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6
user-img
🌹 ɪɢ: ʀᴏssɪ.ɢᴀʀᴅᴇɴ

138則書評

145本書評分

24位追蹤者

196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4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島波黃昏 來者何人2
讀者評分
4.5
|
2025/07/21
適合給對性別感到迷惘的讀者,
同性戀者、跨性別等等……
從第一視角目擊性少數者的恐懼和掙扎,
若選擇隱藏本性,往往感到壓抑和寂寞,
若選擇公開,面臨的是決裂和霸凌。

這部不給你無謂的療癒或想望,而是呈現赤裸裸的現實。
展開
喵咪找新家!
讀者評分
5.0
|
2025/07/21
畫面和故事都超級可愛,
帶著迷人的想像力和幽默感,
充分展現出貓咪專屬的魅力。

背景的文字都有譯成中文,
而且字型也很可愛,
感受到是一本用心製作的書。
收藏或送禮都十分推薦。
展開
我的工作是惡魔【限量隨書贈「地獄車票」超狂書籤】
讀者評分
5.0
|
2025/07/15
惡魔拉斯洛在遠古地獄詛咒守護者協會上班,遲到、摸魚是家常便飯,混吃混喝貪安好逸,是個名副其實的薪水小偷,誰知上頭破天荒派了督察來訪,美好時光就此劃下句點。

呼攏不過看重KPI的督察,面臨被熔解的厄運,灰頭土臉的拉斯洛爭取到一個禮拜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惡魔威能,於是他找上了自己嚴重疏於管理的詛咒當事人,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錐克佛一家承襲著可怕的詛咒,先祖們曾經做過無數的研究和嘗試,不幸皆以失敗告終。詛咒的跡象已經開始在瑪姬身上顯現,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躲過,儘管不甘,卻只能束手無策。

惡魔拉斯洛帶來一線曙光,聲稱要來幫錐克佛家族破除詛咒,儘管這傢伙非常非常可疑,比金光黨或免費泰國旅遊還要可疑,但眼前能做的事,似乎也只有放手一搏。

-

首先看看以下對話,感受一下拉斯洛的真性情——

​ ​ ​ ​ ​ ​ ​ 「雖然我很不想這麼說,」他陰狠地說:「你知道我是誰嗎?」
​ ​ ​ ​ ​ ​ ​ 督察查看他的檔案。「如果我沒看錯,你是詛咒守護者九百二十三號,一個滿口謊言的智障,令整個協會蒙羞。」

​ ​ ​ ​ ​ ​ ​ 督察怒斥道:「你TMD有什麼毛病?」
​ ​ ​ ​ ​ ​ ​ 「我可能生病了吧,流感季節快到了。」
​ ​ ​ ​ ​ ​ ​ 「惡魔不會得流感。」
​ ​ ​ ​ ​ ​ ​ 「那我就安心了。」

​ ​ ​ ​ ​ ​ ​ 「如果你想了解多一點魔法師的事,應該去問問住在羅馬的貝拉絲卓夫人,她是真正的專家。」
​ ​ ​ ​ ​ ​ ​ 「夫人?她很辣嗎?」
​ ​ ​ ​ ​ ​ ​ 「她已經五千歲了。」
​ ​ ​ ​ ​ ​ ​ 「那就是不辣了。」

​ ​ ​ ​ ​ ​ ​ 「一個惡魔身體怎麼會這麼弱?」
拉斯洛抹了下額頭。「妳竟敢這樣說我。我在曼哈頓上最好的健身房。」
​ ​ ​ ​ ​ ​ ​ 「是嗎?那你去那裡都在幹嘛?」
​ ​ ​ ​ ​ ​ ​ 「喝奶昔。」
​ ​ ​ ​ ​ ​ ​ 「運動呢?」 拉斯洛思索了半晌。「橢圓機算嗎?」
​ ​ ​ ​ ​ ​ ​ 「當然不算。」

——好喔,顯然是個傻子。

小說甫開場就很歡樂,所以原本我並不怎麼認真看待拉斯洛聲稱的超可怕詛咒,不過當畫面切到錐克佛家族之後,我:「嘔嘔嘔,超噁爛!」諸如此類的強烈對比(歡樂𝑽𝑺殘酷、弱小的角色𝑽𝑺勇敢的舉措)好似給故事添加一抹辛辣風味,提昇層次感。

更別忘了,還有惡魔𝑽𝑺人類的利益衝突,想想看,故事的主角有惡魔有人類,那你會希望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拉斯洛逃離被熔解的命運呢?還是希望倒楣的錐克佛一家能擺脫詛咒?——簡直是電車難題呀!

