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涼夏降溫家電
玩遊戲領25
人氣動漫週邊
寶可夢卡牌寶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保養
.
彩妝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艾瑪小姐的閱讀式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114)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2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艾瑪小姐的閱讀式
8
則書評
8
本書評分
1
位追蹤者
4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6)
親子教養(3)
中文電子書(2)
文學小說(2)
人文社科(1)
心理勵志(1)
漫畫/圖文書(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4.5
續‧在森崎書店的日子(暖心回歸) (電子書)
讀者評分
4.5
|
2024/10/03
|
電子書
我果然還是喜歡日本文學的特殊氣息
這個週末利用了零碎的時間把《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兩本看完。
在看這本書之前其實我沒料到後座力會這麼強⋯最後面我真的哭了⋯
真的只是透過文字,就讓我的腦中演了一整部日劇。那種淡淡的卻有充滿溫暖的感覺深深的吸引著我。
光是描寫一個拉門的動作,我腦中就自動閃出日本老宅獨特的拉門聲音,也太生動了!
其實我是非常羨慕女主角貴子的,對於愛書的人,一定都有想過如果能在書店工作一定很幸福!尤其是充滿味道的二手書店⋯
尤其是當自己失意的時候,能透過閱讀來療癒自己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嗯!我果然還是喜歡日本文學的特殊氣息。
展開
5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3
|
電子書
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沈重。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想著,如果⋯今天我沒先走過自我認同的過程讓自己的靈魂體都變健康,如果⋯我沒學會用正確的眼光看我的孩子,如果⋯
我不敢想像如果我自己也成為書裡面的父母⋯
我自己也是打罵教育長大的小孩,只不過不是我的父母,而是數學補習班老師。
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努力讀書,但成績就只能在中上左右。尤其是數學科,我不討厭數學,但我害怕數學補習班的老師,每次小考不到80分就一分一下的夢靨揮之不去。
高中之後沒有補習班的打壓了,我做夢都沒想到高二某次段考數學居然考了95分,全班最高分!
原來不是我數學不好,是因為我不再害怕。
成為媽媽之後,我堅信愛裡沒有懼怕,因為懼怕含著刑罰。
比起打罵,我更加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值得用讚美、鼓勵的!
展開
5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3
劇透警告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太喜歡吳曉樂老師說故事的方式⋯理性中卻帶著濃濃的悲傷。
所以又忍不住讀了這本《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一樣是圍繞著青春期、霸凌和自殺的議題。
但不同的卻是用老師的角度來說故事。
這麼悲傷的故事,希望它永遠是個故事就好。
身為父母,看完這本書真的覺得現在的老師們真的承受太多教育以外的責任而且太重了!
可怕的永遠是孩子背後的家長⋯
前幾天和老師朋友聊了最近很缺代理老師的新聞。
朋友淡淡的說了句,一不小心還會被家長告⋯這背後代表多少教育熱忱被磨光的老師,不敢想像⋯
開學在即,期盼我們都不要成為老師和孩子口中的怪獸家長。
展開
5
你就好好當你自己:不完美也值得被愛的勇氣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3
你就好好當你自己
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上的書都必須消失,只能留下除了聖經以外的一本書時,我會保留這本《你就好好當你自己》。
初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非常的震撼我,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當自己」。
回想這三十多年的歲月,我努力當女兒、當妻子甚至是當媽媽,但是⋯那個「我」在哪呢?我才意識到,我從來沒有好好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甚至是喜歡自己。
成為媽媽之後,我一直帶著破碎的心活著,嫉妒、焦慮各種負面的情緒一直很深的影響我,我覺得人生沒有盼望而且再也不敢夢想。
我連愛自己的能力都沒有時,更別說我能好好愛老公和孩子。
直到我開始閱讀璽恩的這本書之後,我發現自己不太一樣了。
裡面有一段話我非常喜歡,「當自己」與「做自己」是不同的事,字面上看就已經不同。做自己需要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當自己好像就是站在那個地方,呈現最原始、沒有受傷過的自己。
是啊!當我們能開始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當那個最原始被創造的那個樣子時,我們才有養分才有力量能幫助我們的孩子走這個過程。
女兒一直到小四上學期前都一直受人際關係困擾,直到發生一個不太好的事件,我帶著她讀這本書,陪伴她一起走過這個自我認同和自我形象的恢復旅程。
但如果我今天還是帶著破碎的心活著,我有能力和立場幫助她嗎?答案是沒有。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孩子時,自己要先成為那樣的大人。
我常常鼓勵孩子也提醒自己,不要活在別人的眼睛裡,我們都是珍貴、有價值、被愛的!
