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藝術節
陌生的兄弟: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史初探(1949-1965)

陌生的兄弟: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史初探(1949-1965)

  • 定價:580
  • 優惠價:79458
  • 優惠期限:2025年08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中國和民主德國的關係從何時才真正可以算是步入「蜜月」期?
  民主德國為何在中印邊界衝突問題上不支持中國?
  所謂的「一個大家庭內的平等」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平等」?
  面對民主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反華浪潮,中國是如何應對的?
  中國與民主德國在20世纪60年代決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本書試圖梳理1949—1965年間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的主要發展線索,提出並分析這一時期兩國關係發展過程中的特點,最後將其視為研究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關係的一個個案,嘗試對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結構作一番理論性的思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君
 
  上海人,2004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進入本科基地班學習。2008年免試直升本系世界史專業研究生(碩博連讀)。2012~2013年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學。2015年取得冷戰國際史專業歷史學博士學位後,進入歷史學系任教。現任歷史學系、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參與承擔20世紀世界史、冷戰國際史以及德國史相關的教學工作。在《德國研究》《中共黨史研究》《史林》等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若干.
 

目錄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
第二節 研究的對象、現狀及史料
第三節 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初識:友好關係的建立(1949—1955)
第一節 1951年度貿易協定的簽訂及其後果
第二節 “東柏林事件”與中國對民主德國的援助
第三節 承認“兩個德國”與《中德友好合作條約》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熟絡:親密同盟的形成(1956—1958)
第一節 蘇共二十大後中德兩黨的應對與交流
第二節 “北京—潘科夫軸心”的形成?
第三節 中德在外交戰略上的互相助力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衝突:意見分歧的浮現(1959—1960)
第一節 1959年中德關係的成果與隱憂
第二節 民主德國在中印邊界衝突上的立場演變
第三節 中德意識形態分歧與矛盾的公開化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交惡:兄弟之間的決裂(1961—1965)
第一節 修建柏林牆背景下的中德關係
第二節 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反華與中共的應對
第三節 搖擺於“鬥爭”與“緩和”間的中德關係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結構的再思考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4593570
  • 叢書系列:冷戰年代的世界與中國
  • 規格:平裝 / 250頁 / 16 x 24 x 1.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簡體館夏日閱讀季】浪漫小說│動漫插畫│可愛手作,精選2本75折,3本7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旗標年中暢銷展
  • 九歌全書系
  • 今周刊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