智慧與年齡不見得成正比,拉斯洛的老爸就是個反例,不過五千歲的遠古惡魔貝拉絲卓夫人腦袋貨真價實,是所有角色中將局勢看得最透徹的人,她犀利地點出拉斯洛的困境出自於對權力階級的屈從(那麼錐克佛詛咒便是鬥爭之下的悲劇了),也嗤笑急於展現權威的督察:「淺嚐權力的滋味是很危險的,我此生從未聽過這個混蛋,他現在卻站在這裡,擺著姿態彷彿他才是掌控一切的人。小朋友,你就是可替代的代名詞。」

我好愛她的開示:

​ ​ ​ ​ ​ ​ ​ 夫人的鄙視顯而易見。「你讓他們打上印記,」她冷笑道:「他們給予你身分,你就接受了?你走在他們為你架好的梯子上?太讓我失望了。」

​ ​ ​ ​ ​ ​ ​ 夫人在他眼前打了個響指。「醒醒吧!受寵的奴隸依舊是奴隸。等你晉升到『四階』時會怎樣?獲得多一點力量嗎?」她露出極其反感的表情。「你的靈魂呢?你難道看不見階級的本質嗎?地獄領主親手創造他們自身厭惡的暴政!」

​ ​ ​ ​ ​ ​ ​ 「對於擁有遠見和意志的傢伙而言,沒什麼是不可能的。」

那麼這是不是暗示著,勇於反抗不公的階級體系,主角們就有機會存活呢?就留待各位挖掘了。
展開
藍圍巾的男人:身為盧西安.佛洛伊德模特兒的藝術觀察
讀者評分
5.0
|
2025/07/15
內容很棒,排版也很舒服,所選的畫作也讓人對畫家的作品很有好感。

本書作者和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是朋友,因此有緣成為畫作模特兒,又剛好自己靠筆吃飯,擁有深刻的洞察力及優秀的文筆,這本書就是在如此這般的天時地利人和下誕生,是一部難得以「模特兒」的視角書寫畫家的生平和人生哲學的作品,令人讀得津津有味,推薦閱讀。
展開
我睡不著的那一年:2024年布克獎得主,用文字與人生,與你一起經歷那段無形的不安(二版)
讀者評分
4.5
|
2025/06/29
去年有段時間我大大失眠,夜半被心悸敲醒就再也無法入眠;努力放鬆,努力放空——向來擅長睡覺的我還真不知道這方面的「努力」該從何著手,只能瞪著天光轉白,束手無策。

從未經歷失眠的人很難完全理解無法入睡的痛苦,尤其這並非氣喘或蕁麻疹之流,明確且真實的疾病;處於徹底孤獨的情境中,分秒的間距會被延展拉長,當所有已知的助眠法寶宣告失敗後,你將被恐慌焦急憤怒絕望等情緒激流沖刷,苟延殘喘地度過白日,再無可避免地進入新的循環。

本書是作者的慘澹失眠時光隨筆,有時候像是意識迷離之際的囈語,有時候像是拾起擱置思緒之後的鑽牛角尖,自省,探問,想像,怎麼辦,救救我,好想睡。作家以優美精煉的文筆書寫她活躍、跳躍、發散不連貫的腦內活動,其間夾藏失眠同路人才能精確讀取的幽微之處,不眠者都來讀讀看吧,這是屬於我們的書。

再說回我的失眠,它其實是心悸的副產品,所以我跑去看心臟內科,心音、即時心電圖、二十四小時心電圖一概作證我的生理沒有問題,便拿了些針對症狀的藥物回家,過一陣子我才懷疑難道是焦慮?我、這種我行我素的人?

