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
本書是汪暉教授有關“魯迅研究”的早期代表作,也是新時期以來從內在視野重新理解魯迅的典範作品之一。作者以頗具開創性的研究視角和理論範式,通過對魯迅的思想與文學世界及其相互關係的深入剖析,揭示出魯迅精神結構的矛盾性、複雜性和悖論性特徵,及其歷史“中間物”意識的深刻內涵和“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並以此呈現魯迅小說在敘事原則、敘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內容。
不同時代、經歷、觀點的人們對魯迅的理解呈現了不同的魯迅形象和魯迅世界,魯迅自身的複雜性更提供了對其多重認識的可能性。本書以魯迅精神的複雜性與客觀社會的描繪融合為核心,具有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本書曾在中國台灣、內地及韓國出版,現推出全新修訂本,首次補刊了1988年作者博士論文所附參考資料,並一併呈現了前三版的序、導論、後記和跋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