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好奇,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是否還有不一樣的教育風景?
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一位獲獎無數的熱血教師,
放棄都市公立高中的優渥環境,毅然決然前往資源匱乏的偏鄉服務?
在偏鄉高職任教,他面臨了哪些挑戰?又有什麼樣的體悟?
本書將透過師生之間的點滴故事,帶您感受教育最真摯的感動。
——專文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陳方濟 磐石高中校長
潘致強 國立旗山農工校長
蔡淇華 臺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林怡辰 資深教師、作家
洛洛老師 國中教師、作家
陳怡嘉 金石堂愛書大使、作家、教師
黃光文 暢銷作家、Super教師
黃偉翔 Skills for U 創辦人
楊元安 特教教師、作家
葉丙成 教育部政務次長
厭世國文老師
歐陽立中 「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蔡美瑤 臺東縣教育處處長
賴以威 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蘇仰志 雜學校校長
「帶著孩子快樂學習,為他們裝上夢想的翅膀,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意義。」
15年前,菜鳥熱血教師戴逸群在一段自我介紹中,提出他開放自由學風的教育理念,從此踏上了教書育人這條路。
這一路走來,並不平順。沿途他體驗到了「後母難為」的艱難坎坷,學生脫口一句「你沒資格當我們班導」,讓他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當老師,這條路能否繼續走下去。是學校教官的關懷和陪伴,幫助他找回對教育的熱情,走出初任教師的迷茫階段。
一紙家鄉天主教學校的聘書,讓他的教師生涯得到救贖。在那裡,他雖然因為在夜輔時播英文卡通訓練學生聽力,遭到家長投訴,被批評教學太過理想化,但後來獲得伯樂校長的賞識與支持,大膽嘗試許多創新的教學方式,也讓他接連得到教育大獎的肯定。
通過試煉階段後,他離開舒適圈,積極投入教甄,進入公立學校任職。喜歡和學生打成一片的逸群老師,以幽默風趣和有原則的個性,贏得了學生的尊重。不僅帶著學生一起腦力激盪,透過生動的角色扮演和演繹,奪下全國高中生英文簡報比賽冠軍;在園遊會上,他還跟學生(逸群人)合力生火烤香腸,烤到整個校園香氣瀰漫,把打火兄弟都引了來,讓學生學到許多課本中學不到的東西。
當理想中的開放自由學風,終於在班上開花結果時,一張「疑似惡性」的檢驗報告,卻讓他不得不緩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和價值觀。之後,大病初癒的逸群老師選擇請調偏鄉教書,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
來到旗農,他走進宮廟家訪,深入了解學生休學的原因;他自掏腰包幫學生支付檢定費用,重新點燃學生對未來的希望;他陪著學生走出網路霸凌的陰霾,逐漸找回原有的自信;他鼓勵贊助學生參與班聯會選舉,引導學生用合作取代對抗……,甚至在學生畢業時,「一日為師,終生保固」是他送給他們最棒的禮物。
在這本書中,逸群老師將他教學生涯的點滴寫成故事,分享他與學生真誠互動的每一個瞬間。這些故事不僅是記錄了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也描繪了一位老師在教育路上的堅守與蛻變。即使在教學生涯前半場已取得諸多成就,他仍決定用一生功力陪伴高職學生,翻轉偏鄉學子的命運。他說:「感謝當初的選擇,期待下半場更加精采的旅程。」
各界感動推薦:
戴老師從私立學校、教甄、公立學校、罹癌覺醒,到現在走進偏鄉高職,用生命喚醒生命,用專業創造孩子眼中學習英文的閃閃動機,精采生命之書,誠摯推薦。
——資深教師、作家 林怡辰
在書中,能夠強烈感覺戴老師在教學生涯中的熱情與創新。他用溫和而堅定的力量,營造出尊重、快樂,也有學習成效的班級氛圍。這些「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值得你打開此書深刻體會。
——國中教師、作家 洛洛老師
早在推薦逸群參加評選,成為台灣最年輕的杏壇芬芳獎得主時,我就知道他不會只滿足於把課本上的內容轉譯給學生,而是想要玩點大的!……恭喜亡牌教師再有新作發表,也期許繼續斜槓,為廣大苦於英文的學子點燃希望的明燈!
——磐石高中校長 陳方濟
好久沒有讀到這麼令人感動的書了!
——暢銷作家、Super教師 黃光文
這不只是一本描寫教育現場對話的書,更是教育工作者的日夜自我叩問,隨著豐富許多孩子們的人生,也厚實了自己的生命,記錄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成長軌跡。
——Skills for U 創辦人 黃偉翔
戴老師的文字,能為挫折的老師們,帶來溫柔的力量。
——特教教師、作家 楊元安
每一篇故事都讓人感動,無論是從學生的角度還是教師的心聲,都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價值。這本書是一場充滿啟發與反思的閱讀之旅,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讀者細細品味。
——教育部政務次長 葉丙成
教育這條路,走在上面才能體會是天堂,還是地獄(或是更糟糕的地方),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複雜心情,都在這本《老師的第八節課》了。
——厭世國文老師
我曾是高中老師,知道當老師有多不容易。我佩服逸群的「真」,他既寫理想,也寫困頓;我敬重逸群的「善」,因為世界若冷,他用善良來暖;我佩服逸群的「美」,即便他遇到教育現場的種種挑戰,他仍溫柔堅定,引領學生朝美好未來前進。
——「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歐陽立中
最精采的人生故事,總是峰迴路轉的。在教育風雨路上,逸群老師告訴我們:和他一樣堅持下去,條條都有各自的精采。
——國立旗山農工校長 潘致強
戴逸群老師以創新教學,用愛心與科技激發學生潛能,為偏鄉教育注入新活力,值得一讀。
——臺東縣教育處處長 蔡美瑤
讀完戴老師新書《老師的第八節課》,會深深認同,這本書就是戴老師從老師成為大師的修煉之書。這本書充滿跌宕起伏的故事,太精采了。
——臺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蔡淇華
一位透過身教、言教來影響孩子的老師。從戴老師身上,我看見了當年教導我的老師身影。
——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賴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