當時找來《焦慮:牛津非常短講008》這本書認識焦慮的模樣,因此發現醫生開給我的藥名列書中的常用藥物,仔細一想,發現我的焦盧有一半來自健康焦慮,既然確認過身體沒問題,那麼只需要對付我自己就好啦,倒是寬心多了。

雖然現在心悸和失眠幾乎都不再找上門了,但每當睡意不夠濃厚的時候還是不禁感到恐懼,幸好我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催眠法:𝐵𝑟𝑜𝑤𝑛 𝑁𝑜𝑖𝑠𝑒 和 𝐵𝑙𝑎𝑐𝑘 𝑁𝑜𝑖𝑠𝑒,前者有點類似行駛於高速公路上的車內轟鳴,後者則是更沉的像是位於海底的低鳴,對於每次坐長途車都睡到不省人事的我真的超受用!

最後再回到正題,我不太確定「失眠圈外人」適不適合這本書,但若是對寫作有興趣的話也是可以一讀,看看人家把日記式的散文寫得多棒,好文筆就是讓人如沐春風。
展開
仰望 從臺灣飛向世界,串連文化與自然、時間與空間的鳥之宇宙
讀者評分
5.0
|
2025/06/29
這本書很有料,作者的學經歷相當紮實,以淺顯易懂且不失幽默的文字帶領我們進入鳥類的世界,相信作者要是到大學開通識課,肯定班班爆滿!

推薦亮點:
✅ 深入淺出,易讀性高
✅ 圖文並茂,適合像我這種鳥盲
✅ 彈性架構,擺脫教科書的制式
✅ 內容對新手及資深鳥人皆受用!

由於彩圖多,整本書又厚又重,但內容有趣到對於我這個初進大觀園的鳥界小嫩嫩來說,每一頁都能看得津津有味,鳥的照片也選得很好,讓我時時讚嘆:「這隻好可愛噢」;我常用的圖書館平常很好借到書,沒想到這本意外的熱門,間接得證隱藏在民間的鳥人不少,臺灣鳥界的交流相當活絡。
展開
山與林的深處: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在臺灣的植物、島嶼風光和歷史間探尋家族與自身的來處與記憶
讀者評分
4.0
|
2025/06/29

文字很美

作者是移民第三代,不甚通曉中文,家人不談過去,父親又是英國人,寫出的內容倒是意外的「很臺灣」;她憑著外公留下的一紙信件和外婆神祕的電話帳單,往回追溯拼湊家族與島嶼的歷史,你能感覺到潛伏於她文字底下的情感暗流,思鄉、黯然、惋惜、悔恨……

我疑惑這些幾近陌生的時、地、物對她而言真有那麼深重的意義嗎?不過往後看見作者提及外公晚年被外婆送回高雄榮民之家,孤伶伶的與世長辭,便明白了她的歉意和懊悔,以及向著外婆隱隱的非難,為了彌補,也為了理解,她踏上這個島嶼,調查長輩們想遺忘卻始終介懷的過去是什麼。

身為一名環境歷史學家,她把握時間走訪了幾座山林,內容因此穿插了不少歷史、地質學、植物學、生態學方面的書寫,而這些內容有如樹木根系般緊緊抓住文章的核心,避免讓字句間高度飽和的抒情泛溢成濫情,而且我不得不佩服,她將林木枝椏與愁緒情懷編織在一塊的手法是多麼自然哪,例如:

📌​ ​ 我想到我的姓氏也有木(李),外婆的名字更是木字林立。森林可以構築出我們的身分和真實樣貌,這個想法讓我的心頓時平靜不少。就像天梯一樣,樹木是連結世界的橋梁。

📌​ ​ 若走在山林小徑間,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我就會說出樹木或岩石的名稱。在我看來,斷層分布圖或許能讓我們注意到那些悄悄流逝的事物。
​ ​ ​ ​ ​ 但人就不同了,我們的缺陷無法測繪成圖。我們用祕密層層包紮起來,任由傷口在皮膚下潰爛。

