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1
user-img
阿PO

4則書評

4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暢銷增訂版)
讀者評分
4.0
|
2025/02/23
這本書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想辦法存活下來,確保自己有辦法一直待在車上。
這聽起來容易到不像可以用一本書來告訴你這個道理,但作者巧妙的用很多故事當作每篇的開頭,讓讀者知道即使是這簡單的事也讓很多金融大老吃鱉、讓加油站員工致富。
作者給的建議也很簡要:知足&足夠的安全邊際+盡可能的儲蓄&以財務獨立為目標
如果不知道要如何做到這兩點,其實想想一些反面的例子並確保自己不會做到就好;像是:房屋所得比只夠買蛋白區卻想捏一下進蛋黃區、高風險的理財投資(槓桿、低評級債券、內線交易、逃漏稅)、無緊急預備金、只保強制險...等。甚至連科技新櫃買入大量科技股也都是一種縮小安全邊際的作法,因為若科技業衰退不只工作難保連資產也跟著縮水,而之後面臨的是每月特斯拉的車貸、預售屋的工程款交屋款。
盡可能多的儲蓄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邊際。而財務獨立簡單來說:晚上能睡個好覺且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要的事。作者也舉例自己在低利率時全款買房,這看起來不像一個懂金融的人會做出的事。但他自己說:這也許是最糟的理財計劃卻是最好的家庭計畫,因為他懂金融,也懂心理學。
最後,我也認為書裡次要重要也是本書少數有提及到投資的部份,<把波動當成入場費>。
多一點預期少一點預測,預測會讓你過度自信地在你認為繁榮格局的時候加碼、以為要衰退的時候減碼;預期每5-10年就會有股災發生,那一開始就會設定好股債比來想辦法讓自己挺過去。就是想辦法存活下去待在車上。

這本書適合所有投資方法的投資人,作者也都是以中立的角度描述所有狀況(畢竟之前是金融業的,看過的投資方法一定比一般人多很多)而作者自己的投資是用低成本指數基金,因為簡單且適合自己。也強調所有的投資策略都非終生受用,當然也包括指數化投資,也許只是有用的時間比其他策略長很多。

如果你想投資但還沒開始,這本書先放一旁;如果你已經拿著真金白銀開始投資了,這本書可以稍微翻一下;如果你開始指數化投資並想著辦法希望資產再增長的快一點而加入很多像是生命週期投資、借貸、融資、房屋增貸等,這本書請一定要仔細看完。

最後的體悟
債務是報表上的數字、是財富的加速器、是投資工具、是樂觀下的產物
展開
人類大歷史(增訂版):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簡體版書名:人類簡史】
讀者評分
4.0
|
2025/02/18
看這本書就像在跟一個愛哈拉的歷史學家聊天,而且作者剛好叫哈拉瑞。
內容深度到我需要一頁看兩遍才能理解作者想表達什麼,最好不要輕易小看這本書。如果要當作休閒閱讀最好抱持著學校上課的心情來讀,如果要認真學歷史要知道這個老師真的很愛用比喻來哈啦。
不過內容中還是有很多真的很有趣的觀點;例如:人類可能不適合一夫一妻、足球比賽是一種宗教、浪漫主義與消費主義的完美結合。
當然也有很多發人深省的觀點;像是:資源過剩的現在為何還有戰爭、農業(工作)是革命還是枷鎖、佛本無我也許是消費主義下停止追求的最優解等。
以上都是閱讀完一個章節後下的結論,真正的內容多到無法想像,推薦給喜歡邊閱讀邊反思的人。
展開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6
看完這本書就像哥爾D羅傑在last land找到大秘寶一樣;我來的太早了。
書中的很多事讓我難以共鳴,我這個初入社會的小朋友還沒被污濁的世界染的足夠黑。而這本書就像肥皂,能洗淨心靈。
即使有些看的雲裡霧裡,但是我也知道有些事早點知道比較好,愛乾淨也是種好習慣。
展開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第一堂課,複利。
如本書標題那樣每天進步1%一年可以增進37倍;退步1%一年後幾乎歸零。懂道理後就知道做任何事應該直接看到終點,剩下的都是過程。不管是運動或是投資。
第二堂課,終點是什麼?
書中明確的說了:身分認同。如果想要減肥,想要有運動的習慣,那你的目標就是[健康的人]。如果我是一個健康的人我會怎麼做?一週去健身三天、每天喝1500cc的水、睡眠滿7小時。這些習慣做到了,體重回歸正常、體檢報告紅字變少、體力提升都是隨之附加而來的。如果一開始就看向終點,體重計上的數字根本不會讓你感到焦慮。同理在理財投資上,耐心+時間是你永遠的同伴。我也非常喜歡書中提到失望之谷的觀念,用感覺很難表達究竟是自己做錯了還是時機未到;看到那張圖結果也就一目瞭然了。
第三堂課,欲善者善之敵。
這句話雖然我是第一次看到但是他跟我的人生座右銘很像:挑戰只有無次數跟無數次。總之開始就對了。如果你開始的跌跌撞撞,那可能表示你的方向是對的。書中提到讓行動輕而易舉的方法讓我一開始覺得有點可笑,但不得不說我真的在比較忙碌的日子裡一天只讀一頁書。結果初期的驚人,如果是以前的話,連續三四天沒看書我基本上就再也不會把書從抽屜拿出來,畢竟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人。而一天一頁的可笑計畫,讓我有機會在這裡寫下第一篇書評甚至往後幾本在排隊。
結論
這本書對我沒有很大的改變,只是每天每月多了一點零星的事要做;半小時的閱讀、定期定額扣款、三分鐘喝下500cc的水等等。如果看完這本書就會知道這正重大的改變絕對不會發生在現在,我必須要有耐心。

我是一個25歲做著一般勞動賺錢的普通藍領
我的身體要陪我到90歲-我是一個健康的人
我的錢要讓我環遊世界-我是一個會理財的人
我的書要放滿一整牆-我是一個渴望知識的人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