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
user-img
lila

5則書評

5本書評分

1位追蹤者

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依戀理論三部曲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7
這本書是依戀三部曲的最後一本,也是我最期待的一本書,作者約翰.鮑比解釋了童年的失落的研究,是成年後不安全感與心理疾病的來源,我們總以為兒童的悲傷是短暫的,長大了就好,或是表面上已經恢復,但悲傷是被壓抑下來的,在我們國家很容易聽到「哭什麼哭這有什麼好哭的」、「你要自己加油」,好像人的悲傷是不被允許的、且被禁止的,當父母遠離甚至過世時,大人們需要處理自己,但是孩子可能被排除在事實之外,像去年舞者劉真過世,他的丈夫選擇像小孩隱瞞這樣的事實,但是終究孩子會長大,事實掩蓋不了,離別是我們要學的功課,縱使這個功課不好學、甚至不管幾次都還是學不會,但是我們需要接受這就是事實並允許自己悲傷,接納這樣情緒,遭逢失落的經驗會深深影響成人或嬰兒的哀悼反應,我們終究需要學會這件事。
展開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7
這本書是很多同學老師推薦的,我也在閱讀文字後了解為何大家會如此推薦,即使我還不養育子女的年紀,然而書中的教養觀念,我認為值得一讀,是一本很在地化的書籍,道盡現代父母在教養上的為難之處,也點出許多階級在面對教養的議題時會如何抉擇,以及家庭帶給子女的教育又如何擴大階級、貧富差距。
勞工階級與中產階級所面對的教養問題是有很大的差異,但相同的是父母們都在盡力提供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教養,記得先前和同學們討論,要當父母前是布是應該要先上課,課程通過後才可以養小孩,在我的經驗裡,收養小孩的父母要透過各種評估測驗等等,才有「資格」可以進入收養資訊系統裡成為候補父母,父母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過去只能參考自我的成長經驗,但現在有更多的資訊,讓父母可以學習,我想未來若要成為父母也會希望我是在準備好的狀況下迎接小孩的到來,書中提及教養孩子的各種焦慮,我想我也可能會遇到。
展開
漂鳥集(修訂二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7
因為「Stray birds」詩集的經典,所以有許多的譯本,透過網友的介紹,我選擇了由傅一勤教授翻譯的版本,從譯者序中就可以看見譯者的用心,他對照了多個版本的翻譯,最終翻譯成現在我閱讀的版本,雖英文選詞簡單,但是翻譯困難,要如何依靠作者透過語言轉化使詞句貼合文化,挑戰譯者的功力,其中我很喜歡的是185首,這首詩是這樣的「I am the autumn cloud, empty of rain, see my fullness in the field of ripened rice.」秋雲雖然空而不再有雨,然而卻可以在飽熟的稻穗中看見它曾存在的事實,很美的一首詩,雨不再下,但曾經存在的事實會以另一個形式存續。
展開
人類大歷史(增訂版):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簡體版書名:人類簡史】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7
拿到手閱讀時才感受到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從不同於以往教科書的教授觀點,作者以他歷史學家的觀點來向讀者解釋人來起源,帶領我們反思我們從何而來又如何從過去走向明日,扭轉過去的教科書式概念,其中我最有感的是人們都是為了宗教而戰,又或者說此宗教就是價值觀,我們會與有相同價值觀的人站在一起,過去沒有語言或文字時,我們的祖先就是有相同的價值觀所以可以靠著物品、錢幣交易,過去自然而然的事,在此作者又引領我們向更深層字的地方思考。在很多宗教過式中都有類似的寓言故事,像是大洪水就是一件,很多民族以及宗教都有提及,可以知道這可能就是真實發生的事,且透過各種方式流傳至今的歷史事件。在這本書透過不同觀點了解起源與歷史這些事,讓我更認識自己從何而來。
展開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讀者評分
2.0
|
2024/12/14
看到排行榜上這本書長期霸榜,抱著好奇的心來讀看看,讀完真的沒有很特別的感覺,只翻過一次就拿去賣了,但是佩服作者的豁達心態,也許就是因為他放下一切才能悟出他想到的道理,整本書的重點就是【我可能錯了】大家做事前可以先想想看這句話,做完事也可以再讓想想當下的感受是甚麼,不用想太多就是了,總結說來說 他就是讓我們不要內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