📌​ ​ 長久以來,我一直被不屬於自己的回憶引導,將臺灣當成一個充滿哀愁的地方。我背負著外公去世的沉重走入風景,內疚與悲痛交織在一起。然而,他和外婆的死讓我有了新的機會去了解、去探尋。悲傷的重量減輕,滲進骨裡。這座杉木林中的古樹跨越了我們的家族歷史,人類的三代在它們目前極為渺小。無論我們存在與否,森林都會屹立於世。
​ ​ ​ ​ ​ 陽光探進底下的深谷,照耀在褪成白色、如骷髏般的枝幹上,湖面像鏡子一樣光滑。我游泳的時候,湖水變得色彩繽紛,彷彿皮膚瞬間湧上血色;從這個高度俯瞰,湖泊似乎更鮮豔了。我望著那些棺材樹,不曉得湖畔森林裡有沒有無生命的存在。

意識到她筆下那些熟悉的景物和歷史是從另一個語言翻譯過來的,才恍然我們之間有道分界:我與她、主與客、本地人與外來者,但其實對我們現代臺灣人來說,沒有作者感慨的「語言轉換產生隔閡」,或者「因為破碎的語言只認識一半的她」,不,對我們來說,你交付感謝予我們,我們便報之以熱情,彼此就是自己人啦!
展開
路邊的藤井(01)博客來限定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6/28
藤井先生是怪人界的典範。

他深諳I dot car的人生大智慧,同時卻也能擁抱世界;儘管在別人眼中只是個平凡又無聊的可悲中年男子,但他自認生活過得很有趣,覺得人類很有趣,喜歡自己,也祝福世界,這樣的心態無意間拯救了厭世和自厭的同事們,身為讀者的我也很想跟他做朋友!

藤井先生的觀察者A得到的結論:「這個人在我眼裡看起來很無聊,是因為我本身是個無聊的人。」觀察者B問:「二次元的角色比現實中的人類好多了。三次元太麻煩了,你不覺得嗎?」藤井先生鄭重地回答:「三次元的人類也很有趣喔。我很喜歡。」真是太帥氣了。

藤井先生的哲學:「要讓大家都理解自己,是很困難的。只要自己能理解就行了。」不必勉強別人理解自己,不必說服別人自己有多棒,首先把自己活得好吧。
展開
不容易啊,熱海同學 (1)
讀者評分
5.0
|
2025/06/28
不少漫畫都在探討青春期對於異常的不安,比如熱海同學就是班上公認的怪人,可喜可賀的是他身處在友善的環境,再加上天然無害的氣質以及漂亮的外貌等多重buff,相較其他類似議題作品的主角來說,我們的熱海同學擁有足夠的餘裕盡情探索無止無盡的大哉問。

熱海同學的「不正常」在於一般人草率帶過的疑惑他會想要追究到底,所以經常自顧自地陷入沉思,整個人看起來懶洋洋的其實腦袋瓜裡高速運轉著,直到他得出尚且滿意的結論;同時他也算是行動派的,在得到結論之後他會付諸行動,雖然因為有點突兀常常嚇到人。

「不正常」賦予熱海同學一股魔性魅力,魅力核心在於他總是正面對決自己的煩惱,並且思考而後行,即使別人並未回饋理想的反應他也不會糾結,因為他對得起自己,姿態不卑不亢。

另外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人怪沒有關係,人帥沒煩惱(X),會挑朋友最重要!
展開
冰之城牆 4
讀者評分
5.0
|
2025/06/28
冰川同學是同儕中的異類,雖然她想不透自己究竟何時何地釋放了錯誤訊息,老是遭人誤解,但反正跟人類交流很煩,她也懶得理會。

本部作品是從「非正常人」的視角回頭檢視人際交往,冰川同學厭煩社交,覺得正常人哪能體會她的煩惱,哪能同理她的處境,然而命運將四個頻率不同的孩子們湊在一起,經由誤會和溝通的反覆發生,她逐漸明白,其實大家只是擁有不同的思考模式罷了,甚至,其他人或許不像她異常得這麼明顯,但也多多少少擁有想要掩飾的不正常之處呢。

再複述一次,人怪沒有關係,挑對朋友護一生!

