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從壁虎視角探索成長與冒險
曾品方(萬興國小圖書館老師、臺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陳素宜老師的作品一直深受孩子們喜愛,每次閱讀她的書,總能收穫知識,感受到溫暖的氛圍,並激發生態保育或人生哲學的深思。多年來,我一直都是素宜老師的忠實讀者。
《壁虎當家》這套橋梁書,不僅延續了作者一貫的生態觀察與溫馨風格,更以「雙軸線」故事情節展開,透過六隻壁虎的視角觀察人類家庭的互動,以及嬰兒從出生到週歲之後的成長歷程。壁虎之間的對話巧妙襯托出幼兒的成長過程,展現了創意十足的寫作手法。六隻壁虎初次登場時,透過取名字來彰顯每隻壁虎的特質,例如擅長唱歌的、愛美食的、喜歡思考的,還有勇敢追夢的冒險家。壁虎間的關係,有情真意切的夫妻、志同道合的朋友、特立獨行的思考者,形成了關懷互助的小群體。
每隻壁虎的角色鮮明生動,對話趣味盎然,加上活潑生動的插圖和每章故事後的「壁虎萬花筒」漫畫,讓這本書充滿吸引力,特別適合低、中年級的小讀者。
《壁虎當家》在教學中的應用,建議結合低年級「生活課」和中年級「綜合課」展開。六隻壁虎觀察人類生活,呼應「悅納自己、探究事理」主題;壁虎各展所長、互相扶助的情節則可強調「自我探索與成長、人際互動與經營」。此外,本書包含的生態內容也適合老師和家長帶領學生進一步探究,如到圖書館借閱更多關於壁虎的科普書籍,接力創作小漫畫;或以壁虎為主題訪問家人,各自分享看到壁虎的反應,新奇的動物行為,進行心得交換,寫下訪談感想。
《壁虎當家》適合融入學校生活課、綜合課進行班級共讀,也適合親子共讀、孩子獨立閱讀,是豐富孩子學習和激發好奇心的一時之選。
作者後記
我的奇妙室友們
這群壁虎住在我家,已經很多年了。我敢說,我們是老朋友了吧!
每天晚餐後,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總能看到那隻體型適中的壁虎出現。牠會從兒子的房間出來,沿著天花板的壓花條,經過鞋櫃上方,穿過時鐘背後的小隧道,迅速的衝過電視機上方,掠過我的視線,消失在窗簾後面。我猜,牠大概總是趴在窗臺上,遙望著一樓花園裡那欉常盛開的玫瑰花吧!還有另一隻壁虎,總是在女兒的房間裡「啾、啾、啾、啾」叫個不停。起初,女兒對這聲音感到厭煩,覺得像是在嘲笑人家;久而久之,她反而習慣了,沒聽到時還會有點想念。我們從未正面見過這位歌唱家,只偶爾瞥見牠快速躲藏的身影,牠的體型似乎比其他壁虎大一些。
除此之外,我家的書櫃角落還有兩顆小小圓圓的蛋,顯示這裡有一對恩愛的壁虎夫妻。而後陽臺廚餘桶附近的壁虎便便,更證明了我家的壁虎數量不少呢!
多年來,除了偶爾需要清掃壁虎便便外,這些小室友並沒有給我們添麻煩,反而為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觀察牠們已經成為我的一種消遣。當告訴別人我正在創作以壁虎為主角的故事時,他們都覺得很特別,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有人說壁虎很可愛,也有人在養壁虎;但也有人問:「你不怕壁虎嗎?牠們看起來好噁心啊!」
所以藉這個機會,我想為壁虎們說說話。
首先,壁虎對人類是無害的。傳說壁虎的尿有毒,會讓人的皮膚或口腔發紅潰爛,這是錯誤的。其實壁虎的尿是固體無毒的,與人體接觸不會造成危害。至於壁虎的外貌,是可愛還是噁心,就見仁見智了。像我這樣喜歡壁虎的人,會樂在觀察牠們;不喜歡的人,可以尖叫幾聲,但請千萬不要動手成為殺手啊!
人類常常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其他物種,比如把昆蟲分為益蟲和害蟲。蜜蜂訪花採蜜,為作物傳播花粉,讓果實成熟,還會生產蜂蜜給人類嘗嘗甜頭,因此是益蟲;而蝗蟲、蚱蜢吃掉人們辛苦種植的作物,減少收成,因此被視為害蟲。那麼當壁虎看著我們這些人類時,是否也該分辨好人或壞人呢?
寫到這裡,女兒房裡的壁虎又開始唱歌了,兒子房間裡的壁虎剛剛經過鞋櫃上方,夜間的熱鬧活動即將展開。
親愛的讀者,要不要去看看你家的壁虎都在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