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讓你隨著閱讀,譜寫自己的生命之歌
前台大共同教育中心、政大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錢玉芬
這是一篇不好寫的推薦文!
誇讚詩彥勇敢、有智慧、有愛心,顯得我的讚美太虛弱;誇讚詩彥文筆了得,這本書說理清晰、感情豐富、理性感性兼具……顯得不懂作者的心,雖然這些誇讚在這本書中都是:是的!
詩彥是我的學生,我可以算是她心理學的啟蒙老師。當年是政大廣電系高材生的她外型亮麗、才華洋溢、口才一級棒,是我對她的深刻印象。但是在多年後的師生重逢,竟然是在她成為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之後,又心疼又擔心自然不在話下,於是默默的在臉書上追蹤她,成為她和她孩子們的粉絲。
臉書上常看到她們母女四人歡笑(甚至是搞笑)的分享,心裡不禁自忖:這是真的嗎?這個媽媽在強顏歡笑嗎?她是怎麼辦到的?如果是我,我完全沒有把握可以走出這樣的陰霾、承擔這樣的壓力,如果她們的歡笑是真的,那我這個學生真是值得我學了!直到打開詩彥這本新書,心裡原本的擔心與許多問號,隨著她誠懇、真摯、不造作的文字,漸漸轉化成佩服與放心,放心不是認為她未來不會再有困難了,而是知道她已經悟到了秘訣、找對了的方向。
讀詩彥的書,你最好播放最喜愛的輕音樂、泡一杯清茶或咖啡、拿一枝好寫的筆和美美的筆記本,慢慢的閱讀。讀到再同意不過的句子時你要記下來;讀到跟你很相似的故事情節時,你要寫下你的故事;讀到令你共鳴的心情描述時,你想流淚、想大笑,都好!總是別忘記對自己的心情忠誠,讓你的情感流暢。也許你會經歷到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感翻騰,這個時候你可以閉上眼聽著音樂,仰望上天,把你心中的意念都訴說出來,這種傾倒會帶來療癒,也會牽動天地間的愛的力量。然後你會發現隨著閱讀她的書,你也譜寫出自己的生命之歌了……。
從在類單親的家庭長大到最後成為不折不扣的單親媽媽,詩彥的記事充滿真誠的理解,詩彥在挫折難過時的轉念,會讓讀者充滿行動的力道,她對單親媽媽的提醒與告誡都擲地有聲!因為不管是從單親子女或單親媽媽的角度,她所敘說的點點滴滴都充滿說服力。
於是闔上書我也閉上眼,仰望並感謝上天,因為深深的覺得詩彥是上天預備給這個世代的一份珍貴的禮物。
推薦序
用愛與接納,成為滋養孩子的家長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黃寶慧
第一次見到詩彥,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溫暖的笑容,可以感受到那樣的微笑,是發自內心對生命有熱情的人才會有。她的臉上沒有因種種困境而對生命絕望的哀傷,她的眼神帶著對眼前人、事、物的好奇與熱忱。聽著詩彥分享自己的故事,除了心疼她面對突然失去丈夫時不得不的堅強外,更多是欽佩她的勇敢與她生命的韌性。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所服務的家庭裡,每一位家長都經歷了與詩彥相似的境遇……在沒有任何的選擇下,被迫經歷自己所愛的另外一半離開這個世界,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承擔起獨自照顧孩子的責任,自此成為「單親家長」。面對失去配偶的悲傷失落,沒有時間好好讓心裡的傷痛復原,只能擦擦眼淚,撐著自己破碎的身、心、靈,獨自一人成為孩子們的避風港與依靠,而心中的孤單與傷痛,似乎沒有人可以明白與安慰。