和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相反的你和我》比起來,這部在描繪人際關係方面多加了一滴滴現實、尖銳的成分。
展開
為了與你慢步宇宙(01)博客來限定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6/28
拙於人情世故的宇野同學不擅長隨機應變,社交能力簡直慘不忍睹,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地活在他人的異樣目光中。他形容自己就像漂浮在外太空中,腳步顫顫巍巍,沒辦法好好走穩,一舉一動時常招來嘲笑,但即便如此,他也想在這個宇宙中前行!

儘管人們對他不太友善,但宇野同學覺得這個世界還是有不少閃亮亮之處,因此以自己的方式來對抗困境,瑟瑟發抖卻也勇氣十足的模樣讓小林同學反思自己的懦弱消極,依樣學習宇野同學的「繫繩」心法,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處境。

宇野同學和小林同學的友情妙趣叢生,有時候又惹人眼眶發熱,讓我再說一次,人怪沒有關係,挑對朋友人生沒煩惱!

⚠️書名譯名取得超好
展開
正常人
讀者評分
4.5
|
2025/06/28
學生時期是探索此類議題(針對異常的不安)的最佳時期,一旦生活節奏快轉,遇到複雜的人際難題便只能扔在一旁,任其發酵,沒處理好的議題在成年後就變成災難了,比如康諾,曾經「假裝正常」,但日後要為了他的「假裝」吃上不少苦頭。

康諾很想躲在「正常」的舒適圈,幾度否認身為異類的梅黎安有多麼吸引他,畢竟站在「正確的」位置不用承受別人的目光比較輕鬆,曾經他有位女友,他使用好幾次「正常」、「恰當」來形容那段關係,簡直欲蓋彌彰。

梅黎安沒有比康諾好到哪裡去,她說:「我不知道我是有什麼毛病,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看見康諾慢慢變得比較能適應世界她更痛苦,覺得自己越來越不正常。他們在不安和自厭的暗潮中載浮載沉,在忠於自我和追逐正常之間拔河抗衡,而他們的掙扎恐怕也將持續一生。

題外話,評論老說Sally Rooney很擅長描繪千禧世代(Millennials)的脆弱,我讀過幾本作品,頗喜歡她的文字底下那股吸引人的特殊脈動,但無論如何主角之於我都是不同世界的人,邊看邊想著:「年輕人都是這樣玩的啊~」直到某天,我發現我也被包含在千禧世代內——啊啊,原來不正常的人竟是我自己?!
展開
黃昏光影 長鏡頭 2完 (特裝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6/24
電影社團這個系列真的很棒,人物美型,台詞細膩,分鏡又極有電影的鏡頭感。在這個長篇系列中有好幾對情侶,每對都非常有特色,也各有各自的煩惱,不管是情侶間的小心思或者是社團/目標/夢想的苦惱,都刻劃得非常入微,整個系列規劃得十分完整,推薦給所有人。
展開
穿著羊皮的野獸(01)
讀者評分
5.0
|
2025/06/23
精心設計的情節,順暢的起承轉合。看到簡介也許會納悶究竟還能怎麼推展,殊不知各項細節轉折皆在情理之中,而且兩位主角的成長也讓人信服——大地變得堅定成熟、姊夫(?)侮改償罪,整體而言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作品。

原以為出版社標(1)是誤植,查了資料才發現有第二集,畢竟第一集劇情已經很完整了,真是意外的驚喜!
展開
SEX DROP 深陷其中 II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6
續集毀譽參半,但我是喜歡的。這集拆解探討鎮和黃海的交往模式,以旁人的眼光來看他們真的超怪,偷偷摸摸怎麼可能真心?黃海的一味包容是被PUA的結果吧?

