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術思潮來看,漢魏之際重刑法之學,正始時期倡道家學說,到了元康之時則玄風大開,一些魏晉名士,即便談到儒家思想,也只是拉上儒學的旗幟而已。因此目前所謂魏晉「儒道會通」的研究,實際上大都是站在...more
精讀64卦、384爻,趨吉避凶,點解人生。 知天命、懂人事、測未來,一本讀懂經學之首。 本書以圖敘事,細述《易經》的由來典故,拆解卜筮規則,並以白話圖解方式解說卦義。 處於瞬息萬變不進則退的現代,...more
《近思錄》是依朱熹、呂祖謙二人的理學思想體系編排的一部著作,從宇宙生成的世界本體到孔顏樂處的聖人氣象,循着格物窮理,存養而意誠,正心而遷善,修身而復禮,齊家而正倫理,以至治國平天下及古聖王的...more
我曾以三句話描述《易經》:一,不學一定不會;二,學了不一定會;三,學會終身受用。《易經》是我們的文化之源,其中富含人生智慧。簡單說來,就是「觀察天地變化的規律,用以指導合宜的人生」。 ──傅佩...more
《傅佩榮的易經入門課》 我曾以三句話描述《易經》:一,不學一定不會;二,學了不一定會;三,學會終身受用。《易經》是我們的文化之源,其中富含人生智慧。簡單說來,就是「觀察天地變化的規律,用以...more
用漫畫解析《莊子》寓言的思維、哲學的天籟,讓你一看就懂! 蘇軾: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魯迅: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從李白、白居易...more
2024 年 6 月 1 日,首屆陽明心學國際論壇在香港舉行。此次活動以「從中國走向世界的陽明心學」為主題,雲集海內外學者,共同探討陽明心學的歷史意義、現代價值和世界影響。本論文集係是次論壇的成果彙編...more
為什麼晚上天會黑?是因為宇宙在高速膨脹。 太陽從東邊昇起、西邊落下,是錯誤的觀察。 我們的觀察與見解,常常會錯誤得不可思議,原因是有太多的框架束縛著我們。 打破自我中心、偏見思維、科學迷思及狹隘...more
1. 本編遵照 總統「整理中國文化遺產與改進民族習性」訓詞,摘錄經文,以闡揚三民主義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發揮民族精神。 2. 上編摘錄四書,編首冠 國父遺訓;下編摘錄五經,編首冠 總統言論;以明...more
1. 本編遵照 總統「整理中國文化遺產與改進民族習性」訓詞,摘錄經文,以闡揚三民主義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發揮民族精神。 2. 上編摘錄四書,編首冠 國父遺訓;下編摘錄五經,編首冠 總統言論;以明...more
面對名利、財富、生命,應該如何掌握陰陽平衡之理? 面對財色名食睡,為何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面對武力及修行又該如何拿捏取捨? 得道者又如何放下外界分別,實現內外和諧,修二為一呢? 且看《道德經》如...more
儒學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曾先後以先秦儒學、漢學、理學、心學與樸學等理論形態出現,他們都透過為實踐行動建立終極意義基礎的方式,各自回應了他們的時代。現在,面對西方現代性的挑戰,儒學在二十一世紀...more
本書的特色首先是擱置以往「中國思想」、「中國哲學」、「中西比較」、「中西對話」等既有的研究範式,回歸漢字自身的文本脈絡,探尋由漢字凝構而成的古典文本及其思維的形成過程,是否即已蘊涵某種「文本...more
20世紀中國一代哲人馮友蘭畢生的經典代表作 馮友蘭親自指導翻譯並認可的唯一版本 《中國哲學簡史》是作者在1948年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邀請,在美國賓州大學講學時編寫的英文教材。他將古今中外的...more
在共產黨史觀、國民黨史觀與台獨史觀外, 重新解讀歷史符號──「1949」 1949年10月1日中共建國,新中國建立。 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遷移台灣,新台灣從此誕生。 台灣海峽兩岸人民各有他們的1949,1949年...more
通過現代科技和社會事例,呈現老子科學新視角! 從多學科與實務的角度,特別是科技、工程等尖端領域,去理解、論述老子的成事方法、思維模式、廣泛影響,展示其跨越時空、民族、學科、宗教、政治、文明等...more
