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 電子書
影響台灣經典人物套書共二冊(良善經典格紋典藏版):馬偕牧師 從加拿大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馬雅各醫師 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影響台灣經典人物套書共二冊(良善經典格紋典藏版):馬偕牧師 從加拿大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馬雅各醫師 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 (電子書)

  • 定價:550
  • 優惠價:45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影響台灣經典人物傳記隆重問世
            大人物是怎麼鍊成的? 
《馬偕牧師:從加拿大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
《馬雅各醫師: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
  〜超人氣作家游常山、胡芳芳,聯手知名插畫家徐建國手繪創作〜
  本套書站在年輕讀者視角,真實且生動的呈現馬偕與馬雅各的一生,
     瞭解大人物是怎麼鍊成的,究竟是什麼形塑了他的未來?
馬偕不僅只是宣教師與牧師,他還是博物學家、探險家、旅行家、赤腳牙醫,他也是行醫放藥的慈善家。馬雅各,不只是醫師與宣教師,他還是台灣醫療宣教先驅、英國長老教會駐台宣教第一人、成立台灣第一間現代化西式醫院、捐獻台灣第一台印刷機、促成台灣第一家印刷廠與第一份報紙誕生、創辦台灣第一所中學、出版台灣第一本《台語聖經》,閱讀與思考馬偕與馬雅各,讓吾人驚嘆生命與生活的廣闊可能性。
展讀本套書是最美好的「成長禮物」。像一封跨世紀的情書,和青春世代一起,打開時空膠囊,從馬偕的生命故事中,看見一百六十多年前艱難晦暗的台灣風貌,結合人文關懷和虔敬信仰的溫柔和守護,超越語言與文化障礙,讓醫療宣教的光像一盞燈,照亮了不分時空的混亂與絕望,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與土地、時代、志業之間的關係,讓過去的愛與信念,滋養現在的逐夢養分,啟迪未來繼起的生命。
◆封面設計特色◆
本書封面選用「良善經典格紋」作為邊框設計的品牌識別與文創主視覺,以茲紀念影響台灣經典人物馬偕牧師傳記的出版。
「良善經典格紋」,係選用馬偕與馬雅各兩家族格紋,加上台灣及蘇格蘭兩地國旗色系,設計出象徵良善、真誠及堅韌的「良善經典格紋」(The Taiwan Scottish Goodness Tartan, TSG)。「良善經典格紋TSG」取其寓意:台灣(Taiwan)、團結(Solidarity / Scottish)、良善(Goodness)、大利好(Great Gain)而成。
「良善經典格紋」的誕生,呈現台灣、蘇格蘭、加拿大跨國文化多元共融共好的歷史,不僅是東西文化交流典範,也見證馬偕與馬雅各跨世紀的台灣情緣,以饗新世代的年輕讀者。


〜各界名家聯合推薦〜
黃偉哲
台南市市長
陳炳仲
新北市淡水區區長
蕭聰穎牧師
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
劉啓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樓醫療財團法人新樓醫院院長
梁唯真
雙連教會牧師
美國Drew大學基督教史博士
陳文輝
北投教會長老
朱忠宏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主任牧師
倪傑民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表
鄧元翰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
謝康雄
台灣良善經典籌備協會共同發起人
英國金安德森台灣代表
黃秋芳
小說家
黃愛真
教育部閱讀推手
林瑋
兒童文學作家

   《馬雅各醫師: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
    〜作家游常山、胡芳芳與插畫家徐建國獻給新世代的成長禮物〜
◆年輕世代最喜歡看的超人氣名人故事,老師與家長推薦必讀!
◆看大人物的成長故事,啟發孩子認識自己以及對未來的想像!
◆陶冶學生的品格與勵志典範,培養人文素養、生命教育最佳讀本!