我只能說黃海真的超棒的!他相信自己親身感受到的:鎮無言卻是身體力行的溫柔,沒必要顯擺給其他人看,只要兩人開心就好。那是他擁有足夠自信的成果,也因此能以更健康的愛來包容鎮,而鎮就是折服於這種無條件的接納。
展開
解讀愛麗絲:英國奇幻經典《漫遊奇境》與《鏡中奇遇》最新全譯注釋本,從全知角度看懂故事與角色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1
有人也是愛麗絲迷嗎?在台灣愛麗絲還是較常被視為童書,其實文本相當精妙,對譯者來說可以說是《芬尼根守靈》的初階版吧?

⚠️關於《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譯名

卡洛爾在1864年6月10日寫信給劇作家湯姆.泰勒(Tom Taylor),請他幫忙選擇書名,說明「故事女主角在地底度過一小時,遇到各種鳥獸(沒有神仙),鳥獸都會說話。整個故事是一場夢,但不到結尾我不打算透露出來。」中文第一個譯本由趙元任翻譯,在1922 年出版,書名《阿麗思漫遊奇境記》是胡適所命名,並沒有透露「夢」的玄機,吻合原作者的命名用意。後來的中譯書名多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夢遊」與「仙境」兩詞其實都違反了原文作者的宗旨。
​ ​ ​ ​ ​ ​ ​ ​ ​ ​ ​ ​ ​ ​ ──張華《解讀愛麗絲》

《解讀.愛麗絲》非常適合作為讀者的首部愛麗絲譯本,因為這本書的作者談到許多翻譯方面的論點,具備一定的知識前提再去閱讀不同的譯本,體驗上會加倍有趣哦!

數學家卡洛爾撰寫的《愛麗絲》系列蘊含了大量的文字遊戲,想要完美轉譯卡洛爾精心編排的雙關、諧音、藏頭、戲仿等等五花八門的文學修辭,對譯者來說絕對是極大的挑戰,《奇境》的中文版首位譯者趙元任是個中好手,因此給《愛麗絲》譯界樹立了一道高牆,一直到1948年,中國才出現另一個中英對照全譯本。如今譯文如雨後春筍,可惜採用直譯的趨勢削弱了文本的精妙之處。

《奇境》在出版後的三十年間一直被視作童書,再往後的三十年人們開始挖掘《奇境》中的哲學趣味——文學之外再加上哲學,便是《愛麗絲》的譯者們需要面對的沉重難關。這麼說來,可以說是《芬尼根守靈》的初階版吧?

《解讀愛麗絲》 的作者張華長年投入「愛麗絲學」的研究,讀完這本書覺得他在歷史背景爬梳、文字遊戲分析,乃至《漫遊奇境》及《鏡中奇遇》兩部故事的翻譯——搭配詳盡無比的注釋——都讓人深深體會到他的狂熱和用心,先不論服不服他的譯文,光讀解析便已受惠良多。

他指出現代譯文危機四伏,特地整理趙元任的特色進行比較(作者在這一段將 原文 / 趙譯 / 現代譯文 三者並列,差異便一目瞭然,請購書解鎖):

一、用字淺顯,很少使用成語及文言:《愛麗絲》的本質是童話故事,趙元任深通道理,在譯文裡盡量用口語,很少用成語,其他譯者往往沒考慮到這層要求,形成文筆過於老練,因而失去童趣。

二、理解正確,很少誤譯:理解正確是翻譯的基本,趙元任的翻譯幾乎沒有錯誤,其他譯者的錯誤卻層出不窮。

三、雙關語翻譯:雙關語翻譯是趙元任的拿手好戲,近代譯者趨向直譯,甚至有時還誤解原文的意思。

張華版亮點還有:

☑️角色設計說明

指出動物們的原形,比如鸚鵡是愛麗絲的大姐、度度鳥是作者卡洛爾自己,這些多是學界的共識;他更指出雜魚角色們的靈感來源,對中文讀者來說特別有助益:螃蟹在英文裡代表容易抱怨發怒的人,牡蠣是不愛開口的人,帽匠和三月兔是從“Mad as a hatter”(瘋如帽匠) 、“Mad as a March hare”(瘋如三月兔)這兩句成語逆構而來。

☑️語感差異說明

張華指出角色的腔調變化多端,比如以下這段為 #正式議事用語 ,與一般英文不同:

‘In that case,’ said the Dodo solemnly, rising to its feet, ‘I move that the meeting adjourn, for the immediate adoption of more energetic remedies-’
‘Speak English!’ said the Eaglet.