《周易》非占卜之書,六十四卦構建個體與環境之完整體系,吉凶悔吝蘊含對人平實之教誨。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總論《易經》的構成,與其中蘊含的哲學觀點。第二部分按個體存在之本、現實存在基本事...more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老子《道德經》在世界各地有五百多種譯本,是除了《聖經》之外,發行量最多的書籍,在德國就有一百多種譯本。 二千五百年過去了,現在我們所讀的老子《道德經》大都以王弼...more
《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經典。 傅佩榮教授自2021年11月起,在中國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講述《莊子》,立足原典,深入淺出,全面解讀莊子思想,本書根據原課程為基礎,加以補充修訂與改寫,全書共三冊...more
本書旨在探討《中庸》的形上思想,建立《中庸》道德形上學的思想體系。無論是形上思想或生活實踐,「中庸」都是儒家核心的價值觀。「中」,說明不易之道,取得永恆性的理想與價值;而「庸」,則為此永恆的...more
中國進入現代,碰到西方文明引發的全球性現代化浪潮,即有現代化轉型的問題,政治現代化是整體現代化方案的重要一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成立的中華民國受到十八世紀歐美現代思潮影響甚大,但這個突破帝...more
《易經話說天地》──以自然現象為門,進入《易經》的世界 自然現象與人文的橋樑 《易經話說天地》是一部試圖用全新視角解讀《易經》的作品,作者王定彰以自然現象為切入點,將《易經》的卦象具體化為...more
思想史的敘事重點不僅關注核心文本或代表人物的哲學觀點,還深入探討這些思想如何被形塑體現於特定的文化脈絡中,以及如何影響了當下或是後來的時代。簡單來說,思想觀念的發展並非單向度的過程,而是人與...more
天文考古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生的「生死學」。這種「生死學」傾向於「生生」。在儒家看來,「生生」的重心在第二箇「生」,側重於「死後之生」。這是儒家特有的辯證法。 在朱熹看來,喪禮、祭禮中,...more
本書引領我們從生活層面去了解孔子,將國學與生活環環相扣,架構成「生活論語」。 在孔子的《論語》中處處有生活裡可依循之軌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則融有《論語》之引領與反饋。 反覆閱讀《論語情》,...more
剖析《莊子》中的象徵寓言,巧妙轉化為生活中的哲理 幫助現代人在繁忙、壓力重重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衡 學說、理想、修德方式、對人生命運的思索 生動的敘述風格+幽默的筆觸,古典哲學也能如此易懂有趣!...more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more
《邵子易數》是宋代著名哲學家邵雍研究易理的著作,內容涉及河圖、洛書、易圖、易數等方面的內容,字字珠磯,述說詳盡,實為未來學與先知學,堪稱應用易學之鑰,是研究易學不可多得的資料。...more
清末的變局促使儒家傳統知識結構的絕對改變;台灣割讓日本以及五十年後的光復都讓台籍人士陷入巨大失落感,肇生「台灣」作為問學對象的衝動;新中國成立後,知識界多次遭到整肅迫害,也造成言禁之下種種扭...more
人人都盼望成功,而吸引力法則也是古今中外都適用的。不論如何適用,人生第一課依然是「認識自己」。 傅佩榮專精中西哲學思想,擅長以淺白的文字,闡述深刻的人生哲理。女兒傅琪媗長年研究易經,深受父...more
我們讀一切經典,絕非迷信復古, 而是藉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 以應對解決當代的問題。 《莊子》是一本奇書,也是一本好看的書。他用驚世駭俗的誇張語言,嘻笑怒罵的諷刺寓言,有時也假借古人...more
本書以南宋哲學家朱熹的窮理工夫論為研究對象,通過溯源式的檢討、理論本身的檢討、展望式的檢討等三個向度,探究這套修養論述的理論效力。 書中首先勾勒朱熹工夫論的輪廓並測定其要義,復探問這套理論...more
深入諸子學派,展現思想的博大精深 從文言文中汲取智慧的養分 解析古聖先賢的言行舉止 穿越千年歷史傳承而來的中華文化 【學習先秦諸子的智慧結晶】 本書是著名學者章太炎治學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凝聚...more
《淮南子》體系恢弘,然因其思想的多襲前修、駁亂龐雜,故自來罕受見重。本書擇採《淮南子》天文、地理、感應等三類記述,聚焦考建它們在周秦漢思想史之定位,並探索寓諸其中之王政旨趣,期能藉此,使《淮...more