本書六大特色
一、獻給新世代的影響台灣經典人物傳記:《馬雅各醫師: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以少年讀本的形式呈現。最特別的是站在年輕人的視角,真實且生動的呈現人物的不同生命階段,讓孩子們看看,這些大人物是怎麼長大的,究竟是什麼形塑了他們的未來?
二、重現馬雅各的青春與夢想,呈現馬雅各與台灣的跨世紀情緣,追尋他佳美的腳蹤,學習身為斜槓青年的冒險與創新,勇敢開啟蘇格蘭與台灣超過一百六十年的堅固情誼,馬雅各醫師不只是醫療宣教,也是啟迪民智、跨文化東西交流、深耕教育與創辦報紙的先驅。
三、讓讀者享受閱讀人物小說的樂趣,可以學到人物故事的寫作技巧。
四、在傑出人士的身上,確實有很多特質和精神,很值得孩子學習,奠定未來職涯選擇的重要觀念。閱讀經典人物故事《馬雅各醫師: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是孩子最好的勵志典範。
五、增進世界觀、多元文化與語文素養。
六、融入12年國教課程綱要—108課綱六大核心素養:
1)閱讀寫作力培養
2)自主學習、自我精進
3 )跨領域學習
4)系統思考、解決問題
5)溝通表達   
6)創新

〜各界名家・佳評如潮〜
馬雅各醫生:總是衝在前頭的「台灣第一」
黃偉哲
台南市市長
重現馬雅各醫師的青春與夢想
劉啓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樓醫療財團法人新樓醫院院長
好命學霸馬雅各醫生,奉獻一生愛台灣
朱忠宏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主任牧師
開啟英國與台灣百年堅固情誼
鄧元翰(John Dennis)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
東西文化交流典範:馬偕與馬雅各的台灣情緣
謝康雄
台灣良善經典籌備協會(TSG)共同發起人
英國金安德森台灣代表
交更多朋友,開更大眼界,做喜歡的事,預約更好的未來
黃秋芳
小說家
不只醫療宣教,也是啟迪民智、跨文化兩性平等的先驅
黃愛真
教育部閱讀推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游常山

1963年出生於出身桃園市龜山區山頂里稻農家庭,家族移民從福建漳州到新北鶯歌,為第九代移民,對農村懷抱深厚感情。目前是專業撰稿人,也是長照從業者,曾任天下雜誌主筆、遠見雜誌副總主筆。輔大大傳系畢業,美國猶他大學教育碩士(M.Ed.)。

五十二歲受洗歸於主耶穌基督門下後,仍日復一日讀經禱告、每週聚會、團契、靈修,祈求扮演世界的光與鹽,且渴求聖靈同在,恩典臨到,賜予寫作能力,立志以文字服事傳福音到地極,而不妄加人的意思。

對於前行者的典範極有興趣,特別是生命故事非常奇特的基督徒,遠從一千七百年前、公元第四世紀的聖奧古斯丁,近到對台灣福音傳播貢獻極大的蘇格蘭、加拿大長老教會的牧者群。很榮幸能撰寫《馬偕牧師:從加拿大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馬雅各醫師: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

胡芳芳

致力於撰寫與出版促進台灣與世界文化交流影響力人物的生命故事,特別是信仰、企業、醫學、藝術人文教育與社會趨勢領域的美好歷程,與全球的讀者分享。

現任大好文化發行人與總編輯,歷任商周出版副總編輯、天下文化、誠品閱讀、時報主編與行銷主管等職。著作:《馬偕牧師:從加拿大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馬雅各醫師: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大谷翔平:大聯盟傳奇二刀流》、《蘇顯達的魔法琴緣:音樂態度,決定生命高度》、《設計你的夢想:衣鳴驚人吳季剛》(以上均為合著)。信箱:[email protected]

繪者簡介

徐建國

朋友用怪咖、偏執、龜毛形容著我。堅持以手繪方式與閱讀者互動,持續在兒童文學這塊園地中努力耕耘的老農。喜歡自由自在,喜歡把時間留給自己,沒有任何社群帳號,老婆看不下去,替我開了一個粉專:「徐建國的夢盒子」。
 

目錄

《馬偕牧師:從加拿大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目錄
 
推薦序
呈現台灣與馬偕的跨世紀情緣/蕭聰穎  002
斜槓青年馬偕的冒險與創新/梁唯真  006
追尋馬偕牧師佳美的腳蹤/陳文輝  010
開啟加拿大與台灣百年堅固情誼/倪傑民(Jim Nickel)  014
交更多朋友,開更大眼界,做喜歡的事,預約更好的未來/黃秋芳  018
不只醫療宣教,也是啟迪民智、跨文化兩性平等的先驅/黃愛真  021
 
