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wire-神經可塑性: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妮可.維諾拉

79折$ 331
駕馭生活,改變敘事,生成強大自我
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
終於有神經科學家將腦科學的研究成果透過寫作推展到普羅大眾生活中。
作者將專業知識與自己周遭的生活挫折做結合,
產生了這本身心管理指南。
除了應對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不如意,
還能積極地改變過往對自我的敘事,
拋開反芻糟心事的舊習,
生成一個更強大的自我。

壞消息是,
這是一本不容易讀的好書。
你的大腦除了要適應一定程度的專業語境,
還得在略為聱口譯文中的抽取真正的意思。
例如: "我們會在決定做某事和實際取得若干成果之間那些會讓人產生幽閉恐懼的緊窄裂縫中得到轉化"(p.221)
你沒看錯,這句話共有41個字,
一個逗點也沒有。
究竟是原作者寫作喜歡拐彎抹角,
還是譯者翻譯不夠簡潔,
已經不得而知。
不過,
我們還是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為大眾書寫的真心誠意:
"每次我以為自已被埋葬了,其實我是被栽種了。當我再次從地裡被拔出來時,我才知道這是一種收穫"(p.222)

洪蘭的<<大腦說明書>>,戴倫哈迪的<<複利效應>>,沃克的<<為什麼要睡覺>>,
如果有以上這三本書做鋪墊,
本書就會更容易駕馭。
如果沒有,
我還是誠摯的推薦你將本書作為長假書單。
祝你生成一個更棒的自己。