父兼母職,母兼父職,家中各樣大小事,關於孩子們的每件事,只能自己一個人全包全扛,沒有另外一半可以當豬隊友,只有自己當自己的神隊友。我們時常陪伴這些單親家長們,經歷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時常被他們因著無條件的愛來愛孩子而感動,再怎麼辛苦,為了孩子也要再多努力一些。第一線社工與這些單親家長互動時,最常被問到的是:「該怎麼教養自己孩子?」也發現家長們在自己的身上,貼了好多關於「單親家長」的刻板標籤,並因此自我設限了教養的能力與發展性。
從詩彥分享她與家中三個女兒互動,我聽到了一個單親媽媽最真實的心聲與故事。在這本書中,很清楚可以看到詩彥希望用親身的經歷,幫助單親家長撕下自己或傳統社會所貼的偏見標籤;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如何調適自己身心的壓力、如何回應孩子的問題、該怎麼來面對與處理社會文化所給的壓力等。
詩彥藉由文字,將自身與三個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生活經驗與專家們的教養建議和回饋,做了很完美的結合。她能明白與深刻體會單親家長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跳脫自我設限的框架,用愛與接納承接起家長的身分。
我將這本好書推薦給您,希望您閱讀完此書,可以更真實的做自己,成為滋養孩子的家長。
我也藉此分享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的工作,五十二年來,我們已經幫助全台超過一萬兩千位爸爸或媽媽過世的孩子。若您身邊有需要幫助的對象,歡迎主動連絡,讓我們一起陪伴失親的孩子和家長,走出憂傷,迎向希望。
推薦序
珍惜人生每個階段的自己
「林叨囝仔」粉絲團主 陳珮芬
在現今的社會,單親問題何其廣泛,我自己的交友圈就不乏許多的單親爸媽,更別說類單親、偽單親的情形,更是幾近普遍的現象。
第一次知道詩彥,就是在她先生Gary過世後,以單親媽媽身分,所接受採訪的報導。其實當下的我,已被故事中的情緒給籠罩,難過得久久無法自已,也沒辦法將整篇報導讀完。
當時,聽到這個故事,第一個感受是不捨。心疼一個女人失去了她的摯愛,並且,在還沒來得及接受噩耗降臨的事實前,就必須接手整個家,一肩扛起家計,扶養一窩嗷嗷待哺的孩子,甚至有一個是甫出生十天的新生寶寶!
別說那痛徹心扉的離別、肝腸寸斷的思念,這都是想像中的事,拖垮喪偶之際的人妻似乎也是理所當然。但詩彥的正面、樂觀解救了她,也靠著基督信仰讓她戰勝困境,並且選擇與她的命運和解,甚至活得更豐盛、更精采。
我自己生長在一個雙親家庭,也正在雙親的環境下扶養五個孩子,或許跟單親兜不上關係,卻被深深鼓勵。
雖然,長時間一打五的我,可以稱得上偽單親也不為過,但也完全說不上感同身受,至少,在遭遇困難之際,我還有肩膀可以靠著;有人陪我笑、陪我難過。
但,詩彥說:「沒有人的志願,是成為一位單親媽媽。」如果可以選擇,誰不希望童話故事般的劇情發展,但,人生並不是我們說了算,意外不會等到準備好的時候才降臨,準確來說,沒有人有預備好的一天。
我們有時會抱怨生活上的瑣事,計較誰付出的多,甚至列舉對方的缺點,但事實上,這些看起來擾人的日常,都是一種恩典。或許,更多的珍惜,才是婚姻家庭的解藥,因為,不知道是否有一天,這一切將變成奢侈。
詩彥勇敢地將她看似落入深淵的經歷、被迫成為單親媽媽後的心路歷程,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整本書的正能量展露無遺,苦澀配上甘甜,讓人淚中帶笑!
不管看這本書的你或妳,正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經歷哪個光景,不論是美滿或破碎、順境或逆境、雙親或單親,相信你都會被作者的經歷所感動,被她的心志所鼓舞。
願每一位讀者,都能敞開心接納自己,與任何階段的自己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