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看央行與貨幣政策:再談致富的特權

79折$ 316
5 /5
7位讀者評分
5
86%
4
0%
3
14%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6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5/04/05
這本書是幾位教授前一本書的補註, 對於喜歡前一本書-致富特權的讀者 應該會覺得很有興趣, 主要提供前本書出版的情境、原因還有幾位教授的研究歷程。本書內容展開方式也很特別是透過對話方式,讀來更親切且生動,值得推薦!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2/21
本書前半部為4位作者跨入經濟學領域前的過程,輕鬆小品,讀起來無負擔,後半部針對本國貨幣政策及央行業務有較深入討論,需要有一些經濟金融知識背景。透過本書瞭解本國央行決策似乎無嚴謹研究為基礎,決議結果貌似為1人決斷,開會普遍流於形式,很好奇最後施行的決策是總裁自訂還是有更高層授意,連副總裁都不曉得最後決議如何而來,我國央行真的具有獨立性嗎?作者極力呼籲央行應增加透明度,公開資料,如會影響現行決策,可考慮5年後公布,資料公開後,各界可利用相關資料檢視政策有效性,以古鑑今,避免未來重蹈覆轍。另外,央行主要目標雖然規定於中央銀行法,但目前盈餘繳庫反而較引人注目,金額之大,占歲入比率高,已成為國家重要財源,這是好事嗎?作者於書中提供央行蠻多建議,希望未來央行可漸漸接納外界意見,並以深厚研究為基礎施行相關政策。
展開
本集重點在於作者群的學思歷程



以下是第一集的重點回顧

1、彭總裁在位的時候,實在太專斷,影響央行體制。
2、央行本身是最賺錢的國營企業,但是這在世界眾多央行中,屬於非常罕見的,因為太賺錢,導致央行的獨立性越來越低,因為政府要控制他。
1、彭總裁在位的時候,實在太專斷,影響央行體制。
2、央行本身是最賺錢的國營企業,但是這在世界眾多央行中,屬於非常罕見的,因為太賺錢,導致央行的獨立性越來越低,因為政府要控制他。
1、彭總裁在位的時候,實在太專斷,影響央行體制。
2、央行本身是最賺錢的國營企業,但是這在世界眾多央行中,屬於非常罕見的,因為太賺錢,導致央行的獨立性越來越低,因為政府要控制他。
展開
user-img
2.5
|
2024/11/23
"貨幣政策造成房價高,房價高造成貧富差距,房貸壓力導致不消費,不消費造成經濟差"

以上看起來很像有道理,但實際上狗屁不通,跟紙上談治病有點雷同

日本自宮把泡沫搞破,房價跌了,房貸壓力小了,請問經濟有變好麼? 沒有

大陸也自宮,房價也跌了,房貸壓力也小了,請問經濟有變好麼? 沒有

嚴格來說,不是房價高造成貧富差距,而是貧富差距變大後,房價自然會變高。看不懂這邏輯的話,思考一下供需原理。產品的需求不是你需要就是需求,而是要你買得起而且需要時,那個才叫需求。當有能力買房的人隨著社會進步經濟成長,越來越有錢時,房價自然會越來越高。

重點在於貧富差距,M型化,中產慢慢消失,這個才是糟糕的地方。房價高只是結果。台灣地小人稠,只有都市區房價負擔高,其餘地方一堆老屋都很便宜。資本社會不可能人人都買得起都市新房,就跟不可能人人都讀台大醫科一樣

目前央行與政府的各種政策,都是限制有能力的無產高薪往中產流動,但是財富高淨值族群完全不受影響,房子可以全款買,然後再增貸。中產的路被堵,往下沉淪,上層繼續飛升,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人人都買得起房,安居樂業,住房不炒。"聽起來很美好,但就是狗屁不通,左派鴉片。繼續亂搞,低能力無產的人開心,中產消失,高資產族再移民。最後大家一起均貧。
展開
user-img
5.0
|
2024/11/21
本書特地採用對談的形式,希望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感到放鬆、不覺枯燥。最特別的是,本書前半部從四位作者的學習經驗說起,談及他們對經濟學的認識與探索,後半部則直接切入央行主題,層次豐富而立體。
展開
user-img
5.0
|
2024/11/12
作者群囊括央行前副總裁、央行理事,書中透露許多央行不為大眾所知的一面,讀完後也許會跟我一樣,對央行的決策過程之隨便草率,感到震驚!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