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藝術節
中國近百年史話 中國史學ABC

中國近百年史話 中國史學ABC

  • 定價:440
  • 優惠價:79347
  • 優惠期限:2025年08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曹聚仁先生兩種書的合集。

  第一種《中國近百年史話》是一本近代史讀物,開始於19世紀中葉,即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開端;收尾至抗戰軍興,縱貫晚清和民國。以人物為經線,所拈出的重要歷史人物包括李鴻章、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章太炎、袁世凱等,以事件為緯線。重要歷史事件則包括甲午海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五四運動等。

  第二種爲《中國史學ABC》,是研究中國史學的入門級必讀書。全書有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介紹了汗牛充棟的中國史籍的內容,第二部分探討了中國史學研究方法與體系。作者詳盡、系統的介紹了關于研究中國史學的基本常識。有助於掌握科學的方法探究還原歷史的真相。

名人推薦

  季羨林:聚仁先生是魯迅先生的朋友,著作等身,在中國文壇上功不唐捐,中國學人會永遠懷念他。
  柯靈先生:曹聚仁先生對中國進步文化貢獻甚多,值得後人紀念研究。
  唐德剛:曹聚仁先生是我們作家的前輩,我們要好好學習他的遺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曹聚仁(1900—1972)


  浙江蘭溪市蔣畈村(原屬浦江縣)人,著名作家、記者、教授。曾在復旦等大學任教,並主編《濤聲》《芒種》等進步文化刊物。抗日戰爭中帶筆從戎,成為戰地記者,首先報道淞滬、台兒莊等戰役。1950年赴香港,主辦《循環日報》等報刊。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萬里行記》《文壇五十年》《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魯迅評傳》《我與我的世界》等。
 

目錄

《中國近百年史話》
引言⋯⋯⋯⋯⋯⋯⋯⋯⋯⋯⋯⋯⋯⋯⋯⋯⋯⋯⋯⋯ 002
前詞 十九世紀之中國⋯⋯⋯⋯⋯⋯⋯⋯⋯⋯⋯⋯ 003
一 叛徒⋯⋯⋯⋯⋯⋯⋯⋯⋯⋯⋯⋯⋯⋯⋯⋯⋯ 007
二 闖頭關⋯⋯⋯⋯⋯⋯⋯⋯⋯⋯⋯⋯⋯⋯⋯⋯ 010
三 詩人之淚⋯⋯⋯⋯⋯⋯⋯⋯⋯⋯⋯⋯⋯⋯⋯ 015
四 「李鴻章雜燴」⋯⋯⋯⋯⋯⋯⋯⋯⋯⋯⋯⋯⋯ 020
五 康有為登場⋯⋯⋯⋯⋯⋯⋯⋯⋯⋯⋯⋯⋯⋯ 024
六 新舊士大夫鬥法⋯⋯⋯⋯⋯⋯⋯⋯⋯⋯⋯⋯ 028
七 西醫孫中山⋯⋯⋯⋯⋯⋯⋯⋯⋯⋯⋯⋯⋯⋯ 032
八 時代驕子梁啟超⋯⋯⋯⋯⋯⋯⋯⋯⋯⋯⋯⋯ 036
九 北拳南革⋯⋯⋯⋯⋯⋯⋯⋯⋯⋯⋯⋯⋯⋯⋯ 040
一〇 《民報》與章太炎⋯ ⋯⋯⋯⋯⋯⋯⋯⋯⋯⋯⋯ 044
一一 辛亥革命⋯⋯⋯⋯⋯⋯⋯⋯⋯⋯⋯⋯⋯⋯⋯ 048
一二 袁世凱⋯⋯⋯⋯⋯⋯⋯⋯⋯⋯⋯⋯⋯⋯⋯⋯ 054
一三 革命之夢⋯⋯⋯⋯⋯⋯⋯⋯⋯⋯⋯⋯⋯⋯⋯ 059
一四 宋案⋯⋯⋯⋯⋯⋯⋯⋯⋯⋯⋯⋯⋯⋯⋯⋯⋯ 064
一五 曇花一現的二次革命⋯⋯⋯⋯⋯⋯⋯⋯⋯⋯ 069
一六 前甲寅⋯⋯⋯⋯⋯⋯⋯⋯⋯⋯⋯⋯⋯⋯⋯⋯ 073
一七 新華春夢⋯⋯⋯⋯⋯⋯⋯⋯⋯⋯⋯⋯⋯⋯⋯ 077
一八 異哉所謂國體問題⋯⋯⋯⋯⋯⋯⋯⋯⋯⋯⋯ 082
一九 「五四」的前夜⋯ ⋯⋯⋯⋯⋯⋯⋯⋯⋯⋯⋯⋯ 086
二〇 五四運動⋯⋯⋯⋯⋯⋯⋯⋯⋯⋯⋯⋯⋯⋯⋯ 090
二一 從洋鬼子到洋大人⋯⋯⋯⋯⋯⋯⋯⋯⋯⋯⋯ 095
二二 大時代的脈搏⋯⋯⋯⋯⋯⋯⋯⋯⋯⋯⋯⋯⋯ 103