這時度度鳥站了起來,嚴肅地說:「既然如此,本席動議散會,另籌更為有效之救濟措施……」
小鷹說:「別說外國話了!」

這句則是文謅謅的 #致辭體 :

‘We beg your acceptance of this elegant thimble’
「謹獻上精美頂針一枚,敬請笑納。」

我手上另外兩個譯本就沒有把語調差異轉譯出來。

☑️ 我們再來從「antipode(對蹠地 / 對蹠點)」看翻譯的差別。這個字對愛麗絲來說太艱深,所以她口誤成拼音相似的「anti-pathy(反感)」。

‘How funny it’ll seem to come out among the people that walk with their heads downwards! The Antipathies, I think-’

「要是從一群頭下腳上走路的人裡冒出來,那才好玩呢!我想他們叫做『對遮人』。」
➡張華異曲同工地將「蹠」調整為「遮」,譯為「對遮人」

「要是我掉出來的時候,旁邊全是些頭下腳上走路的人,該有多怪!那好像叫做反感人……」
➡王欣欣直譯為「反感人」

「從那些頭下腳上倒立走路的人群中冒出來的畫面也大妙了吧!這些人好像是叫做倒立人 * 吧……」
* 倒立人:原文為antipodes,愛麗絲原本指的是那些位於地球另一端,也就是紐西蘭或澳洲的人,卻口誤講成antipathies(原意為討厭的事物,或對立人,藉此暗喻奇境中的角色行事另有一番規矩)。
➡朱浩一譯的版本則譯為「倒立人」再加注,但既然都要加注,何不使用既有名詞呢?

“거꾸로 걸어 다니는 사람들 속으로 떨어진다면 얼마나 웃길까! 아마 그걸 ‘대축점’인가 ‘대척점’이라고 하겠지……”
➡베스트트랜스的版本多加了料點出愛麗絲搞不清單字的事實:「那個是叫做『對遮人』還是『對蹠人』吶……?」

☑️戲仿(parody)

戲仿是採用現有的歌謠加以改寫,目前所有中譯本都用直譯的方式,本書是唯一採用中文讀者熟識的詩歌加以模擬。

這個我第一次聽過!解釋起來有點複雜。

書裡很多首詩是仿擬當時流行的歌曲或詩歌,研究《愛麗絲》貢獻良多的加德納將故事裡所有被仿擬的詩歌原文找出來。

比如下面這首,卡洛爾是模仿以撒.華茲的教誨詩〈論懶惰與胡鬧〉,張華的中譯則依其創意,套用中文童謠《小蜜蜂》進行仿擬──主旨正好也是以勸人勤勞。

「嘩啦啦,嘩啦啦,
尼羅河裡洗尾巴。
小鱷魚,小鱷魚,
金鱗片片刷。
張大嘴巴伸開爪,
歡迎小魚來玩耍,
哼哈哈,哼哈哈,
進來別害怕。」

〈瘋茶會〉那章的語言遊戲更複雜,不過須節錄的段落太長,只好略過。手上三個中文版本皆在這個險峻的篇章負隅頑抗,翻得很不一樣,相當有趣!(倒是韓文版為直譯,安堆)
展開
旅貓日記【最萌旅伴插畫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1
若您有疏通鼻淚管的需求,服用本書包準有效。

雖然知道這是部催淚之作,倒是沒想到逼哭我的不是貓咪,而是貓咪的主人,悟。

故事開場貓咪以第一視角述說他從野貓變成家貓的來龍去脈,收編後獲得賜名為「奈奈」,因為他的鉤狀尾巴像數字7,なな。取名竟敢這麼隨便,更何況他是公貓耶,貓咪埋怨著,不過看在悟是個好人的分上,奈奈便紆尊降貴做了家貓;常言道狗狗為人類獻上忠誠,我們奈奈跟隨主人憑藉的是義氣。

