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加碼領券限折
圖解AI :從計算機的誕生到超越人類智慧的AI(彩色版)

圖解AI :從計算機的誕生到超越人類智慧的AI(彩色版)

図解でわかる 14 歳から知っておきたいAI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AI,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未來?
  而人類,能夠控制AI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嗎?
 
  人類,究竟需不需要恐懼AI?
  AI是敵,還是友?是能一起共存,還是必須互相消滅?
 
  本書從AI的誕生以及到未來的視角,在機器人、思想、技術以及人類社會等之間的關聯,做了全面性的解說。
  AI是如何誕生於這個世界上?
  在AI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危機與阻礙?
  AI如何變成實體的機器人,甚至可以取代人類的工作?
  如何才能不被AI淘汰,保有人類的競爭力?
 
  AI考慮的事情是「所謂的人類是什麼」?然後才去考慮「自身究竟是什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InfoVisual研究所
 
  於2007年由代表大嶋賢洋為中心開始活動,致力於開發新的視覺內容,由數名編輯、平面設計師和CG創作者共同參與。
 
  InfoVisual研究所參與製作的作品包括在《周刊郵報》雜誌上連載的《因為這樣才熱銷!》(東京書籍)、《守護家人!! 除去放射性物質的三餐》、《超圖解! 現代的飛彈》(綜合圖書)、《圖解 戰鬥機》、《圖解 伊斯蘭世界》(日東書院本社)、《超圖解建立日本產業的8位魅力經營者》(famima.com)、《超圖解 最好懂的基督教入門》(東洋經濟新報社)、《圖解 智人的秘密》、《圖解 從14歲開始的金錢的說明書》(太田出版)等。
 
譯者簡介
 
李雅茹
 
  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曾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分別赴日本與美國擔任交換學生,喜歡學習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多益成績為980分,日檢1級合格。
 

目錄

序言
大圖解知道AI的所在地:經過五個時代的試驗錯誤後,人工智慧展現的明天

第1部 AI與機器人的歷史
1 夢想實現人工智慧的四位科學家的樂觀論及其挫折
2 冷靜下來的科學家們試圖藉由專家系統東山再起
3 在AI嚴冬時代默默進化的機器學習開始在商業的實用化
4 深度學習的出現將AI再次帶上舞台
5 將人類的大腦電腦模型化,前方等著的是「強AI」
6 不斷進化的AI將會對我們的明天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2部 AI的基礎知識
1 機器學習:將大量數據進行分類與整理,是AI「機器學習」的開始
2 深度學習:模仿人類大腦機制的「深度學習」時代
3 言語的認知:電腦理解人類的語言「語音/語言辨識」正是AI研究的基礎
4 大數據:AI的實力,是透過超級電腦和「大數據」的結合來發揮
5 車的自動駕駛:車輛透過擁有AI的「眼睛」,開始邁向「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
6 車的AI化的未來畫面:汽車的AI完全自動化將與電動汽車化共同到來
7 超級電腦:大數據分析不可或缺的「超級電腦」宇宙規模程度的進化
8 超級感測器:擁有了高精度「3D感測器」的AI突然開始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9 機器人:日本和歐美的「機器人」開發起源於不同的思想
10 類人型:日本的類人類機器人象徵ASIMO的進化及其極限
11 戰爭機器人與和平機器人:當機器人擁有了AI的大腦時,日本和美國是否會再次走上不同的道路

第3部 因為AI而改變的工作
1 公司的改變:透過導入AI和機器人,糖果公司會如何改變?
2 AI得意的工作:AI是否威脅到人類的工作領域?會消失的職業與不會消失的職業
3 醫療①:醫院將會這樣改變醫療大數據與服務業的融合
4 醫療②:AI將全面整合個人與地區醫療,提供先進的醫療服務
5 自治體:微型國家的官方機構到地區服務單位地方自治體也終於開始關注AI
6 農業:由於AI的導入產生最大改變的竟是農村?加速發展的智慧農業
7 土木/建築①:在土木/建築的現場,借助AI實現智慧建設
8 土木/建築②:土木現場的人手不足和技術傳承可以透過AI的自動化和機器人化來解決
9 工廠:從工業機器人導入到AI無人工廠的趨勢正在加速
10 服務業:飲食/零售等接待服務行業透過AI化解決人手不足和排隊問題
11 金融①:AI在1秒內執行的小額貸款結算系統的未來
12 金融②:金融業最容易被AI取代的原因
13 物流:物流行業的AI化將帶來超越解決3K的結構變化
14 照護:高齡照護現場迫切需要的是AI排泄輔助機器人
15 安全:AI安全社會與監控社會的界限在哪裡?

