、图表、实物、模型等一应俱全,令人仿佛置身饮食文化博物馆。在教学楼和校园环境设计中,饮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2024年12月10日拍摄的新东方烹饪教育学校的烹饪文化展厅 中国东方教育供图
想要获得长远职业发展,只是具备实操技能远远不够。中国东方教育深知这一点。为此,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学校还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增强他们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入学初,中国东方教育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包括阳光自信教育,详细剖析行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情况、未来就业方向与职业规划等,让学生了解自身爱好和需求,提早做好安排。
在日常教学中,中国东方教育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养成,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沟通、谈判、管理、服务、创业、写简历、面试等能力。
不仅如此,中国东方教育还加强美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学校开设了剪纸、陶艺、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课程,推动非遗进校园。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日益深化,只具备单项技能的人才在职业发展空间上将大为受限。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程真君表示,学校贯彻新华电脑教育创新推出的“π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宽知识、深技术”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将多个知识技能交叉融合,至少掌握两种专业技能。这一新培养目标旨在让学生实现一专多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目前,新华电脑教育建设了电子竞技与新媒体运营、数字电商、网络与安全运维、数字艺术设计四大专业群。学生通过职业知识和技术学习,都能够掌握至少两项职业技能。这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有多年职教经验的贵阳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老师曾莉莉发现,职校生擅长“在动中学”,而且能学得很好,不太喜欢坐在教室学书本理论知识。职业教育要符合职校生特点,没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很难待得住”。

2024年3月21日,新东方烹饪教育院校社团招新 中国东方教育供图
中国东方教育的学生组织了百余个社团,覆盖管理、兴趣爱好、专业技术、服务等领域,成为学生兴趣拓展、技能提升、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他们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感受喜人变化最深的是家长,他们发现孩子更加懂事、上进、阳光了。点滴变化,源于中国东方教育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在交谈中,许多同学袒露心声,很喜欢学校的氛围和老师的关怀,感受到了重视和温暖。
从规模上看,职业教育培养能工巧匠的作用不容小觑。正因如此,职业教育办好第二课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教育强国、产业兴国都具有重大意义。(曹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