悟的人有多好呢?一名朋友酒後吐真言:「你明明這麼不幸,怎麼還這麼善良啊?」儘管人生的曲折總是多別人一些,悟習慣默默消化完負面情緒之後,將笑容留給親友,人人都覺得與他相處如沐春風;他總是經歷離別,卻不會去執著於逝去的事物,因為沒有人能比他將「珍惜當下」實踐得更徹底了。

傲嬌的奈奈對於擁有這樣的主人感到十分滿意。

但是悟很抱歉地告訴奈奈,因為不得已的苦衷得將他送養,不過他掛保證,絕對會為他找到合格的新主人,於是一人一貓展開公路之旅,拜訪悟在不同人生階段交到的好友。

每次的拜訪都相當愉快,朋友們也很願意收貓,不過奈奈找新家的計畫持續失敗,雖然悟嘴上說著真可惜,奈奈已經將他如釋重負的表情看進眼裡。

究竟是什麼樣的苦衷讓他必須送走貓,悟不願透露,我也就不說破啦!其實看到一半就猜得出來,我還想說:「呼~這種程度我還撐得住。」誰知看到奈奈數算他們去過哪些好地方,我的眼淚就大.潰.堤,哭得完全不能自已。

不過最令我感到悲傷的其實是……傳說中寵物看見主人哭泣會靠過來貼貼安慰的戲碼沒有上演,窩在同一間房裡的二貓一狗連個眼神都不賞給我。切心。
展開
愛麗絲夢遊仙境之夜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5/05/19
|
電子書
史托格經營一家地方報社,底下只有一名員工,小鎮總是平靜無波,他默默期盼著哪天能刊登真正的頭條,卻沒料想到大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竟然成了謀殺案的主嫌!

這本小說借用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名頭,將愛麗絲元素用好用滿,一點都沒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十分慶幸先讀過《解讀愛麗絲》才能邊看邊嚷嚷:「哦哦這個哏我認得!」

開頭以《愛麗絲鏡中奇遇》有名的〈無稽詩〉做引子,而後銜接主角的夢境,詭譎神秘的氣氛引誘讀者跳入作者設置的兔子洞。主角始終醉醺醺的狀態讓整個故事游離在現實與幻想的邊界間,感覺什麼炸脖龍、柴郡貓、還是紅心皇后跑出來軋一角都十分合理——但它不是奇幻小說,而是犯罪懸疑小說!作者成功地複製《愛麗絲》怪誕詼諧、歡欣熱鬧的氛圍。
展開
東京輓歌
讀者評分
5.0
|
2025/05/19
聽聞鯨嶼文化解散的消息有點感傷,挑了一本還沒拆的書來讀。我很喜歡安西水丸的「拙巧派」畫風,當初就是衝著封面買的,線條簡約,給人不費吹灰之力的餘裕感。這本是自傳性質的漫畫作品,描繪他那也許經過粉飾的童年少年時代片段,他觀察世界的視角細膩微妙,文字帶著淡淡詩意,我個人很喜歡。

話說感覺起來安西本人是個妙人,深諳已讀亂回之道,這種個性讓他悠然自如地穿梭在怪同學與怪鄰里之間。
展開
PPPPPP 1
讀者評分
5.0
|
2025/05/08
設定說起來有點殘酷,主角是七胞胎中的普通人,其他兄弟姊妹全部是音樂天才,父親憎惡身為庸才的兒子,母親因此與之離婚,帶著他離開。其實母親身體不好長期住院,收留主角的阿姨把他當僕人使喚,但無論如何,他總是維持著笑容,壓抑彈琴的慾望,直到將一切看在眼裡的母親拜託他走音樂的路。

這部用非常具像的方式來呈現音樂(具像到乍看以為是奇幻漫畫,但似乎只是音樂的畫面表現),把鋼琴比賽弄得像術式決鬥似的,誇張大膽的視覺還滿挑戰讀者的接受度,但我覺得滿有趣的,而且議題超級明確,人物有趣,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