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來台作家
明代春秋著述考(下冊)
  • 定價:570
  • 優惠價:9513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8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明代春秋學歷來為文人所輕,學者往往以此時期為歷代經學最衰微,最觀無可觀的時代,致使得明代三百年來所積累的龐大文獻資料只能無聲無息地躺在各大藏書機構中,供人憑弔懷古之用。本書經歷數年的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鉤沉索隱,共輯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世者375部,故於本書排版完成後,公諸學術同好,亦不枉撰寫初衷。     
 
本書特色
 
  本書經歷數年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羅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佚實際情況統計及說明,提供學術研究同好者詳實之資料索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穎政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職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文理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經歷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助理教授、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新竹教育大學講師
 
  著作(專書及期刊論文等)
  專書
  《明代春秋學研究》
  期刊論文
  〈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標準〉 
  重要事蹟
  榮獲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優秀教育實踐工作者、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臺灣中央大學研究傑出獎學金
 

序言
 
  明代春秋學歷來為文人所輕視,學者往往以此時期為歷代經學最衰微,最觀無可觀的時代,甚至直接認定無須進行研究,使得明代三百年來所積累的龐大文獻資料,只能無聲無息地躺在各大藏書機構中,供人憑弔懷古之用。筆者曾在南京圖書館調閱明代李事道《左概》、朱泰禎《公羊穀梁春秋合編附註疏纂》二書時,因此二書並未拍攝微卷,亦沒有複印件,故只能翻閱原書,此二孤本在歷經五六百年的歲月侵蝕,每翻一頁,書屑頻頻落下,深怕動作大一點,此孤本就盡毀我手。又在臺北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調閱明代《春秋》資料時,館員時常訝異地說,這批文獻自遷臺以來,你是第一個調閱的。這些筆者小小的記憶事件,或許也可以稍稍看出這一時代的經學研究在目前學術界所受到的輕蔑忽視,甚至是漠視的情形嚴重到何種地步了。故而筆者反思,這批龐大的明代《春秋》文獻,如果沒有一份目錄加以囊括整合,收到以簡馭繁的效果,殊為可惜。所以在本書研究期間,每查到一份資料,便一筆一筆的登錄,但變化往往超過計畫,沒有想到明代這一階段的文獻竟然多到超過我的預期,以致於這份目錄最後竟然編成一書有餘。當初筆者在進行《明代春秋學研究》時,本沒有規畫去處理這些散落各地的資料,但文獻探索逐漸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卻令筆者也無法置之不理,故而這部目錄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查訪,對於相關人物資料、書籍狀況都進行了交叉考證,其原因就在於明清許多地方志,甚至是現代的目錄,往往對其人或對其書並無進行複核,以致盡信書而偶誤。如明代以後至清代的藝文志,偶爾會參雜進宋代、元代, 甚至是清代人的著作, 像雍正《浙江通志》將鄭與曾《春秋列國記》歸於明人中,但實為宋人。《經義考》將黃智《春秋三傳會要》列於明人之中,亦為宋人。而現代坊間的《十三經著述考》也有此失,如汪泩《春秋比義集解》、丁步曾《春秋會解》、胡應蟾《春秋闡義》、王修通《春秋闡易》、饒鳳書《春秋聯珠》、應霈《麟經集解》、李峻《麟經指要》、畢茂昭《麟經紺珠經擷腴》、趙恒祚《春秋同文集》皆列於明人之中,但這些人卻是實實在在,毫無疑問的清代人。又如劉敞《春秋文權》、洪皓《春秋記詠》列在明人,但卻是宋代人。由此可見, 確實有必要重新檢視一番。再者,從數量上來看,《明史.藝文志》收錄有一百三十一部,朱彝尊《經義考》標明存世者一百五十七部,亡佚者四十四部,有書而未見者七十部,《四庫全書總目》收錄六十八部,但多是只存其目,真正收錄的也才二十一部。據筆者這幾年的鉤沉索隱,共輯得明代《春秋》著作一千一百五十七部,存世三百七十五部,亡佚七百八十二部, 這個數量相較於《四庫全書總目》來說, 館臣實際見到的文獻比例,佔不到整個明代著作的百分之六,如此其評價明代經學的可靠性似乎就有信度與效度的問題存在。
 