出版緣起東西文化交流典範:馬偕與馬雅各的台灣情緣/謝康雄   026
作者序勇者畫像—馬偕魂台灣緣/游常山  031
第一部   遠渡重洋:一切從福爾摩沙開始  045
第一章
人生大轉彎,從加拿大到台灣  046
馬偕一馬當先提出離鄉赴異地宣教申請時,並不被鼓勵,甚至還引來「過於自大」、「急躁的青年」等批評,對他的申請未予處理。馬偕並不氣餒,一心仍嚮往著要到遙遠的東方實現夢想……
第二章
挽嘴齒免錢:從「黑鬚番」到拔牙兩萬顆的偕牧師  068
「大家來看,這個『黑鬚番』會拔牙喔!挽嘴齒免錢!」在五股街上,少女張蔥仔跟在養祖母陳塔嫂身旁,聽大家吆喝聚集,要來看高瘦身材的阿兜仔馬偕拔牙。
第三章
叫我第一名!第一個信徒阿華勇敢來敲門  084
那天在基隆的市集上,馬偕與阿華走在大庭廣眾上,由於馬偕特殊的身形與臉孔膚色,每每引人矚目,要馬偕本人講台語公開做見證,並非難事,而這一次,想不到馬偕突然要讓阿華自己開場,用台語來對路人講幾句話,這怎麼可能?他嚇到頓時呆若木雞……
第四章
翻轉命運的寡婦:北台灣第一位女信徒陳塔嫂  100
禮拜結束後,陳塔嫂過去找馬偕牧師說:「我是一個住在五股坑的可憐寡婦,我過去拜拜的神明都沒有給我安慰,我對你講的道理很喜歡,相信你所講的上帝會給我平安。我會再來,並帶著別人來。」
 
第二部   這些事超級難,神啊!請祢幫幫忙  113
 
第五章
開拓噶瑪蘭,光靠一個人不可能做到  114
馬偕發現台灣的漢人與平埔族的牙齒都很不好,主要是因為瘧疾、嚼檳榔、抽菸所致,所以馬偕與學生們每到一個新的平埔族部落,最有效吸引族人的策略,就是帶著全套的拔牙設備與藥品,以及帶著《聖經》與讚美詩,直接到噶瑪蘭的各社進行醫療佈道。
第六章
「我認救主無驚見誚!」大龍峒野台戲詩歌佈道  126
由於馬偕蓄著一把大鬍子,很像戲裡演員的古裝扮相,這很有賣點,於是廟方和地方戲舞台的負責人竟然靈機一動過來邀請馬偕上台演戲。馬偕猶豫了一下,他想:「也好,可以與當場在地民眾打成一片,何樂不為呢?」
第七章
要有不凡的結果,來自你的不厭其煩:
開拓北台灣苗栗以北的教會  136
馬偕用自己一雙腳,看到需要就走過去;他和學生與信徒的腳蹤遍及苗栗以北,東達宜蘭、花蓮,來往於閩、客、平埔、高山原住民之間,可以說宣教之路都是一步一腳印、用腳走出來的。
第八章
好一座翡翠島!斜槓青年馬偕,為台灣引進九種蔬菜  149
「怎麼吃來吃去就是這幾樣菜?」馬偕來到福爾摩沙這個熱帶島嶼,除了氣候潮濕炎熱很不適應之外,還是覺得吃最不習慣,馬偕於是動了一個念頭,想要從別的地方運送一些新的蔬菜種子進來台灣種植看看……
 