本書以文王卦辭為綱,闡明六十四卦正義,助學者掌握卦象德性,達易道精髓。 聖人立象畫卦,以明天地,是循六十四正義,以成萬物德性,即言諸卦正德是也。 此德能學,則用卜筮決萬物,必成正義,而...more
This commentary on the Analects will bring you back in time to meet the Sage whose teachings on benevolence and integrit......more
★ 最有系統化的莊周思想入門讀物 ★ 天下第一才子書,才子必讀,欲成才者必讀! ■ 莊子——中國人兩千年來的心靈導師! 莊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歸真,鄙視功名利祿,求得自身的逍遙。在當今社會,有...more
「丹經萬卷,妙在《參同契》」,成書於東漢中末期的《周易參同契》是一部參合《周易》、黃老與丹鼎火候為一爐的丹經著作,在中國文化思想史和科技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融會漢代的《易》學、老學、...more
近世日本是幕藩體制的武家社會,而且沒有像同時代的中國、朝鮮那樣的科舉制度。因此,日本的儒者大多沒有穩定的身分地位,除卻幕府或諸藩延攬任用的儒者以外,多數儒者身居市井、鄉村,與一般庶民沒有兩樣...more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袁了凡畢生感悟和盤托出,毫無保留。 貫通儒釋道,淵博而淺易的國學典籍。 以原文為本,佐以白話譯文及知名法師的淺釋。 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說: 「我邂逅了中國400年前袁了凡寫的著...more
►先保全性命方能洗刷冤屈!狄仁傑「認罪」告發酷吏濫刑 ►當眾人皆輕賤質子子楚,呂不韋卻一眼認定「奇貨可居」 ►司馬懿假裝重聽又手抖,「糟老頭」終獨攬魏朝軍政大權 從古代智者的經驗中汲取力量, 應用...more
總結出十幾個核心問題:周禮、九州、五服制度、五德終始說、文質互補、夷夏之辨、大一統、改正朔、公與私、仁義觀、逍遙游、齊物論、禪宗公案等。從思想史演進與社會歷史發展的歷史語境出發,闡釋了其對中...more
你渴望逆天改命?還是與命運和解? Do you desire to resist fate or embrace destiny? 《通靈之王2》冠軍 易烊楓燧大師兄 著 沒有對與錯,只有選擇和代價。 我們的生命看......more
l 歷史上解讀易經的作品汗牛充棟,有一種角度從未有人試過,以故事解讀易經的智慧,用人人都愛看、都能看得懂的文學故事,將易經晦澀難解的奧妙,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這就是作家雪漠的一大創舉,也是易經...more
長期以來,道家思想在教育哲學上缺席,更何況是近二十年來因教育改革而提倡的「生命教育」領域。 儒、釋、道三家思想有「生命學問」與「實踐智慧」的特質,莊子內化老子的宇宙根源之道,而以「人」為主...more
《老子》《列子》兩部書是我國古代道家學說的代表性著作。道家作為一種思想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神農二皇,到了春秋時,老子總結先賢的智慧,提出了無為無不為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more
論語是一部人人必讀的書。中國幾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 儒家的思想為主,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即從文字方面來說,論語也是極有文學價值的。在寥寥幾個字之中,常常能描繪出...more
〈繫辭傳〉是《易經.十翼》中最純粹、最有系統的一篇,可說是《易經》哲學的靈魂。沒有它,我們幾乎無法突破包圍在《易經》外面的許多占卜濃霧,進而登堂入室,直探義理。歷來學者對〈繫辭傳〉的詮釋雖然...more
從未讀過《道德經》而又想讀的讀者遇到這本書最有福,雖讀之平淡如水,然而絕對會受益無窮。博學多聞之人讀這本書,會覺得這是用佛學解釋《道德經》,是一種學問方法,無咎無譽。研究過《道德經》的人讀此...more
我曾以三句話描述《易經》:一,不學一定不會;二,學了不一定會;三,學會終身受用。《易經》是我們的文化之源,其中富含人生智慧。簡單說來,就是「觀察天地變化的規律,用以指導合宜的人生」。 ──傅佩...more
