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加碼領券限折
內容連載 頁數 4/5

幸好,在最近十年間,固然電子產品的功能一日千里,我們對人類生物學與歷史的知識也突飛猛進。《人類大歷史》希伯來文版於2011年出版後,科學家已經又給人類的家譜添上幾個新分支。2013年,在南非發現了納萊迪人(Homo naledi)的骨骸。在菲律賓呂宋島,則發現曾有呂宋人(Homo luzonensis)這種矮人居住,並在2019年公諸世人眼前。而在2021年,考古學家也分別在以色列與中國發現兩種可能的人類新物種。
 
我們除了得知有其他人類物種曾經存在,也多少瞭解了他們的生活種種,像是他們吃些什麼、生活有哪些舉止、甚至是會和誰發生性關係。我寫《人類大歷史》的時候,只有極少數小線索,暗示智人與尼安德塔人曾經混血繁衍,但現在已有更多證據,證明雙方曾有接觸交流。我們目前也知道,智人和尼安德塔人都曾與另一個神祕的人種有過混血,也就是在2010年發現的丹尼索瓦人。近來,科學家又發現了某個混種人類的遺骸,母親為尼安德塔人,父親則為丹尼索瓦人。
 
會說故事的動物
 
自從寫完《人類大歷史》以來,人類的故事已經又加入了許多其他的細節與轉折。但我想在本書闡述的重點,依然沒有改變:對智人最提綱挈領的一種看法,就是把智人視為一種「會說故事的動物」。我們會創造出各種關於神明、國家與企業的虛構故事,而這些故事就成了人類社會的基礎、以及生命的意義。我們常常會因為這些故事而殺人或被殺。但這樣的行為,不論是在黑猩猩、狼、或是其他有智慧的社交動物身上,都看不到。
 
人類比其他任何動物都懂得更多真相,但也相信更多的虛構故事。只有人類,會因為故事而互相殘殺。而我認為,要是真想瞭解人類歷史,就必須認真對待種種我們所虛構出來的故事,光看各種經濟因素或人口統計數字,絕對不夠。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為什麼德英兩國要兵戎相見?並不是哪方無地可住、或是少食缺糧,雙方在1914年都有足夠的土地可以蓋起房屋,供所有德國民眾或英國民眾居住,也有足夠的食物能夠養活自己的所有國民。然而就只因為雙方沒有共同相信的故事,戰火也就熊熊點燃。而如今德英之所以能和平相處,也不是因為雙方有了更多土地(雙方如今的領土都比1914年時來得更小),而是因為有了雙方都能相信的共同故事。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