第4部 AI與人類的未來
1 奇點的到來將使人類與AI融為一體?
2 AI會導致人類滅絕?奇點的危險性
3 描繪AI未來的小說①從古代的人造人到工作機器人
4 描繪AI未來的小說②人類與AI從對立到共存,最後融合
5 電影中描繪的機器人和AI一直領先於現實科技
6 對於AI進化的警鐘是為了什麼而鳴響的
7 AI自主武器和網路攻擊將改變戰爭的方式
8 詹姆斯.P.霍根的《昨日的航行》解讀:地球權力思想與AI自由人「凱隆」的相遇

結語
索引
參考文獻
 

 
當名為人工智慧(AI)的小羊長成巨象的時候
 
  一開始在YouTube的畫面中,那個孩子就像是一隻可愛的小羊般跑跳著。接著,像玩具一樣的汽車內部的畫面出現,那個畫面震驚了人們。居然沒有駕駛員!儘管如此,這台小羊汽車會自動地轉動方向盤,在路口轉彎,碰到行人過馬路也會停下來。從這個影片可以瞭解到小羊汽車是利用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來進行自動駕駛。這是舊金山的無人駕駛汽車的誕生。
 
  美國的IT企業做出了十分了不起的創舉。網路公司開始製造汽車,而且還是無人駕駛的汽車。從這個驚奇中,讓我們這些普通的(非業界人士的)日本人對AI產生關心。AI究竟是什麼?
  
  AI是讓像電腦等機械能夠擁有宛如人類智慧的技術。電視和雜誌都相繼針對AI做了特集。最先被報導的是AI能代替人類做各種事情。接著是這種技術或許將會奪取我們的工作。再緊接著還出現了天才物理學家霍金博士說AI可能會毀滅人類的報導。
 
  本來是可愛小羊的AI,突然間開始展現出無法得知原貌、宛如巨象般的姿態。甚至,看著巨大的象鼻,人們開始討論AI研究的成果,對深度學習發表意見,有些人抓著象耳,開始對汽車產業做評論,有些人則是抓著象尾,開始對「科技奇點」這種原本不熟悉的字彙朗朗上口。也有人說人類將會超越生物的界限進化,超越人類智慧的電腦將和人類的頭腦融合。簡直就是某種新的宗教。AI到底是什麼?
 
  本書旨在為您提供瞭解這個神秘AI的「初步圖解」。
 
  第一部,我們將追溯AI研究的歷史。AI是在電腦技術的誕生同時成為研究人員的夢想。在70年的時間裡,研究人員使AI技術更加進步,企業家(包括Apple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和Google、Facebook等IT公司巨大的投資,最終導致那輛可愛的羊型自動汽車誕生,我們將把這一整個過程納入探討的視野中。與AI共同進化的機器人也是我們探討的目標。
 
  第二部,解釋了建構AI的電腦技術,這是必要的基礎知識。AI並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隨著網際網路、超級電腦等的出現綜合進化。
 
  第三部,對於大家擔憂的工作職場將因為AI的登場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其結果又會導致什麼樣的變化,本書匯集了我們的獨家預測。從已經開始大量裁員的金融業,到因為AI登場,不只能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還能期待新發展的產業,我們選擇了其中具代表性的行業做介紹。
 
  再來第四部,我們將看向AI研究的陰暗面,思考為何AI會被認為是對人類的威脅。我們會概觀以人類為模型創造出來的人工物,其存在在古今過往之中,是怎麼被人類看待。在想像力的振翅高飛中,又是受到什麼樣的描繪。在小說和電影等各式各樣的作品世界中,已經存在著現在和未來的AI與人類關係的模型。
 
  最後,我們留下了一個問題:AI能否像我們一樣擁有心。然而,要思考AI的心,我們需要先思考自己的心是什麼。作為像鏡子般的存在,AI現在就在這裡。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936263
  • 叢書系列:博雅科普
  • 規格:平裝 / 96頁 / 18.2 x 25.7 x 0.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影片來源:五南出版社提供
 

內容連載

大圖解知道AI的所在地/經過五個時代的試驗錯誤後,人工智慧展現的明天
 
●終於來臨的AI新時代
 
美國的IT企業接連取得的研究成果使得AI(人工智慧)突然受到關注。然而,走到這一步背後有著漫長的歷史。1956年,美國科學家們試圖創造的AI是一種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的人工大腦。他們認為,憑藉當時正處於黎明期的電腦技術,這樣的AI可以輕鬆實現。62年過去了,這樣的AI仍未出現。
 
AI的漫長研究歷史可以大致分為五個時期。在經歷了小規模的成功和大的挫敗後,AI的研究仍然穩步進展。隨著腦科學的進步、電腦能力的飛躍性提升,以及AI思考邏輯的發展,AI研究終於迎來了新的階段。
 
原本只在實驗室的虛擬世界中運行的AI,現在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出現了與人對話的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汽車,甚至還有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AI機器人。
 
一些急於取得成果的科學家預測,30年內AI將超越人類的智能。也有人宣稱人類的工作將被AI奪走。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回顧AI的歷史,重新思考AI與人類的關係。
 
第1部 AI與機器人的歷史
 
1 夢想實現人工智慧的四位科學家的樂觀論及其挫折
 
●AI為何無法超越人類嬰兒
 
AI的歷史是由1956年聚集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4位科學家宏大的樂觀論所開始的。腦神經學研究的發展及當時革命性的通用電腦的問世,讓這幾位科學家的想像力火力大開。
 
他們在當時是這麼想的。電腦可以將資訊數位化。人類的語言可以符號化,那麼知識應該也可以符號化。會議倡導者的約翰.麥卡錫,利用符號的機器語言,創造了程式。只要繼續將程式精進,一定很快就能開發出像人類一樣擁有智慧的電腦。這種電腦將會被稱為「人工智慧」(AI)。麥卡錫做出了這樣的宣言。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商業新視野:洞悉商機,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手掌握每月最新商業趨勢!_1月新上檔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套書展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旅遊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