第三部   性別平等的起點,男生女生讀書趣  163
 
第九章
從童養媳到偕師母,首位環球旅行台灣女子張聰明  164
張聰明堅持不纏足,只為跑得更遠;爭取到教會識字,不畏流言大膽嫁給馬偕牧師。婚後並不像傳統東方妻子隱居幕後,不僅跟著馬偕走遍台灣、邁向世界,成為第一位踏上環球之旅的台灣女子,更在加拿大以英文進行演講。回台後,張聰明陪伴馬偕牧師四處宣教、行醫、辦學,張聰明是台灣女權的起始點,是台灣朝向性別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第十章
馬偕牧師需要錢、更多的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182
跟隨馬偕牧師到處宣講福音,可以賺得溫飽,得到那個年代比較好而營養的食物,對台灣人還是很稀罕的,而且超有吸引力,消息傳開,願意跟隨馬偕的人自然就變多。然而,加拿大安大略省母會的錢如果匯過來稍晚一點,馬偕就阮囊羞澀了……
第十一章
戰火下重生:牛津學堂開課中  189
清法戰爭其實是馬偕宣教的「黑暗期」,連同自己創立的七間教會和牛津學堂都因戰爭造成損毀。戰後,馬偕向清朝當時擔任台灣省巡撫的劉銘傳索賠,獲得一萬兩銀元,教會與學堂才得以恢復原貌,牛津學堂終於再度正常辦學,重新開課。
第十二章
全台女首學:淡水女學堂  203
馬偕牧師從淡水出發終於到了噶瑪蘭,很不容易招收了三十四名平埔族女學生,他們的父母竟然都答應讓她們到淡水念書,「翻山越嶺,整整走了三天三夜,來回都是如此。」這是發生在一八八四年一月的事。馬偕在牛津學堂設校後的兩年再創設女學堂,可以說台灣女性求學之路的起步走,正是從淡水真理街出發。
 
第四部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
專注有價值的永恆事物,不虛度一生  217
 
第十三章
台灣變天!日本人來了,教友失蹤了  218
知道台北城整個被和平佔領,馬偕全家立刻束裝從加拿大回到淡水。回到牛津學堂,發現回加拿大不過二年已然風雲變色,尤其主日禮拜清算信徒人數,發現總共竟然有七百三十五位教友下落不明,可見台灣割讓給日本這件事,還是讓很多剛剛受洗的信徒陷入驚嚇,不敢承認自己是基督徒……
第十四章
有愛,才能無礙!馬偕被暴力攻擊  225
馬偕雖然儘量學台語、娶妻台灣人、想要融入當地,畢竟還是一副隆隼深凹眼眶,一看就是「番」的臉龐;以龍山寺三大姓家族的龐大勢力更是容不下他,「有三大姓就沒有耶穌!」他們開始買通地痞流氓專門欺負長老教會的宣教師,這一切都遠比在低度發展地區的番界所遇到的暴力事件,更讓馬偕憂心忡忡。
第十五章
用生命影響生命:馬偕女兒要出嫁  234
當時流行「女大不中留」,兩個女兒都到適婚年齡,再不出嫁就是老小姐了,尤其出身五股的偕師母更是急得不得了,馬偕則是認為婚姻是神許配的,人要敬畏神,靜候神賜予的終身伴侶,於是決定遵循《聖經》的指導:「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尋找基督徒女婿,人選在哪裡?遠在天邊或近在眼前……
第十六章
未完待續的終極夢想: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243
「遙遠的台灣是我所愛的地方,我最好的年月是在該島上消磨了的……我喜愛他的人民─漢人、平埔番和生番,我在他們中間走了二十年,宣傳耶穌的福音。為了要以福音教導他們,我不只一千次情願犧牲我的生命……我希望在那裡消磨我的餘年,我為主服務的時日完了之後,我將在台灣的海浪之聲所及之處,在搖擺的樹蔭下得一永眠之所。」─摘錄自《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後記   淡水往事  263
閱讀小學堂附錄1  班級閱讀教案與活動設計 黃愛真 267
閱讀小學堂附錄2  主日學教案  梁唯真牧師與師資群274
 