  這一部《明代春秋著述考》歷經筆者數年的爬梳整理,但勞心勞力的結果,可能因這類書籍僅僅被歸類為書房案頭上隨手檢閱的工具書之流, 既少有學術成就,又無甚閱讀市場,導致永遠無法提供給學界利用,故藉此撰寫之際,一同公諸同好,亦不枉撰寫初衷。最後本目錄能完成,要感謝〔臺灣〕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國家圖書館、傅斯年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高雄師範大學圖書館,中央大學圖書館、成功大學圖書館。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南京市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廈門大學圖書館、杭州市圖書館、重慶市圖書館、甘肅天水市圖書館等等,都為本目錄提供了許多協助,在此一併致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114228
  • 叢書系列:經典文苑
  • 規格:平裝 / 428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正德元年至嘉靖四十五年(明代中葉:1506-1566)(續)】
 
《春秋合傳》六卷 葉崇本撰,〔佚〕 
 
葉崇本,萬曆時期,江蘇高郵,字元符,號象罔,據嘉慶《高郵州志》云:「葉崇本,字元符,號象罔,先世以軍功隸籍高郵衛,兄弟四人皆博學。長兄榮,本字光宇,登神宗辛卯賢書。崇本尤穎異,鍵戶讀書,博涉經史,所著《春秋合傳》六卷、《問棘躗言》四卷、《易經講意》三卷傳於世,詩文盈篋咸手書,卒時年僅三十九,常自識曰:『比淵坐忘多七歲,似玉知非少十年』,其明死生大故如此。」(卷之十)
 
案:嘉慶《揚州府志》著錄。
 
《春秋書法指南》 紀彤撰,〔佚〕
 
紀彤,萬曆時期,山東章丘,生平失考。
 
案:道光《濟南府志》著錄。
 
《公羊墨史》二卷 周拱辰撰,陸時雍、張履祥評點,〔存〕
 
周拱辰,萬曆時期,浙江桐鄉,字孟侯,號東海漁逋,據光緒《嘉興府志》云:「周拱辰,字孟侯,順治間貢生。擅詩、古文,與陸時雍交好,詩文相當,而才情過之,著有《莊子影史》、《離騷草木史》、《聖雨齋詩文集》。」(卷六十一)
 
陸時雍,1633前後,浙江桐鄉,字昭仲,號澹我,據光緒《桐鄉縣志》云:「陸時雍,字昭仲,號澹我,皁林鎮人。祖明見《義行傳》。父吉見《宦蹟傳》。昭仲工詩文,尚氣節,髫年游泮,試輒冠軍。里有殺人,中人者白之縣令,聲頗慷慨,令目懾之,昭仲推案起,竟去不顧,令慙謝事得直,遠近頌義無窮,而昭仲深自韜晦,閉戶讀書自若,以父三為長吏,貧至不能轑釜,每下第輒噭然而哭曰:『孺子雍而忘,而父之食無糜乎?』知已為之流涕。性不耐俗,人多避之,獨與周拱辰友善,各以千秋自命。崇禎間天下多故,詔舉巖穴異能之士,昭仲與焉,然終不遇,久留京邸,館順天府丞戴澳家,澳以事被劾,援昭仲為證,並逮之卒於繫所,嘗館於錢店渡沈氏,即楊園外家,故楊園從之受業,每聞講《易》,即晝夜把卷沈吟,著有《讀易筆記》,並於歿後為之傳,惜集中此篇已佚。昭仲著作甚富,見《藝文志》。」(卷十三)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電子書動漫節|熱門動畫原作、超人氣漫畫✕輕小說,全面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社科套書展
  • 城邦集團展
  • 三采童書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