《中國史學ABC》
導讀⋯⋯⋯⋯⋯⋯⋯⋯⋯⋯⋯⋯⋯⋯⋯⋯⋯⋯⋯⋯ 110
例言⋯⋯⋯⋯⋯⋯⋯⋯⋯⋯⋯⋯⋯⋯⋯⋯⋯⋯⋯⋯ 112
第一章 緒論⋯⋯⋯⋯⋯⋯⋯⋯⋯⋯⋯⋯⋯⋯⋯⋯ 113
第二章 古史⋯⋯⋯⋯⋯⋯⋯⋯⋯⋯⋯⋯⋯⋯⋯⋯ 122
第三章 紀傳諸史⋯⋯⋯⋯⋯⋯⋯⋯⋯⋯⋯⋯⋯⋯ 129
第四章 編年諸史⋯⋯⋯⋯⋯⋯⋯⋯⋯⋯⋯⋯⋯⋯ 141
第五章 紀事本末及其他⋯⋯⋯⋯⋯⋯⋯⋯⋯⋯⋯ 147
第六章 劉知幾與《史通》⋯ ⋯⋯⋯⋯⋯⋯⋯⋯⋯⋯ 152
第七章 鄭樵與《通志》⋯ ⋯⋯⋯⋯⋯⋯⋯⋯⋯⋯⋯ 162
第八章 清初之浙東史學⋯⋯⋯⋯⋯⋯⋯⋯⋯⋯⋯ 171
第九章 章學誠與《文史通義》⋯ ⋯⋯⋯⋯⋯⋯⋯⋯ 179
第十章 史學界之新曙光⋯⋯⋯⋯⋯⋯⋯⋯⋯⋯⋯ 190


 
 



  《中國近百年史話》引言

  本書是曹聚仁先生寫的一本小冊子。這本《史話》開始於19世紀中葉,其時正當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中國近代史開端;收尾至抗戰軍興。也可換一種描述,說它縱貫晚清和民國。

  就本書結構而言,首章「前詞」是總論概述性質,接下來的22 章則依時間順序寫來,各章大致以人物為經線,以事件為緯線。所拈出的重要歷史人物包括李鴻章、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章太炎、袁世凱等,重要歷史事件則包括甲午海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五四運動等。

  作為一本歷史讀物,《史話》的文字風格平易曉暢、簡潔而生動,沒有教科書式的枯燥和刻板。史料之外,又徵引了不少感性的文學材料,如黃遵憲、梁啟超的詩文和《新青年》上的言論,以文入史,文史互證,有別於一般史家著述。

  《中國史學ABC》導讀

  大約在清末民初,史學史這門學科開始有人重視。

  進入20 世紀20 年代,隨着史學獨立意識的突顯,體現學科意識和方法意識的史學史始受重視,朱希祖在北大史學系開設「史學史」課程,並撰寫《中國史學概論》講義。李大釗在北大史學系開設「史學思想史」課程,推動了史學史研究的揭幕。

  1921 年秋,梁啟超在南開學校講授「歷史研究法」,其《過去之中國史學界》從史學的起源、歷代史學之消長等方面,梳理了「二千年來史學經過之大凡」,被認為是「近代最早的比較系統的中國史學簡史」。1927 年,梁啟超在清華學堂講授《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專門列了《史學史的做法》一節,明確提出了研究中國史學史的想法與思路,認為「中國史學史,最少應對於下列各部分特別注意: 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學的成立及發展;四、最近史學的趨勢」。

  20 世紀20 年代末,在上海暨南大學擔任教授的曹聚仁先生,開了「史學講座」的專題課。其時,徐蔚南先生正在主編一套「ABC 叢書」,就請曹先生把講義整理修改後,命名為《中國史學ABC》收入叢書之中,於1930 年出版。

  全書共十章,第一至五章,記敘中國歷代史籍的內容,從第六章起,敘述中國史學的演進。著者認為,史學是一種新進的學問,而重視社會演進及人類文化進步的史書,是近代史家正在努力的工作。書中關於中國史學的材料,除了引用古人著作之外,也介紹近人梁啟超、胡適、顧頡剛等的看法。這本書出版後,成為「ABC 叢書」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4592795
  • 規格:軟精裝 / 216頁 / 14.5 x 21 x 1.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簡體館夏日閱讀季】浪漫小說│動漫插畫│可愛手作,精選2本75折,3本7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旗標年中暢銷展
  • 九歌全書系
  • 今周刊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