明公啟示錄:范明公解儒學六藝--中華精英的蒙學教育3 儒學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究竟是何內涵,為何漢代七至十五歲的小學教育必須學習? 射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重要的是成功之道一套體系的表...more
唐君毅先生學通古今,享譽中外哲學界,是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本書輯錄他有關青年讀書治學及為人處世的一些短文,風格清新雋永,文字則淺易近人,讀者可以將其視為砥礪自身學行的人生小品。唐先生自言...more
本書別於以往自「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分論述,在視《莊子》為一部具系統性之文獻的詮釋原則中,透過基源問題的提出,以及無為修養的實踐,統合《莊子》義理之內在脈絡與諸篇之間的橫向連結,予...more
陽明先生的發言,六七成都是在《大學》文本的詮釋上展開,而且主要都是心學進路的工夫論觀點。由於陽明先生自己就是真實實踐,因此心地上對於儒家仁義之道體貼真切,每能貫穿經典深入情境呈現細節,這是他...more
——人生必讀書單—— 讀了鬼谷子才知道, 如果你遇到的是豬, 你不用跟他談思想, 因為他關心的是飼料! 成大事謀大略的智慧禁果, 縱橫天下的曠世奇書 商戰謀略、 職場權術、 政治角力之必勝指南! 本書特色:...more
儒學可大分為三期:其一為孔孟荀為主軸的先秦儒學;其二為宋明新儒學;其三即為今日所言之「當代新儒學」。其代表性人物有熊十力、梁漱溟、馬一浮、張君勱、馮友蘭、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以至...more
毓老師講學不同於受五四影響之學院派講學,學院派把華夏聖學視為「國故」,是死的學問,國學研究只是「尋章摘句的考證」,解說經書、子書、史書,好似解剖大體。毓老師講夏學奧旨,是把經書、子書、史書當...more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開山之作與主要源頭,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老子》一書雖僅五千餘言,可是歷代有關《老子》的著述,卻不下千餘種,一是其思想微妙玄通,深不可識...more
王陽明 (1472—1529),名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中國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陽明心學的創立者,被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傳統儒學的又一個高峰...more
● 思想史大家扛鼎之作 本書作者葛兆光是當代學術名家 ● 禪思想研究必讀之作 歷史、思想、文化意義等多維度解讀禪宗思想 ● 史料豐贍,深入淺出 一卷盡覽6—10世紀中國禪思想史的脈絡與演變 儘可...more
本書注釋詳盡,作者借鑒《史記》生動的史筆與文筆,讓讀者在輕鬆閱讀歷史中領略王陽明波瀾起伏的壯闊人生。 該書既有專業學術高度,也有通俗閱讀價值,是傳記作品中的創新之作。用通俗的文字寫作王陽明...more
★舒心怡情/回歸本真/修身治業 ★擷取道德經的智慧菁華,引領您體會清靜無為,洞察大千世界★ 本書從《道德經》中選取的兩百句精華,方便讀者隨時隨地在老子的生命哲學中汲取精神的糧食,淨化思緒,使心...more
四書者。孔門上繼往聖。下開來學。俾由格物致知。以自明其明德。然後推而至於家國天下。俾家國天下之人。各皆明其明德之大經大法也。前乎此者。雖其說之詳略不同。而其旨同。後乎此者。雖其機之利鈍有異。...more
易簡之道:儒道哲學的生命智慧 《易行天下》是一部由孔子降壇批訓,親自演義的天書,由蘇樹宗老師進行編述,周馥貞老師編審。本書詳細解析了《易經》的精髓,將古代晦澀難懂的文字解釋得深入淺出,讓現...more
本書之作,乃繼筆者《牟宗三儒學平議》之後而做,前書針對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之書,做牟先生對宋明儒學各家哲學理論詮釋意見的反思,本書之作,則針對牟先生對道家及佛教哲學詮釋意見的反思,在道家詮釋...more
本書為黃光國教授「中西會通四聖諦」系列的第一本──苦 「苦」如人患病,,即苦果,閱讀相關文獻的過程中,我才發現:曾經獨立將康德三大批判書翻譯成中文的牟宗三,對於康德知識論的理解竟然有著「系統...more