《馬雅各醫師:從蘇格蘭到台灣斜槓人生的冒險與創新》
 
目錄
推薦序
馬雅各醫生:總是衝在前頭的「台灣第一」/黃偉哲  002
重現馬雅各醫師的青春與夢想/劉啓擧  005
好命學霸馬雅各醫生,奉獻一生愛台灣/朱忠宏  008
開啟英國與台灣百年堅固情誼/鄧元翰(John Dennis)  010
交更多朋友,開更大眼界,做喜歡的事,預約更好的未來/黃秋芳  013
不只醫療宣教,也是啟迪民智、跨文化兩性平等的先驅/黃愛真  016
出版緣起東西文化交流典範:馬偕與馬雅各的台灣情緣/謝康雄   021
作者序以你的人生黃金三十年為尺度/游常山  026
第一部從蘇格蘭到福爾摩沙:
留下一綹金髮,暫別真愛  039
第一章
初抵府城的震撼教育─看西街事件  040
「請等我幾年,到亞洲宣教結束,我一定回來與你結婚!」馬雅各天人交戰暫別未婚妻。一八六五年,這位才二十九歲的學霸醫師從打狗初抵府城開設醫館一炮而紅,不到二十三天卻遭逢震撼教育,這就是知名的「看西街事件」……
第二章
驚喜發現豐富多元的平埔族  052
「平埔仔其實也有很多不同的族!」馬雅各在必麒麟的帶領下,去了西方人罕至的原住民部落,驚喜發現荷蘭時期的基督徒。行前萬巴德醫師提醒他:「會很熱喔,容易中暑!我們白種人習慣又乾又冷的氣候,打狗的氣候很容易讓我們生病的。」瘴氣、酷暑、霍亂,瘧蚊帶來可怕的瘧疾尤其致命,每一種疾病都威脅到水土不服的宣教師們的生命。
第三章
「真的有這麼神嗎?」︱
台灣第一間西醫醫館誕生與埤頭暴力事件  065
根據當時的醫務報告記載,眼疾與瘧疾是當時台灣南部最棘手的疾病,馬雅各醫師為了傳教所需,進行眼疾診療時都公開展示給家屬及旁觀者觀看,以顯示上帝的神蹟。一旁的家屬,因為從未看過西醫的治療,神情都十分緊張,有的人更祈求神明保佑,心裡盤算著如果能因此重見光明,或許真該來改信這個西洋神……
第四章
壯志回歸,府城醫館風雲再起  072
馬雅各不想被人看扁,再一次充滿了鬥志,一心想的是: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在打狗站穩後,決心雪恥,壯志回歸,重新回到府城,終於克服重重困難成立舊樓醫院。
 
第二部最強本土化攻略超展開:
培育宣教師與第一本《台語聖經》的奇蹟  083
 
第五章
傳承者的挑戰──宣教師養成班,招生中  084
當時還沒有神學院,所以這個新手高長是個特例。他個性外向熱情,只接受了簡單的訓練,就能到處去宣講;開拓時期,凡是十字路口人多之處,就是他的講壇(頗像現代的「街頭快閃」)。高長成了南福爾摩沙第一位宣教師,類比起來,近乎北台灣長老教會、那位加拿大來的馬偕牧師,所培養的第一位宣教師嚴清華、阿華牧師。
第六章
第一本說台灣話的《聖經》問世──
閩南語與羅馬字的神奇交會  099
身為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派到台灣的第一位宣教師,馬雅各一直有一個使命感:他要把英語的《聖經》,翻譯為台語,讓聽他宣講福音的台灣人能夠老少都懂,能夠用他們的母語閱讀《聖經》,這將成為一個重大的宣教里程碑。如今廈門音呈現的《聖經譯本》,就是馬雅各醫師與巴克禮牧師兩人接力賽跑完成的「聖書」,今天還在台灣流傳。
第七章
再度回到思念的福爾摩沙  109
為什麼馬雅各千里迢迢非要再度來台灣不可呢?他十年前千辛萬苦編纂成《廈門音新約聖經》,不曉得現在情況如何。現在很想親眼驗證台灣人(尤其是文盲),是否可以僅憑著二十六個羅馬拼音字母閱讀,可以毫無障礙?是否容易在長老教中學教授?
第八章
別鬧了!就是「零容忍」──面對鴉片的終極挑戰  121
從台灣回到英國的馬雅各,立刻站出來宣誓簽名反毒,呼籲禁止販賣鴉片給清朝與台灣。還土法煉鋼發展出一套「福音戒毒」的療程,最後這二百五十位成癮者有半數戒毒成功。如果有人戒毒成功,而且信主,馬雅各也願意讓他成為教會的幹部,例如第一批受洗的信徒高耀,原本不只自己吸食,還開鴉片館賺取不義之財。後來,高耀痛改前非在台南府城開了第一家西藥房「仁和堂」,以戒毒成功的過來人身分用福音戒毒幫助病人。
 
