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簡介
賽凡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西元1547~1616年)
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文學代表人物,作品富有想像力和故事性,生前就已被視為大作家。《唐吉訶德》是他用嘲弄的筆法寫成,主要為了諷刺當時西班牙十分流行的騎士小說,並揭示出教會的專橫、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出版後成為國際級的暢銷書,之後更影響整個十九世紀的現實小說,因此被稱為「現代文學之父」。四百年來。「唐吉訶德」已經逐漸具有特定意義,成為脫離現實、熱忱幻想的代名詞。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西元1854~1900年)
十九世紀愛爾蘭最知名也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曾寫出多部戲劇作品,並有童話、散文等。王爾德的童話避免說教、不主張非黑即白的簡單思維,同時也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生活」這類結局,反而在故事中留下複雜、意猶未竟的豐富寓意與多面向的詮釋角度,留待讀者自行以智慧來判斷。
維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西元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法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曾創作許多詩歌、小說、劇本等,更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雨果一生關心政治與社會,甚至曾為反對拿破崙三世稱帝而流亡國外,並以文學手法表達他的主張。他關心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悲慘世界》與《鐘樓怪人》都是經典之作。法國人由衷的景仰雨果,他八十歲生日時有六十萬人走過他的窗前為他祝壽;逝世時更有兩百萬人參與喪禮的遊行。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西元1564~1616年)
莎士比亞出生的小鎮裡,常常有劇團來巡演。這讓莎士比亞從小就對戲劇深深著迷。在青年時期,他跟著一個劇團來到倫敦。雖然當時只是幫觀眾看馬的小夥子,卻讓他天天都浸淫在戲劇的環境裡,樂此不疲。也意外得到許多臨演的機會,並且進而獲得寫劇本的工作。他平時利用空檔時,努力充實的語言能力,以及文學、歷史、哲學的智識,通通在這時發揮得淋漓盡致。著名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讓他聲名大噪,從此他的生命跟戲劇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宮澤賢治(西元1896~1933年)
出生於日本岩手縣,來自富商之家。宮澤賢治生活的年代有很多天災,他畢業於農林學校,生前致力於農業技術指導,為了改善一般農民的生活而奔走,最後因過勞成疾而去世。除了農業推廣,他最鍾情的便是創作,但生前的文學作品卻乏人問津,直到過世之後才逐漸為人所知,最終成為日本的國民作家,不僅被票選為「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前十名,《銀河鐵道之夜》也是「二十世紀最受日本人喜歡的著作」前十名。許多日本人都能背出《不畏風雨》這首宮澤賢治的代表詩作,他的作品有許多被收錄在國中小課本中。
改寫者簡介
郭漁
一位熱愛故事的寫作者,從小就與故事結下了不解之緣,認為故事擁有將人帶進字裡行間的魔力,因此從小學就開始編寫故事,把要好的同學全寫進自己的故事裡,讓友伴們在幻想世界裡冒險。童年雖然已遠,但喜歡讀故事的習慣依舊沒改變。現在從一位單純閱讀故事的讀者,轉變成為寫故事給讀者閱讀的作者。期盼大朋友、小朋友能從經典童話故事中,尋找到閱讀的樂趣。
曾詠蓁
因為陪伴兒子成長而開始寫少兒故事,作品曾獲得台北文學獎、九歌少兒文學獎等獎項肯定。改寫小時候曾讀過的經典童話,像是與人間美好純樸的初心重逢,希望自己成為橋梁,幫助孩子進入充滿真善美的經典故事世界。
嘻笑海草
喜歡聽故事,喜歡寫故事,太旺盛的想像力需要在故事之中釋放。自認是一株永遠好奇的海草,這世界的繽紛一切是海水,流過身邊,就能讓我滿足地嘻笑。
繪者簡介
卓昆峰
1962年生於南台灣的高雄,復興商工 、文化大學畢業,學生時代就開始從事插畫工作,本想當個漫畫家,結果卻成了插畫工作者。
很喜歡做木工,有時間會做一些傢具修整的工作,還成立一個粉絲專頁「就是愛貼磚」,希望自己年老時,能成為一個製造手工傢俱的木工。
吳羚溦
畢業於英國Kent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插畫系及University Of The West England動畫系碩士,擅長以複合媒材創作不同風格的插畫,主要活躍於出版界與廣告界。
沒有方的旋
喜歡水彩的暈;不經意滑落的雨。淚水、泡泡與霧氣,圖一個自在。
麻三斤
插畫師。父親。生活簡單。永遠都會為孩子們畫畫,因為他們是這世上的鹽。
PISAPIRLS出題、審訂老師簡介
連瑞琦
臺北市銘傳國小主任
教育部閱讀理解專書作者
閱讀理解教學講座講師
吳燕燕
新北市秀朗國小退休教師
天下雜誌閱讀典範老師
教育部閱讀理解專書作者
閱讀理解教學講座講師
李治國
臺東縣南王國小教師
袁寶珠
臺北市金華國小教師
黃淑芬
宜蘭縣四結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