展開
5
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少年的18堂心理必修課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3
青少年必讀
爸爸形容五年級的亮姐不是早熟而是「過熟」了!我都懷疑她是不是已經進入青春期了。😂
亮姐的思緒太清晰了,已經不能用孩子的角度跟她對話了!最近開始丟一些中學生以上程度的書籍給她看了。
這本真的是每個孩子都必讀,透過《成為更好的自己》來一場自我認同的探索旅程和學習旅程,培養思考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越大,有時候問的問題爸爸媽媽可能無法馬上接住,甚至可能已經不想跟任何大人談論。
與其讓他們上網找一些不確定是否正確的資訊,倒不如讓他們閱讀一本好書。
閱讀不僅是學習,更是療癒人心的力量。
展開
5
小學生高效學習原子習慣 (附贈小學生考試學習自學手冊):拆解8大策略X23個實作心法,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學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3
家有小學生必讀
今天八月開始幫助孩子建立自主學習的習慣時,這本《小學生高效學習原子習慣》真的給予我很大的幫助。
尤其是在擬定孩子的學習策略時,書裡提供了很多很棒的建議和策略,我擷取了適合亮姐和給弟的。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態都不同,所以我客製化了兩套學習策略。
現在開學快一個月了,我又再度研讀了一遍,然後稍作微調。
真的不要小看這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堅持「每天固定時間」的預習、複習和閱讀。
我已經看見原本學習成就感較低的弟弟,現在對於學習的意願和成就感都明顯提高,而且學習效率也也有提升。
而且我透過每天的陪伴和觀察,真的發現弟弟是一點一點的在進步,然後再適當鼓勵他,增加他的自信心。這樣自然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如果你家也有學習成就較低的孩子,卻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先「閱讀吧!」
閱讀不僅是改善弱科最快也最全面的方法,也是最無痛的方法。
以前我們的學習經驗都是把數理擺在優先,但如果研究過108課綱的大家就會知道,應該是首重「閱讀」再來是國語(文)。
沒有閱讀能力真的無法駕馭現在動輒一題兩三百字的數學或自然題目。
身為父母的我們,無法改變課綱或是教育環境,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洪流中陪孩子找出一條或是多條能走的路。
展開
5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兒少照顧者的重生日記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3
先從同理開始
女兒回家跟我分享,學校有一位精神狀態比較特殊的家長連續兩天都跑進校園,雖然學校老師都有馬上處理,但女兒心裡還是很害怕。
雖然我們不清楚對方家庭的真實狀況,但我相信沒有人願意發生這種事,所以就先從「同理」開始吧!
我想起了《為了這個家,我殺死了我自己》這本書,故事裡的情況跟女兒學校的家長類似,所以立刻拿給女兒看。
雖然我們周遭的家人朋友沒有這樣的案例,但藉由閱讀,我們從小唯的角度來增加對精神疾病的了解,同理並且試著接納,也許心裡就不會感到那麼害怕。
我也鼓勵女兒,「同理」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了。
展開
5
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
讀者評分
5.0
|
2024/10/03
誰讓青春沒有明天
花了兩天才把這本書看完,因為⋯沈重到不忍看下去。
當多數父母還在思考如何贏在起跑點,還在為分數焦慮時。根本無法理解和體會孩子正在面臨的是一個多麼複雜且危險的環境。
手機成癮、網路性剝削、校園性侵、毒品氾濫、青少年犯罪、校園霸凌、家暴、自殺年輕化、青少年憂鬱症、早戀、未成年懷孕等等⋯⋯這些每天都在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發生。
當我們目光還是停留在孩子的分數和名次,會不會只是更把孩子推向那個危險的世界?
真心建議如果你是還在為孩子的分數焦慮的父母,不妨先看看這本書,也許你會明白在要求孩子分數的前提,要先確保孩子能平安長大。
不要讓我們自以為是的愛成為傷害孩子的劊子手。
陪伴是唯一解藥。解救孩子也解救自己。
展開
共
1
頁
前往
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