呈現在讀者眼前的這本書,展現道家哲學與當代政治哲學學者的深入對話。 鄧育仁教授提出的公民哲學,深刻地反思深度歧見等當代社會難解的核心問題,嘗試從故事地位、重新框束問題等途徑來進行深入反思。...more
戴輝源身為中華民國(台灣)外交人員,潛心研讀《易經》、詩詞、對聯等中華傳統文化,期望將其發揚光大,本書共分四章── 第一章「《易經》研習篇」:說明《易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例如為何是「買東西」...more
全球第一本 用漫畫解析萬物無窮變化的哲理, 讓你一看就懂! 《易經》,流傳五千年的中國文化遺產 《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祕的著作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占筮書,同時也是一...more
《畫說道德經》將老子《道德經》的81篇經文配以81幅詼諧有趣、使人眼前一亮的哲理中國畫,附以原文和作者的釋讀,加上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啟示,使本書通俗易懂,使讀者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獲得營養和...more
本書探討了道教智慧在現世生活中的應用,在啟迪讀者修心之外,又能讓更多的人親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閱讀本書,讀者自能從每則小故事中獲得相應啟示,將道教智慧運用於現實,令生活豁然開朗,也令博大精...more
通過對康德三大批判工程之通貫整體研究,論明康德建立的道德的宗教學說;本書工作在展示康德給出的嚴格推證,以闡明道德何以必然伸展至宗教。並且據此論明:康德三大批判漸次展開的一個哲學體系,也就是奠...more
本書主要以易經之應用層面為主, 歸納出修身、營造家庭、待人處事、從政治國與領導的智慧結晶。 ◎華夏文化圈,歷史最久,影響最深的經典,非易經莫屬,易經的哲學理論,涉及政治、歷史、人生、價值等哲...more
《翦商》作者、天才歷史學家李碩: 「謹以此書致敬重塑了中國的周文明!」 「像破案小說一樣好看的孔子傳!」 ──羅振宇(《羅輯思維》主講人) 周翦商,華夏新生。從大歷史與中華文明的角度,重新認識孔子 重...more
本書藉著談經與說法,將國學與生活生命科學環環相扣,架構成「生活論語」。 在孔子《論語》中處處有生活裡可依循之軌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則融有《論語》之引領與反饋。反覆讀閱《論語腦》,孔子「四憂...more
兩漢大儒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獲得漢武帝的認同,開啟了中國兩千年儒術獨尊的局面,同時影響到歷代政治制度,甚至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樣一位影響深遠的儒者,他的思想全部記載在《春秋繁露...more
兩漢大儒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獲得漢武帝的認同,開啟了中國兩千年儒術獨尊的局面,同時影響到歷代政治制度,甚至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樣一位影響深遠的儒者,他的思想全部記載在《春秋繁露...more
一起讀《大學》,開啟儒學之門! 一部《大學》開啟了儒學的大門,其實是開啟了修道之門,儒學的最高處就是道,修習的目的就是引人向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現實中所有的問題,源自於分別心,亦即是都源...more
讀通《中庸》,自然懂得待人處世。 一篇《中庸》也是代表了儒學的最高境界,開篇講中和,就是在講正心,這就是中華智慧之根。 對鏡觀心修守中,中庸即是致中和,然而孔子曾經感慨,「道其不行矣夫!」真正...more
在傳統社會中,「孝」是倫理道德的基礎。隨著時代的變遷,行孝的方式或有改變,但是隱於背後的孝道本質卻是歷久彌新。《孝經》乃是儒家闡發孝道思想的主要典籍,在十三經中字數最少,文簡義淺,人人易懂,...more
《反者道之動》一書,是杜保瑞博士這一年來繼《莊周夢蝶)之後,所撰寫的有關道家哲學研究系列的第二部著作。這本書是專論老子思想的。 回顧近二十年來,研究老子哲學的,頗不乏人。尤其是一九七三年冬...more
《南華真經正義》為陳氏見世著作中,唯一有系統性的注解《莊子》之著作,其作與同時期的莊子注疏家比較,陳氏之作以詮解《莊子》義理為主,與清代漢學風氣之影響,學者多以訓詁方法解《莊》,及晚清集大成...more