第三部見證台灣現代化的起步:
創辦第一份報紙與第一所中學  133
 
第九章
史上最強外送!馬雅各從英國捐了一台印刷機給台灣!  134
「用手寫的太慢啦!一定要有一台印刷機!」當時在台灣,無論是住在府城或是打狗的福爾摩沙百姓,絕大多數是文盲,這點深深震動了馬雅各。「這樣怎麼讀《聖經》呢?信仰要如何紮根呢?」他內心不斷搜索答案,最後結論還是要想辦法讓台灣人先好好讀書識字。馬雅各決定從蘇格蘭進口,自己認捐了一台印刷機。
第十章
一報在手,能知天下事──
台灣第一家印刷廠以及第一份報紙誕生  143
一八八五年,由第一家印刷廠「聚珍堂」所印製的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問世,背後最大功臣是巴克禮牧師,他接棒馬雅各擔任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創刊那天的發刊詞,用「白話字」與羅馬拼音雙語並列,讓當時台灣人只要用本地話語就能讀出來,老幼都能懂:「……可惜,恁本國個字真惡、少少人看會曉得。所以阮有設別物個法度、用白話來印冊……」
第十一章
首開台灣現代中學教育先河──
長榮中學歷經三個世紀、三個時代  160
「台南神學院就是大學(Toa-oh),那長榮中學就是銜接大學的啦!」跨過三個世紀的一八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也就是農曆的光緒十一年八月十三日,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長榮高級中學」開學了,當時的校名叫做「長老教中學」,是台灣第一所西式中學,迄今已超過一百四十年。這是一個傳自馬雅各、李庥、巴克禮、余饒理、甘為霖……一連串蘇格蘭宣牧團隊的領導菁英所共同打造、有著特殊使命的中學。
 
第四部為了更好的未來:
傳承福音夢想到全世界  173
 
第十二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朝聖之路─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與長老教會資料館  174
當你有機會來到台南市,不妨造訪台灣最早的教會:太平境教會禮拜堂,順道來長老教會資料館了解基督教在台灣的篳路藍縷歷史軌跡。一起穿越時空,進行一場朝聖之路的心靈大旅行,西班牙有一條全球知名的聖雅各朝聖之路,台灣也可以有一條馬雅各之路。這是人與人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甚至是人與神的對話。
第十三章
生子當如馬士敦──
克紹箕裘,在中國窮鄉僻壤醫療宣教四十年  195
父親的榜樣,讓馬士敦決定申請海外宣教,擔任亞洲地區的醫療宣教師。蘇格蘭的長老教會將馬士敦派去中國福建省永春縣的偏鄉,馬士敦承襲了父親的風範,立志來東方開啟民智、實現傳播基督福音的夢想,一生為了苦難的中國奉獻。
第十四章
馬雅各二世也來福爾摩沙──
「兒子接棒,當上新樓醫院院長了!」  207
一九○○年次子馬雅各二世來到府城,擔任台南新樓醫院的院長。從一八六九年馬雅各醫師首創的舊樓醫院,到一九三七年讓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校長來訪,時空經歷六十八年,三分之二世紀的滄海桑田,時代的巨輪轟隆轟隆過去,馬雅各父子二代的薪火相傳,接力賽的蘇格蘭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師的護持,南台灣救人濟世的醫療宣教事功,終於成為里程碑。
後記   夢想不設限,把兒子們都捐出來做公益  220
閱讀小學堂附錄1  班級閱讀教案與活動設計 黃愛真 224
閱讀小學堂附錄2  主日學教案   朱忠宏 232
 
 
 
 

詳細資料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哈利波特 1-7 ,全臺巫師、女巫敲破大釜期盼!電子書7/24預購,7/31正式上市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iPadOS14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