《底氣:掌握《孟子》7大智慧,活出坦蕩的人生!》 決定你人生的不是努力,而是底氣! 直擊職場人痛點,解答年輕人困惑,現象級課程《樊登講孟子》重磅集結! 「受益匪淺,簡單易懂,每一頁都值得深...more
當王羲之跟陶淵明都還沒出來混的時候, 偏安江南的東晉形成跟北方對立的局面, 「王」怎麼敢與「馬」共天下?淝水之戰到底該不該打? 所謂的魏晉風骨是真的整天縱情山水、不問世事嗎? 那是世族堂前的燕子還...more
◎探討戰國時期的各哲學派系及其思想 ◎論述孔子、孟子、荀子的倫理與政治理論 ◎研究古代文獻《史記》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分析儒、墨、道家等學派的基本觀點與爭議 透過對各學派的分析,揭開中國古代哲學的發...more
探索先秦時期學術思想,細述各學派核心, 分析百家思想的哲學觀點與精神文化, 結合古籍研究法,揭示學術發展脈絡! ▎學術的緣起 本書著眼於先秦時期豐富多樣的學術思想,探討其發展與影響,首先探討...more
1915年日本廣文堂孤本首現 備受中、日、韓等東亞儒家文化圈好評! 從家世到講學,一書盡覽陽明全生涯 高瀨武次郎深入解讀,全面詮釋明代思想家思想 【背景與意義】 本書由日本陽明學的代表人物高...more
通曉《孟子》成事法則,駕馭不確定的世界 看《底氣》學做人,讀《權變》學做事,現象級課程《樊登講孟子》重磅新作! 「人生要想成事,就狂讀這本書!」當當網100%滿分好評! 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more
《南洲翁遺訓》是西鄉隆盛的語錄匯編,也是西鄉哲學的精髓體現。西鄉隆盛深受儒家傳統思想薰陶,在他的這本遺訓中,最突出的一個主題就是「敬天愛人」。這個理念後來影響了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稻盛和夫,並成...more
本書定名為《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旨在經由道家經典的詮釋,闡發其深刻的哲學意藴,並關聯後新儒家的開創者林安梧所締造的「存有三態論」展開論述。 「存有三態論」取資於儒道佛三教經典智慧,融通...more
本書是近年筆者撰述的六篇儒學論集,於甲辰青龍之年出版,它的主題有:一、儒家陰陽思想之玄學與科學的雙元性闡釋;二、荀子深刻的知性理性表顯的知識和科學徼向之思想和論述之詮釋;三和四、朱子的理學形...more
從張橫渠、陳白沙、湛甘泉、羅整菴、王陽明等,到唐君毅、牟宗三、劉述先,本書通過考察諸位儒學大家的概念、義理與研究進路,詳細梳理了宋明理學到當代新儒家的發展脈絡。 宋明理學號稱難懂,如何才能...more
本書為中華道家世界協會、姜太公道場、中國文化大學於二○二四年九月十六日共同舉辦「第一屆姜太公世界道家論壇」的學術成果。本次會議邀請海內外學者探討道家文化及發表相關論文,內容包含姜太公信仰的傳...more
拙作書名予人有大言不慚的觀感,部分古代文化被許慎、朱熹等人 誤解、扭曲,甚至徹底抹殺為半真半假的劣質文化, 卻是無可否認的不爭事實。 孔子完美無缺的教育理念變成了,出不了家門的截癱教育。 ...more
《周易》大字國語注音本,讓你不求人,可自行卜卦,自助助人。 ◎《易經》用世並非光說不練的理論派,而是能具體運用在生活中,就讓本書帶你輕鬆入門。 ◎重新編排,更易聚焦,善巧方便,節省查證對照的...more
《原來莊子這樣說》 如何看待我們的潛能?如何透視生命的肌理?如何安放心靈?如何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如何讓夢想點亮人生? 傅佩榮教授鑽研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恍然大悟,原來莊子幾乎是古今中外哲...more
如何看待我們的潛能?如何透視生命的肌理?如何安放心靈?如何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如何讓夢想點亮人生? 傅佩榮教授鑽研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恍然大悟,原來莊子幾乎是古今中外哲學家裡面最聰明的,他的...more
★ 最有系統化的心學入門讀物 ★ 喚醒內心,修練強大的自我本心 西鄉隆盛:「修心練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曾國藩:「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梁啟超:「王學絕非獨善其身之...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